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0:41:26
【写在前面】我叫徐晨,来自陕西西安,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5年我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如愿考上了同济大学创意学院的研究生。
在决定考研之前,我被一个问题困惑了好久--到底要不要考研?我想这也是各位毕业季的小伙伴一定会纠结的一个问题。我本科学习的是工业设计专业,由于我从小就很喜好画画,以是对付我来说学设计是一件有趣的事,四年的学习生活也让我理解并且喜好上了设计,关于考研,我以为尤其对付设计专业来说,好的学校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行业在国外以及海内发达城市确实发展的相对迅速和成熟,而在西北地区就掉队不少。但我出生发展到上大学的地方都在大西北,以是我一贯以来都有到海内一线城市事情或者学习的欲望。办理了要不要考研的问题,那么问题又来了,我该当选择哪一所学校呢?我对海内几所工业设计教诲水平排名靠前的院校做了一些理解之后决定选择同济大学作为我的目标院校。同济大学创意学院在设计学方面的学术水平以及教研成果在海内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且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开放,也有十分频繁的国际互换与互助,我相信如果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发展,我会发展的更快,也会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此也希望各位小伙伴考研前先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并下定决心,才能在后期的复习中始终如一。
【公共课篇】
设计学考研的公共课只有英语和政治两门,这两门是险些每一个考研的同学都必须面对的科目(考小语种的同学除外),你爱或者不爱政治和英语,它们都在考研必考科目里。以是你只能选择积极应对。
首先说说英语吧,英语的复习在全体备考过程中都十分主要,不能三天捕鱼两天晒网。不然你就会创造你的忘性总是比记性占上风,好不容易记住的很快就会忘却,就彷佛大脑里有一个强力橡皮擦。我的英语功底其实一样平常,以是一贯都很担心自己会不能过线。从七月开始,在最初的两个月我把1997到2004年考研的真题负责过了两遍。这些年份的真题难度比较小,比较好上手。查生词和剖析句子的过程真的很痛楚,但是谁让自己以前不足重视英语呢,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过逐渐我创造自己对英语建立了一些觉得,文章中认识的单词也越来越多,也变的有信心起来。到了玄月份我才开始做2005到2014的真题,这些真题是主菜,复习方法除了要节制基本的词汇和句子构造之外,我还会剖析一下出题思路和解答技巧,这个剖析的方法很多资料上都会有详细的先容,我就不赘述啦。关于真题的利用,很多前辈都说过,不要急于用真题测试自己的能力一下子把真题都做完了,不然你会创造到后面做阅读时答案都背过了,准确率奇高。实在你得到的是一个缺点的反馈,会让你误认为自己的英语已经没多大问题了,等到考完才创造那都是梦一场啊。
关于政治我只想说我的确很不善于,大学以来政治都是60分万岁,今年又延续了我一向的风格,擦着线考了一个及格分数,以是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谈。大家可以去找找其他的政治高分同学的履历分享作为参考。
【专业课篇】
同济的专业课在2015年涌现了很大的改革,在稽核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革。
首先说说我认为变革最大的专业设计根本。这门考试以往都只稽核设计史,而且大多以填空题和作图题的形式涌现,出题范围也绝大部分限定在指定书本当中,因此这门课程在过去拿到一个高分不会很难。但是在今年的改革之后,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我拿到考题之后的瞬间都疑惑是不是自己拿错卷子了。在出题内容上,并不仅仅局限于往年的工业设计史论,从3D打印到特斯拉,从Material Design 到 Smartisan OS,都是一些前沿设计理论和观点以及交互设计干系,其余对传统的设计史的知识稽核也没有放松,包豪斯,北欧设计等等这些知识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同时文艺复兴,中国传统的大木作构造这样的题目也涌现了。给我的觉得便是同济对付学生设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哀求,但设计知识与理论根本是每个设计从业职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以是无论考不考研,我们都得时时刻刻跟进与学习最新的理论,同时也要对设计史中的经典有所理解。除了要阅读设计史的经典著作,利用一些零星的韶光看看手机上设计类以及科技类的微信订阅,关注各大品牌的产品发布会都是很有用的。我在2013年关注过Smartisan OS 的发布会,在今年的考试中就刚好用到了,真是切切没想到。我以为感性的体验也可以让人在不经意间就学到很多知识,记得大三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敦煌的莫高窟玩,随便留神了一下莫高窟俏丽的藻井,就这一瞥又让我在今年多拿了几分,不禁感叹把稳处处皆学问这句老话说的还真是在理。
然后便是设计快题部分了,我是工业设计专业背景,以是只谈谈产品类快题的准备方法。快题的练习也是贯穿全体复习过程的始终的,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手绘根本薄弱的小伙伴可以花一个月的韶光集中演习技法,但请不要机器的临摹,更不能钻进技法的牛角尖里,一味的追求手绘的炫酷效果,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别人如何精确的表现产品。
炫技画法看似酷炫,但是很费时,准备作品集时可以利用,但是考场韶光宝贵实在不建议这样的画法
我个人很喜好刘传凯的风格,考研的时候他的书就一贯放在案头,某些构造不知道怎么表现时我会去翻书查阅。节制一定的表现能力之后,就要把把稳力转移到对产品的学习上,首先对产品分类,然后对着产品照片临摹,临摹一个产品之后试试能不能变形出多少造型,这样可以快速提升造型能力。
(临摹作品)临摹可以画出很好的效果,但自己画的时候就会原形毕露
到了十月就可以开始准备快题了,同济的初试快题是画在考研的答题纸上的,尺寸大概是B4纸张的大小。画快题实在是展示你设计思维的一个过程,最主要的是让老师看懂你的设计是如何展开的,因此在画快题时不仅要有一个在造型、功能、细节、配色等方面都较为出色的产品效果图,还要有一个完善的设计过程展示。从问题得出,用户定位到办理办法,再到产品的呈现,都要有良好的逻辑衔接,不能搞得阅卷老师云里雾里的。
草图方案重在展示思考过程,不必对产品进行过份深入的表现
思考方案时可以加上对用户情绪的考虑,也可以从一些仿生的角度得出产品原型
想知道自己的快题是否易于理解实在有一个十分大略的测试方法,便是拿给周围的同学看,不管他是不是本专业的。当时和我一起上自习的研友有学医学的,有学经济的,还有学油画的,我画完就会让他们帮我看。我对我所画的内容不做任何阐明,让他们陈述出他们从我的画面中获取的信息,如果他们的理解和我的本意同等,那解释这张快题的表述便是易于理解的,如果他们的表述和我的本意有偏差,那么我会再和他们互换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理解的偏差,再对自己的快题进行改动。在此对我的这些研友表示感谢,他们都是我最好的老师。
画出人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以便于读者理解产品的大小尺度以及利用方法
【复试篇】
初试结束后轻微休整一段韶光就可以动手复试啦,这段韶光里准备作品集是个重头戏,比较于应试化的试卷,作品集更能代表设计能力和思维,一份好的作品集绝对会为你的复试加分不少。作品集的制作思路同快题设计类似,设计项目不在于多,最主要的是质量和完全的设计思考过程,在behance或者 coreflot等网站上面有很多国内外精良的设计作品集,相信会对小伙伴们有所启示。初试结束后你也可以动手理解一下导师的情形,由于联系导师在后期也是很主要的。在联系导师之前你得清楚自己将来想在哪个方向深入学习。我在本科的时候学的大多数课程都是环绕着产品本身展开的,而对用户体验方面的知识没有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去理解,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希望能在用户体验设计研究室学习干系知识。
复试要笔试的科目有快题和英语翻译,考完试放假的韶光可以抽空在4K的素描纸上练习保持手感,复试快题和初试比起来没有太大差异。英文翻译是一篇设计类的英语小论文,平时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就好。口试口语的问题很随机,我被问到想到同济大学学习什么,当时我一紧张就开启了蹦词儿模式,回答的不是很流利,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老师获取了我想表达的信息。口试是分组口试,老师都是很和蔼的,口试气氛也很轻松,不会问太难的问题,诚挚自然的和老师互换就好。还有一点便是口试礼仪,进屋拍门,回答英文问题前要Thx for your question一方面是礼节须要,另一方面是为自己构思答案赢得韶光,当然回答完也要记得说Thank you。
【写在后面】
考研的成功并不虞味着今后的生活就都能得偿所愿,以是考研生活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出发点,在同济大学这个精良的平台上有很多厉害的老师和同学,也有很多机遇和寻衅,我想我能做的便是把自己清零,努力跟上老师和同学的步伐,欢迎这些机遇和寻衅。我很幸运的进入到了用户体验研究室这样一个有趣的团队,研究室的氛围很轻松,很自由,因此会很随意马虎让人产生归属感,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很负责的对待自己当下在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会做的十分精细,我很喜好这种精神,也希望能把这种态度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事情中。期待未来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也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加靠近梦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交互设计学堂Ⅰ群:156360020 约请码:iamue [立时满员] 交互设计学堂Ⅱ群: 247123791 约请码:iamue [新开]交互设计学堂Ⅲ群:147868955 约请码:iamue [学生入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49847.html
上一篇:广州从化打造现代花卉电子交易平台花卉+休闲“玩”出花卉家当新思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