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53:13
“代理”造孽电子烟协议无效
电子烟产品问世之初,因其口味的多元化,加上“帮助戒烟”“对康健无害”的误导性宣扬,迅速吸引了不少人,个中不乏一些青少年。迷你“奶茶杯”“可乐罐”“星球杯”等可爱造型,再加上水果、咖啡、茶等新奇口味,让人们忽略了电子烟的危害。
由于电子烟行业鱼龙殽杂,添加剂身分、尼古丁含量不规范、假冒伪劣的产品泛滥等问题突出,2018年起,国家逐步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陆续出台了一批管理规定。《中华公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履行条例》于2021年增加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香烟的有关规定实行”的内容,意味着电子烟在我国正式进入“有法可依”时期。2022年,更加细化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及《电子烟逼迫性国家标准》发布,明确了电子烟包括烟弹、烟具以及烟弹与烟具组合发卖的产品,对添加剂种类、烟碱含量进行了限定,并明令禁止发卖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自此之后,各种调味电子烟便在海内被悉数下架。
不过,“奶茶杯”等调味电子烟并未彻底消逝。北京市第四中级公民法院法官先容,由于此前果味电子烟受众的消费需求仍在,且干系群体对付国标电子烟的口味还需韶光适应,导致不少产品转入了地下发卖,给了不法商贩生存空间。据媒体调查,目前仍旧在暗中流利的非国标果味电子烟产品来源紧张为三种:一是禁售前生产的少量库存;二是近期生产,通过贴假牌、伪装禁售前库存的仿制品;三是近期生产、本应出口却偷偷回流海内市场的产品。面对《电子烟管理办法》中“不得通过本办法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发卖电子烟产品”的禁令,仍有不少“代理”在朋友圈、贴吧等网络平台通过暗语进行“地下发卖”。这些禁售电子烟游走在监管之外的灰色地带,不符合国家逼迫标准,存在包装普遍短缺或生产厂商、生产日期造假等问题,且产品身分不明,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可能对消费者身体康健造成影响。同时,造孽产品也挤占了合法产品的市场空间。
此外,有些造孽电子烟“代理”还会不断发展下家,通过“特许经营”的办法为他人供货。但根据当前监管规定,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应该持证经营,此类“代理”未得到烟草专卖批发、零售资质,其发展的下家也无资质,且售卖的产品均为造孽产品,二者之间的代理协议实则无效。在一起因代理电子烟产生的轇轕中,李某欲在阛阓开设一家电子烟店,与张某签订某品牌电子烟代理协议并付款拿货后,方知对方不具有经营电子烟资质无法开店,因此李某起诉哀求退还货款,获法院支持。
无证微信售卖电子烟涉造孽经营罪
我国的烟草生产、批发、零售实施专卖制度,各环节均需依据《中国公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规定取得资质方可生产经营。但当前造孽电子烟地下经营网络繁杂,上游生产、下贱分销,各个环节均无合法资质,情节严重的,一经查处很可能构成犯罪。《最高公民法院、最高公民审查院关于办理造孽生产、发卖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详细运用法律多少问题的阐明》第一条中,列明了包括制售假冒伪劣烟草专卖品、侵害知识产权、造孽经营烟草专卖品等几种行为可能构成的五种罪名,个中因无证经营烟草制品而被判处造孽经营罪的在实践中较为常见。
根据法律规定,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容许,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容许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容许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容许证、烟草专卖零售容许证等容许证明,造孽经营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的规定,以造孽经营罪定罪惩罚。当造孽经营电子烟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一样平常就达到了造孽经营罪的定罪标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而造孽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则属于情节特殊严重,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一起案件中,被告人蒋某在未办理烟草专卖零售容许证的情形下,从上线处大量购进电子烟,然后通过微信联系买家,采纳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办法收款,快递发货的办法对外进行发卖,获利数万元。其父因帮助他联系买家、收发货、收取部分货款等,同样构成从犯,父子二人终极均以造孽经营罪被定罪判刑。
“上头电子烟”成为新型毒品犯罪
北京市第四中级公民法院法官提醒,须要把稳的是,近些年“上头电子烟”案件多发,电子烟已经成为新型毒品犯罪的“重灾区”。这种“上头电子烟”中一样平常被添加了冰毒、依托咪酯、合成大麻素等身分,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由于与普通电子烟外不雅观并无明显差别,极易使人误入歧途,不知不觉染上毒瘾。不久前,南昌市一女子因在朋友聚会中经推举吸食了所谓的“新型电子烟”而感到身体麻木、头晕、意识模糊,查阅资料后方才意识到这种“上头”的电子烟可能含有毒品,该女子向公安机关自首后经由尿样检测,证明其吸食的电子烟中果真含有依托咪酯。近年来已有多个制售“上头电子烟”的犯罪团伙被处以刑罚,电子烟消费者应该主动抵制“上头电子烟”,对付他人递来的所谓“加料”“过瘾”的“新产品”应该特殊小心戒备,避免因误吸而上瘾。
除此之外,造孽电子烟还可能涉及走私犯罪。部分电子烟消费者偏爱国外品牌,但我国对付电子烟进出口一向从严监管。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履行条例》和《电子烟管理办法》的规定,入口电子烟应该申领烟草专卖批发企业容许证,且进出口操持必须报批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操持实行。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卖的入口电子烟产品,应该通过技能审评并利用在中国核准注册的牌号。在如此严格条件下,很多不法分子根本无法从正规渠道入口外国电子烟,只能以身犯险选择走私。
在一起案件中,张某、王某为谋取造孽利益,多次从日本供货商处订购外国品牌香烟、电子烟弹后,利用几艘远洋轮船船员的免税额度将涉案卷烟、电子烟弹随船运输入境后,再由张某、王某采取小船接驳、货车运输等办法将涉案卷烟、电子烟弹未经报告走私入境,偷逃应缴税额数百万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和十年,并惩罚金公民币80万元和60万元。
电子烟按烟草监管莫踩红线
“实践中,有几类涉电子烟行政违法行为须要重点关注,避免因忽略监管哀求而误踩红线。”法官表示。
《电子烟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经营者应该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发卖电子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该哀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但生活中,仍有部分电子烟经营者罔顾未成年人身体康健,乃至还有线下实体店铺暗中向学生售卖电子烟。此类经营者要么是不具有烟草专卖资质,要么是具有烟草专卖资质但仍忽略监管规定。如山东某地烟草专卖局公示的行政惩罚决定书显示,某持证经营的电子烟发卖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烟油,被罚款1000元;再如广西某地查出的一起电子烟违法案件,一饰品店在未办理烟草专卖零售容许证的条件下,对外发卖“奶茶杯”等五个品种的电子烟,且向未成年人发卖,被当地烟草专卖局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0元罚款。此类违法行为涉案金额相对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一样平常予以行政惩罚,但经查处违法所得较高、情节严重的,将会被移送法律机关深究刑事任务。
对付电子烟经营者而言,广告类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在店铺经营中应予以把稳。我国广告法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违者将面临罚款、吊销业务执照等惩罚方法。在一起行政违法案件中,电子烟店铺经营者利用自己在网高下载的图片和笔墨制作了两块广告牌,个中一块显示“实时电量掌控,升级迷宫防漏,口感绵柔顺滑”,另一块显示“电子雾化器,品味我的时候”,两块广告牌均含有电子烟图片,该店铺终极被处以10000元罚款。
对付电子烟爱好者而言须要知晓的是,电子烟虽可以带上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但同传统香烟一样,均禁止吸食。动车组列车及飞机安装有烟雾报警装置,一旦电子烟烟雾触发烟感系统自动报警,会严重影响列车、飞机运行。根据干系规定,在动车组列车、飞机上吸烟将会面临罚款、拘留等行政惩罚,还有可能被纳入征信管理系统,影响未来出行。此前曾有搭客在机舱内吸食电子烟,导致所在航班耽误70余分钟,该搭客终极被给予行政拘留五日的惩罚。此外,乘坐飞机携带、托运电子烟烟具、烟弹、电池、烟油等都有相应规则及数量哀求,海关对付进境及来回港澳台的乘客可携带的免税电子烟产品也有相应数量限定,乘客出行前应提前理解干系政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袁京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容许,不得转载或改编。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qz/69988.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