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34:53
一则月度经营状况的公告,让均胜电子受尽关注。
3月11日早盘,均胜电子股价一改昔日连跌态势,转为飘红,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
前一日晚间,均胜电子表露了一则《关于2022年1至2月经营情形的公告》,期间,公司估量实现业务收入约74亿元,自2022年以来,公司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业务陆续得到环球有名客户订单,目前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超2950亿元。
一出,瞬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但就在此前均胜电子一则2021年纪迹预亏的公告仍在投资者脑海挥之不去。均胜电子究竟因何短期内“古迹逆袭”,2021年预亏的“悲剧”是否会再度重演?
怀着这样的疑问,21世纪经济宣布致电了均胜电子证券部。接线人员见告,目前公司在手的超2590亿元订单,都是基于实际条约进行测算,“(订单)均匀周期约为5年旁边”。而考虑到供应链震荡、原材料上涨等风险,公司正在和客户洽谈“涨价政策”,但“风险确实存在”。
2950亿在手订单从何而来?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均胜电子是一家环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紧张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管理系统以及高端汽车功能件总成等的研发与制造。
在2020年11月,喷鼻香山股份以20.4亿元收购均胜电子旗下控股子公司均胜群英51%的股份后,均胜电子紧张业务从原来汽车功能件、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三大板块,转向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两大领域。
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收购了汽车电子公司德国PREH、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德国QUIN、汽车安全系统环球供应商美国KSS以及智能车联领域的德国TS。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自此成为均胜电子发力的主要领域。
根据均胜电子的最新公告,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已进入保时捷、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吉利、广汽等环球有名品牌车型。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座舱人机交互(HMI)产品得到了海内某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多个项目订单;而汽车安全业务中,均胜电子干系产品已快速切入上汽、比亚迪、蔚来、空想及小鹏等有名客户供应链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家当景气度持续提高,均胜电子也迎来了业务大爆发。
据均胜电子透露,在汽车电子业务板块,2022年1至2月,公司旗下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估量实现业务收入约22亿元,同比增长约10%,紧张得益于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业务的增长。目前汽车电子业务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超750亿元。
在汽车安全业务板块,2022年1至2月,均胜电子估量实现业务收入约52亿元。自2022年以来,汽车安全业务中国区新获订单金额约42亿元,欧洲区新获订单金额约45亿元,美洲区在2021年底完成重组后,2022年1至2月份亏损逐步缩小,估量3月份能实现盈利。目前汽车安全业务环球累计在手订单金额(全生命周期)约2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整年,均胜电子估量实现的业务收入约456亿元。这也就意味着,2022年仅两个月,均胜电子仅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两大业务实现的业务收入,就已经达到了去年1.6成。
面对前述订单所处的“全生命周期”究竟多长,均胜电子证券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宣布回应称:“目前在手订单紧张涉及到下贱整车客户,特殊是造车新势力客户的新车型,(订单紧张涵盖了)这些新车型从开始量产、到更新迭代,再到停产全体周期,可能均匀韶光周期在5年旁边。”
据该证券部人士先容,这些订单都是有落实到条约层面的,“按照行业管理,客户肯定会把订单给我们的,这也符合商业逻辑,客户未来的某几款车型会绑定我们的产品,并且根据条约约定价格和(供给)量。”
古迹或仍存在承压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均胜电子“主动报喜”之前,公司刚刚交出了一份不太“体面”的成绩单。
均胜电子2021年纪迹预报显示,该公司估量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8亿元至-37.8亿元。个中,对汽车安全奇迹部干系资产组的商誉计提减值,导致该公司2021年净利润低落20亿元至25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该公司估量2021年度亏损的紧张缘故原由为业务收入较疫情前大幅低落,上游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本钱上涨导致单位收入业务本钱的大幅攀升,以及因疫情影响下部分区域局部工厂的歇工停产丢失。
而眼下,大批量的在手订单,是否真能让均胜电子一扫“亏损”阴霾,还是摆在投资者心中的大问号。
早前,均胜电子曾在回答交易所问询函时表示,“公司毛利润较2020年减少约9.5亿元。与2019年比较,2021年业务收入减少约161亿元,低落幅度约26%,叠加单位收入业务本钱上升的影响,毛利润减少超40亿元,低落幅度超40%。虽然公司发卖用度、管理用度等四项用度随着公司汽车安全业务的整合和业务收入的缩减有所低落,合计低落金额约17亿元,但仍无法抵消毛利下滑对净利润的影响”。
而进入2022年以来,芯片短缺、供应链扰动、原材料价格和运输用度上涨等问题依然严厉。均胜电子证券部人士对坦言,“风险确实存在”。
而对付原材料上涨的问题,该证券部人士透露:“我们作为家当链中游的供应商,不可能上游的本钱完备由我们承担,去年确实由于上游本钱上升,而下贱客户又没有谈拢,(导致经营古迹承压),但从2022年开始,我们已经看到部分客户赞许我们干系的涨价政策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2269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