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16:30
原标题:QoI类杀菌剂运用与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 赵健钦; 金京; 陈杰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央)
0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概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QoIs)杀菌剂是继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后第3个里程碑式的杀菌剂种别,被广泛用于防治作物病害。该类杀菌剂具有广谱、渗透、快速分布等特点和较好的环境相容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其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不仅能阻挡真菌在植物体内侵入和扩展,而且能明显地降落初侵染和再侵染的孢子基数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该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熏蒸浸染,被叶片接管后可在木质部中随水流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即内吸性),此外,其可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当其随着气相进入叶片后又可在木质部中流动(即熏蒸浸染),使得活性身分能够有效再分配和充分通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耐雨水冲刷性能好、持效期长,因此,其活性不受运用环境影响,在晴雨景象均能供应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浸染。该类杀菌剂对卵菌纲、藻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利用剂量低,适用于禾谷类、果树和蔬菜等多种作物。在我国,QoI类杀菌剂在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害防治上均有登记。
1.1 浸染机理
国际杀菌剂抗性委员会(FRAC)基于交互抗性模式和浸染办法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归类于C3(Group 11)(图1)。该类杀菌剂因此天然源物质为根本,经构造润色和化学优化而具有农药活性,紧张浸染于真菌线粒体,与线粒体上细胞色素b的Qo位点结合,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之间的电子通报,阻挡NADH的氧化和ATP的合成,抑制真菌呼吸浸染、毁坏其内部的能量循环从而抑制真菌成长(图2)。
图1 基于交互抗性模式和浸染办法的杀菌剂划分
图2 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靶标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目前其他类型的杀菌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但与其同类不同活性基团的杀菌剂之间(FRAC code 11)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该类杀菌剂对防治已对吗啉类(morpholines)、三唑类(triazoles)、二羧酰胺类(dicarboximides)、苯基酰胺类(phenylamides)、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植物病原菌菌株非常有效。
1.2 种类及运用
目前已开拓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达20余种,广泛运用于草坪、蔬菜、水果、谷类、核果类等植物。各品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紧张化合物构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其内吸传导性、生物活性、防治工具及适用作物存在不同。目前商品化的紧张品种包括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等。
嘧菌酯(azoxystrobin)由先正达开拓并于1997年上市,1999年获中国行政保护。根据作物和病害的不同该杀菌剂施用剂量为25~400 g a.i./hm2,常日利用剂量为100~375 g a.i./hm2。如在25 g a.i./100 L剂量下,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好的预防浸染;在12.5 g a.i./100 L剂量下,对葡萄白粉病和苹果黑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200 g a.i./hm2剂量下,对马铃薯疫病具有预防浸染。嘧菌酯是先正达杀菌剂产品线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度霸占环球杀菌剂年发卖额榜首,年发卖峰值超过10亿美元。2019年,该杀菌剂环球发卖额14.89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15%,近年来霸占的环球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前10位。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由巴斯夫公司2000年研发,并于2002年上市。该杀菌剂运用范围较广,现已在环球100个多国家登记,用于100多种作物,个中在我国登记的作物有80余种。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多种病原菌有效,例如谷物叶枯病菌(Septoria tritici)和条纹病菌(Pyrenophora teres),大豆褐纹病菌(Septoria glycines)、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和锈病病菌(Phakopsora pachyrhizi),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番石榴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um)等。吡唑醚菌酯在食用作物上的用量为50~250 g a.i./hm2,草坪上的用量为280~560 g a.i./hm2。巴斯夫已在我国推出18个基于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杀菌和对植物具有保健浸染的施乐健系列产品,包括百泰、凯润、健达等,这些产品对险些所有作物具有病害防治浸染及植物保健浸染。同时,吡唑醚菌酯作为″有病治病,无病健体″理念的典范,是美国环保署、欧盟和中国就″植物康健浸染″登记的第一个产品。2019年吡唑醚菌酯环球发卖额10.15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30%。
肟菌酯(trifloxystrobin)于1999年在南非和瑞士上市,被认为是第2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白粉病、叶斑病有殊效。大豆是肟菌酯的第一大用药作物,2015年,大豆用肟菌酯的发卖额为3.10亿美元,占其环球市场的47.7%;2016年,大豆用肟菌酯发卖额为3.03亿美元,占其环球市场的47.3%。自上市以来,肟菌酯环球市场总体呈增长趋势。2015年,由于环球大豆病害抗性的加剧、景象条件不利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大量栽种等多方面成分,导致肟菌酯发卖额略有低落,但在2018年农化市场逐渐复苏,2019年肟菌酯环球发卖额为8.42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8%。肟菌酯适配性强,具有较多混配产品,三唑类杀菌剂是其最好的配伍类型。肟菌酯可与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环丙唑醇、戊唑醇、三唑酮等进行混配,还可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氟唑菌苯胺、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等进行混配。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由拜耳公司于1994年创造并于2004年在欧洲首先上市。作为全新一代QoI类杀菌剂,具有优于嘧菌酯、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同类产品的内吸活性、跨层传导和木质部传导性。该杀菌剂可有效防治100余种真菌病害,对种传和土传病害腥黑穗病、黑穗病等,小麦叶部病害均具有精良防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嘧菌酯对小麦叶枯病、颖枯病和锈病,大麦云纹病、条纹病和锈病等的防效均达到或超过醚菌酯,但对大麦白粉病或网斑病等气传病害的防效较差。氟嘧菌酯利用量一样平常为75~200 g a.i./hm2,用作禾谷类作物的种子处理剂时,用量为5~l0 g a.i./100 kg。由于该杀菌剂制剂产品可与浩瀚产品配伍,且目前专利到期,海内多家企业已启动该产品的登记和上市事情,并获批开展氟嘧菌酯单剂和复配制剂的田间试验,因此,氟嘧菌酯在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很可能成为继嘧菌酯后又一优秀产品。2018年,氟嘧菌酯环球发卖额为2.45亿美元,2013—201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9%。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由先正达2001年在欧洲首次推出,2006年由杜邦公司收购后,先后在拉美、北美市场登记,在我国于2012年7月得到临时登记并于同年11月获正式登记。啶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内吸活性最强的杀菌剂,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比较,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据宣布,该药剂比嘧菌酯和肟菌酯等具有更好的治疗活性,且啶氧菌酯在小宗作物上的表现丝毫不输其同类药剂,在我国的紧张登记也是集中在小宗作物上用来替代嘧菌酯。利用啶氧菌酯防治谷物病害时,谷物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在成长期无病害发生,绿叶始终保持无缺。冬小麦大田试验表明,用啶氧菌酯处理的小麦比用肟菌酯处理的均匀增产0.2 t/hm2。在欧洲小麦试验田进行的试验中,用啶氧菌酯处理过的小麦产量与对照比较增产22%,比利用醚菌酯和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epoxiconazole)混剂处理的增产0.4 t/hm2,这表明啶氧菌酯在小麦病害防治中效果好且增产显著。2006年,杜邦公司收购啶氧菌酯后,通过一系列新增登记以及开拓复配产品等办法来提升发卖额,其与环丙唑醇和苯并烯氟菌唑的复配产品热销于拉美地区,用于防治大豆、谷物和玉米病害。2019年,随着新复配产品的增多,啶氧菌酯的环球发卖额上升至4.85亿美元,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74%。2018年起啶氧菌酯不再在欧洲国家连续登记,但这并未影响其在环球其他地区的发卖,其在海内乃至全体亚洲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上升,海内厂家正在进一步挖掘啶氧菌酯的市场潜能,啶氧菌酯的开拓和利用仍处于上升趋势。
0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浸染位点单一,属于高抗药性风险类杀菌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极易产生抗药性。随着生产上频繁利用和用药量不断上升,导致各种病原菌抗性问题日趋严重,给环球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厉磨练。
2.1 子囊真菌对QoI类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
在QoI类杀菌剂上市仅2年后,1998岁首年月次在德国的谷物类作物中创造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的QoI类杀菌剂耐药菌株,随着环球该类杀菌剂的用量增加和利用范围扩大,抗性宣布逐渐增多。Sierotzki等2000年在欧洲小麦白粉病菌中创造抗性菌株,而在之后的十几年间,小麦白粉病菌的抗药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在不断蔓延。2008年Sedlkov等宣布,德国、法国、比利时、丹麦和英国均创造了小麦白粉病菌对肟菌酯不同程度的抗性,在德国最高抗性菌株分布达到70%~90%。2017年,在澳大利亚的小麦田中同样也创造了小麦白粉病菌抗性菌株。2021年,Cowger等在美国中部和东部15个州共分离出381株小麦白粉病菌,它们对吡唑醚菌酯敏感度适中,RF最大值为11.2(抗性因子RF指杀菌剂对目标菌株与敏感菌株的EC50之比)。
以小麦白粉病为代表的气传病害传播速率较快,目前,在其他白粉病中也陆续检测到QoIs抗性。1999年,美国纽约256株葡萄白粉病菌(Erysiphe necator)中有2%能够在嘧菌酯2 mg/L的剂量下存活。Wong等2002年研究创造QoI类杀菌剂对美国葡萄白粉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性,个中肟菌酯抗性最高(EC50:0.015 mg/L),别的依次为嘧菌酯(EC50:0.013 mg/L)、吡唑醚菌酯(EC50:0.00442 mg/L)。仅过了10年,Miles即是2012年在对美国密歇根州的12株葡萄白粉病菌株的研究中创造1株抗性突变体,其能在添加100 mg/L肟菌酯的培养基上正常成长,该菌株对肟菌酯的抗药性是Wong等在2002年所宣布抗性的6,667倍。当前,天下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白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在欧洲已有多国涌现QoIs抗性宣布。Hall等2016年测得吡唑醚菌酯对澳大利亚72个葡萄白粉病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0.0005~14.4 mg/L,个中42%的菌株EC50值在1 mg/L以上。2008—2013年采集自欧洲和澳大利亚的239株苹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对吡唑醚菌酯较敏感,EC50值范围为1.39~2.07 mg/L,没有创造抗药性菌株。Heick等2015—2018年在丹麦和瑞典采集的43株甜菜白粉病菌(Erysiphe betae)中监测到25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菌株。
Frederick等研究创造,纽约和美国东部的果园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对QoI类杀菌剂抗性较低,67%的供试菌株对QoI类杀菌剂肟菌酯表现为敏感,仅有28%表现为抗性。直到2020年,Jaklov等从捷克多地采集的苹果黑星病菌中创造,抗性菌株多达95%。2021年,Turan等在意大利北方对49个苹果黑星病菌样品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70%以上菌株对肟菌酯表现出抗药性,EC50值大于0.12 mg/L。由此可见,环球范围内苹果黑星病菌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水平在迅速升高。
2.2 半知真菌对QoI类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
2013年,日本采集的376个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中有15个对嘧菌酯和醚菌酯都有抗性。2015年,Piszczek等从波兰采集的甜菜褐斑病供试菌株中,有56%在添加1 mg/L嘧菌酯的PDA培养基中能正常成长,抗性株最高EC50值大于100 mg/L。2018年,Zakariae等从摩洛哥采集的甜菜褐斑病供试菌株中至少70%的菌株对嘧菌酯具有抗性,EC50值大于10 mg/L。日本和波兰甜菜褐斑病菌抗性均为首次宣布。段亚冰等在温室中采集到的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高达100%。2014—2018年采集自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82个小麦褐斑病(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均为QoIs抗性菌株,以1 mg/L的嘧菌酯、肟菌酯和唑菌胺酯处理,病菌孢子成长不受抑制。而100 mg/L的嘧菌酯、肟菌酯和唑菌胺酯对病原菌也无法完备抑制。
2.3 鞭毛真菌对QoI类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
2001年,全体欧洲采取合理的QoI类杀菌剂施用方案,并对抗药性进行了严密监测,因此,当时欧洲对葡萄霜霉病的掌握整体较好,暂无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对QoI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宣布。然而,仅1年后在法国和意大利就检测到霜霉病菌对其产生抗性。2005年,王岩等研究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对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湖北等地采集的52株黄瓜霜霉病菌EC50范围为0.0030~0.0313 mg/L,均匀EC50为(0.01010.0031)mg/L,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2021年,Campbell等在美国佐治亚州3个葡萄园采集的39株葡萄霜霉病菌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全部表现出抗性。随着QoI类杀菌剂在生产上的频繁利用和用药量不断上升,抗药性问题呈现加重趋势,延缓和管理QoI类杀菌剂的抗性、延长药剂利用寿命已经成为一个急迫须要办理的科学问题。韩秀英等研究表明,嘧菌酯对19株我国山东、河北、武汉等地采集的黄瓜霜霉病菌的EC50范围为0.00012~0.00934 mg/L,同时建立了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赵建江等研究创造番茄叶霉病菌对嘧菌酯存在较高的抗性风险。
0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分子机制
3.1 靶标位点氨基酸取代
在大多数情形下,QoI类杀菌剂抗性是由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点突变产生。由于细胞色素b由突变率很高的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因此病原菌极易因该基因的突变而导致耐药性发生,在田间极易产生抗药性。
病原菌对QoI类药剂产生抗性的缘故原由紧张与cytb基因的127~147位和275~296位间的氨基酸区域有关,紧张表现为第143位的甘氨酸变为丙氨酸(G143A),和第129位的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F129L)。这种氨基酸转换导致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降落,并且没有或险些没有适宜度丢失,根据病原体和检测系统的不同,抗性系数(RF)为100~1,000。具F129L的菌株大都表现中低抗性,比较之下,G143A分离株基本表现出完备高抗性,且涌现的频率更高,例如在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多个州,从小麦白粉病菌、小麦叶斑病菌、小麦颖枯病菌、大豆灰斑病菌中均鉴定出G143A突变。目前,Neves等建立了一种基于G143A突变的PCR检测方法,可以成功区分QoI敏感和耐药菌株。准确监测这一突变将有助于减缓QoI抗性的传播,并对这一病原菌系统中的杀菌剂抗性管理具有主要意义。
此外,在小麦黄斑叶枯病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中还创造了G137R的位点突变,Cosseboom等在葡萄晚季糜烂病菌中创造了包含S108A和A194V的突变,但这2种突变的抗性都较低。Zhou等在荔枝露疫病菌的抗性株中创造G142A、G142S、Y131C、F128S等突变,通过分子对接技能剖析表明,由于药剂自身构造的差异及与口袋腔浸染力变革强弱的程度不同,F128S、Y131C突变株对付不同的杀菌剂具有RF>500和RF<100不同程度的抗性。
3.2 旁路氧化路子
除了cytb基因中靶标位点氨基酸的取代,其他机制也可能勾引病原真菌对QoIs的耐药性。交替氧化路子过程中的关键酶AOX是一种单亚基(非血红素)含双铁的单分子膜蛋白,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原生线粒体中,其在呼吸过程中充当复合物Ⅲ和Ⅳ的旁路,形成一种不同于细胞色素系统的电子通报系统,在植物病原体线粒体内形成另一种呼吸路子,即线粒体的电子通过绕过细胞色素bc1复合物QoI的抑制位点而转移,这种旁路有效战胜了QoI类杀菌剂对复合物Ⅲ的抑制浸染。
在亚致去世浓度的QoI杀菌剂压力下,交替呼吸可能是植物病原真菌从敏感到全面抗性转变的主要路子。AOX有勾引表现型和组成型2种形式,前者多发生在以细胞色素为介质的呼吸路子被阻断或线粒体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的情形下,AOX被勾引表达,后者则是不受呼吸路子的影响,不须要其他因子的勾引即可表达,一样平常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比勾引型的敏感性差。在植物体外,AOX活性可以被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抑制,SHAM是一种相对活性较低的AOX抑制剂,其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被不雅观察到在体外与QoI类杀菌剂具有协同增效浸染。杨维等在含SHAM培养基中测定肟菌酯对喷鼻香蕉黑斑病菌菌丝成长的抑制,结果表明,水杨肟酸存在时,肟菌酯对菌丝成长的抑制比肟菌酯单独浸染效果明显,但在抗药菌株中,未不雅观察到明显差异,解释交替氧化路子在敏感菌株中更为主要。
3.3 外排转运体机制
ABC(ATP-binding cassette)和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复合体蛋白是最具代表性的保护病原菌免受杀菌剂影响的外排转运体,可转运多种底物,介导各种有毒底物从细胞外流,防止毒素积累。合成杀菌剂常日被认为是对真菌种群的毒素,其功效因此会受到真菌体内药物外排转运体活性的影响。植物病原菌ABC转运蛋白的研究紧张集中在参与植物对杀菌剂的多重抗性,如灰霉病菌中的BcATRB和BcATRD以及青霉菌中的PMR1和PMR5。已有大量研究宣布了ABC转运体在病原菌多药抗性(multi-drug resistance)中发挥着重要浸染。研究者在构巢曲霉中第一次检测到由atrB基因编码的ABC转运体与QoI类杀菌剂抗性存在干系性,创造该基因过表达可以保护病原菌免受险些所有供试杀菌剂的抑制浸染。MFS转运蛋白在病原菌的多药抗性中也发挥着重要浸染,小麦叶枯病菌的多药抗性干系研究指出,Mgmfs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发生519bp的插入突变,致使该基因编码的转运蛋白过量表达,从而导致其产生多药抗性。有宣布称通过插入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可勾引转运蛋白MFS1的过表达,由此引起病原菌产生多重耐药性。
04 植物病原菌对QoI类杀菌剂抗药性管理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全天下受到广泛的运用,已超越三唑类成为环球第一大杀菌剂类型,可防治不同作物的多种病害。抗性数据剖析表明,该类杀菌剂存在着较高的抗性风险。不合理利用药剂会使抗药性突变菌株在较短韶光内形成抗药性群体,导致杀菌剂失落效,从而造成严重丢失,如在西班牙的穆尔西亚瓜类栽种区,仅在2008年瓜类白粉病菌(Podosphaera fusca)中多达74%的菌株对QoI类杀菌剂已产生了抗性。因此,管理抗药性必须合理规范药剂的利用。
抗性风险管理须要多方互助,包括但不限于3个方面:降落杀菌剂本身固有风险、规范杀菌剂施用者操作以及农业干系部门的积极管理。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将病原菌固有风险和杀菌剂固有风险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1=低,2=中,3=高),将农艺风险等级同样划分为3个等级(0.25=低,0.5=中,1=高),结合病原菌固有风险、药剂固有风险和农艺风险等级,以三者的乘积作为相对应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风险等级(联合风险)。理论抗性风险划分标准:0~1=低等风险,1~3=中低风险,3~6=中风险,6=中高风险,9=高风险(表1)。因此,首先应只管即便减少利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等高风险类杀菌剂防治同样为高风险的病原菌,如白粉病菌、灰霉病菌、霜霉病菌等,避免产生较高的联合风险。其次,杀菌剂的轮换和混配利用是延缓抗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避免长期单一利用某一产品或某一类药剂,必须采取科学的混配用药和轮换用药防治方法,即与不同浸染机理或不存在交互抗性的杀菌剂混用或轮换用药,例如图1中C3(Group 11)的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C3(Group 11A)中的杀菌剂与存在G143A突变的C3(Group 11)中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因而可利用C3(Group 11A)中的杀菌剂与之进行混配利用。
表1 杀菌剂固有抗性风险和病原菌固有抗药性风险等级
在此根本上,可进一步研制开拓具有增效浸染或具有协同浸染的杀菌剂混剂,根据抗药病原群体形成的紧张影响成分,针对性地设计抗药性管理策略。综合考虑所有与抗药性发生干系的影响因子,抗药性的管理也应该从施药者成分出发。进一步建立完善一系列精确的施药操作规范,加大全方位宣扬教诲,落实到每一位干系从业者,使其明确科学合理用药的主要性,不得私自加大施药量。企业与产品发卖所在地方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应积极互助,组织开展对农药经营者和农药施用者进行抗药性管理、科学用药及实际操作性知识培训。例如,施药者应在病害早期施用杀菌剂,避免在病害严重发生期间喷施高剂量的药剂,一则达不到有效的防治,二则在高浓度药剂的定向选择下,加速了田间抗性群体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施药者还需节制一定的农业防治方法,如利用非同一寄主作物进行轮作或休耕,改变播期,降落田间湿度,把稳田园清洁,及时移除、深埋或点火修剪或摘除病花、病果、病叶等作物组织等。同时,选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其他有利于减轻病害发生和危害的非化学防治方法,例如选用抗病品种,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抗病性。该方法旨在精准有效防控病害,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病害突发性盛行危害,促进农业增产与农人增收。此外,为延缓该类药剂抗药性突变体的产生速率,对付已有宣布显示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作物病害,农业屯子部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应适当掌握防治该病害具有交互抗性的药剂登记数量,并组织登记同类产品的企业开展抗药性监测。在登记药剂的产品标签上标注抗性风险等级,并标明相应的抗性风险管理方法、成长季该产品的利用次数、不能与其他哪类药剂混用或轮用等信息。在杀菌剂推广运用之前,药企必须具有抗药性风险评估报告,预测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潜在风险,并在产品标签上标注抗性风险级别。这有助于在田间涌现实际抗药性导致药剂防效低落之前,辅导生产中及早采取预防性的抗药性管理。
与此同时,日本杀菌剂抗药性行动委员会(Japan FRAC)建议,在梨上每年最多利用2次QoI类杀菌剂,每个时令利用吡菌苯威的次数也须要少于3次;欧洲农业政策指出,从2014年起,所有欧盟成员首都应履行虫害综合管理(IPM),以减少农药的影响和利用。此外,开展病原菌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监测和鉴定事情在病害防治中十分主要。大量文献强调细胞色素b靶标位点氨基酸取代在QoI类杀菌剂抗性中的浸染,但随着近年来对QoI类抗性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QoI类抗药征象归因于不同于靶标位点氨基酸取代的机制,例如交替呼吸、外排转运体和其他等未知机制。因此检测病原菌群体抗药性不能仅仅依据cytb靶标位点氨基酸取代,还需建立杀菌剂和防治工具的敏感性基线和抗性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结果,明确病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情形,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补充和完善抗性管理策略,通过改变杀菌剂的运用方案,从而有助于防止对QoI类耐药的病原体群体的进一步发展。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16281.html
上一篇:拍摄+后期制作仅用48小时?主创解读《硅基时代》创作过程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