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泰涨常识 | 设备虚拟化技能堆叠(上)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44:14

随着云打算技能的发展,大型企业都在支配自己的云数据中央,华为CloudEngine交流机是数据中央级交流机,它大量支配在数据中央中,实现网络大规模的数据转发和保障关键业务的连续性。

泰涨常识 | 设备虚拟化技能堆叠(上)

华为CloudEngine交流机支持堆叠,可以供应设备级的高可用性,保障业务连续,以下我们先容下华为的堆叠技能。

二、起源

在数据中央发展的初期,没有专门的数据中央交流机,全体数据中央的网络架构还是采取的园区网的三层架构,分别是接入、汇聚、核心,并且运行STP防环。
随着数据中央访问量的增加,传统的STP存在一些缺陷:

链路利用率低,STP协议会壅塞链路;STP网络的规模受限定,网络收敛韶光长;网络管理节点多,运维困难。

STP到本日也在园区网中广泛利用,但是到了数据中央网络中,数据访问流量巨大,更多的是追求高效,安全以及扩展性。
这些STP都无法知足,于是设备虚拟化技能就应运而生。

三、堆叠

堆叠是最早的设备虚拟化技能,它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设备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
堆叠技能实质上是“合并”,它把管理平面、掌握平面、转发平面都合并到了一起,对外呈现唯一的管理IP和MAC地址,对付下贱设备而言便是一台设备。
引入了堆叠之后全体拓扑就变得“高大上”,堆叠的优点:

01 简化了组网

多台设备组建堆叠,虚拟成一台设备,只须要对这台逻辑的设备做管理即可。
简化的组网不再须要运行STP等协议。

▷简化组网▷

02 提高可靠性

堆叠系统中的交流机互为冗余备份,同时还能实现跨设备的链路冗余备份,当堆叠系统中一台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通过该设备的流量可经由堆叠链路进行转发。

▷提高可靠性▷

03 扩展带宽

交流机的上行带宽不敷时,可以增加新交流机与原交流机组成堆叠系统,将交流机的多条物理链路配置成一个链路组,这样就提高了交流机的上行带宽。

▷扩展带宽▷

堆叠的运用带来了以上的好处,但是随着技能的发展,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是由堆叠的实质所决定的,堆叠系统的成员交流机管理平面、掌握平面、转发平面紧密耦合,这导致了如下的问题:

掌握平面单一: 堆叠系统中的主交流机掌握管理着全体堆叠系统,一旦堆叠系统分裂,将造成业务中断。
升级繁芜: 堆叠系统由于成员交流机间的紧耦合,只能是两台设备一起升级,升级失落败将导致堆叠系统下所有业务网络中断。
纵然华为交流机有快速升级的办法,只管即便减少了升级过程中业务中断,但是全体升级的过程仍旧会有业务中断的风险。

在数据中央机房中针对不同的设备运用的堆叠技能稍有差异,大致分为了两类,盒式交流机的堆叠iStack,框式交流机的堆叠CSS。

3.1CSS

集群交流系统CSS(Cluster Switch System),框式交流机的堆叠,CSS只支持两台交流机组建堆叠系统。
那框式交流机如何组建堆叠?堆叠的连接办法是怎么样的?事情事理是怎么样的?在这之前有必要对框式交流机的架构有一定的理解,以CE12804为例,组成模块分为:

CE12804

▷CE12804机框槽位分布示意图▷

MPU:Main Processing Unit,(主控处理单元),简称:主控板,卖力系统的掌握和管理事情。

SFU:Switch Fabric Unit,交流网板,卖力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线速交流。

CMU:Centralized Monitoring Unit(集中监控单元),简称:监控板,紧张供应设备的监控、管理和节能减排功能。

LPU:Line Processing Unit,(业务处理单元),简称:业务板,接口板。

PM:Power Module,电源模块。

FAN:风扇模块。

3.1.1 CSS连接办法

理解了交流机的组成模块,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堆叠系统之间如何连接,CSS中连接的链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了两种类型: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
管理链路卖力堆叠系统管理及掩护报文的转发;转发链路卖力堆叠系统跨设备业务数据报文的转发。
根据管理链路的连接办法的不同,堆叠的连接办法分为:主控板直连和业务板直连。

主控板直连: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分离,管理链路通过主控板(MPU)的SIP口相连接(SIP口是专用于连接堆叠管理链路的接口,是由一个GE电接口和一个GE光接口组成的Combo接口,每个主控板上有两个SIP口),转发链路通过业务板(LPU)的端口相连接。
业务板直连: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合一,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都通过业务板(LPU)的端口相连接。

▷堆叠连接办法示意图▷

主控板直连的管理链路和转发链路分离支配互不影响,综合可靠性高,建议优先采取主控板直连办法。
理解的堆叠的连接办法,接着我们来理解一下堆叠中的一些基本观点。

3.1.2 堆叠基本观点

堆叠成员堆叠中的单台交流机称为成员交流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角色:

主交流机(Master)卖力管理全体堆叠。
堆叠中只有一台主交流机。

备交流机(Standby)是主交流机的备份交流机。
堆叠中只有一台备交流机。

堆叠域:交流机通过堆叠链路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堆叠,这些成员交流机的凑集便是一个堆叠域。
为了适应各种组网运用,同一个网络里可以支配多个堆叠,堆叠之间利用域编号(DomainID)来以示差异。
堆叠成员ID:即堆叠成员交流机的编号(Member ID),用来标识和管理成员交流机。
堆叠中所有成员交流机的堆叠成员ID都是唯一的。
堆叠优先级:紧张用于角色选举过程中确定成员交流机的角色,优先级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当选为主交流机的可能性越大。
堆叠端口:专用与堆叠的逻辑端口,须要和堆叠物理端口绑定。
一个堆叠端口可以绑定多个物理成员端口,用来提高堆叠的可靠性和堆叠带宽。
每台设备支持一个堆叠端口,在堆叠功能未使能时,为Stack-Port1;在堆叠功能已使能时,为Stack-Portn/1,个中n为设备的堆叠成员ID。
堆叠物理成员端口:即被配置为堆叠模式的物理端口,用于堆叠成员交流机之间的连接。

▷CSS基本观点示意图▷

3.1.3 堆叠建立

▷堆叠组建过程▷

▷堆叠组建过程▷

2台交流机用堆叠线连接,并配置好堆叠干系的配置,堆叠系统即可建立。

主交流机选举

堆叠建立时,成员交流机之间互发堆叠竞争报文。
选择出主交流机,卖力管理全体堆叠系统;另一台则成为备交流机,作为主交流机的备份。
主交流机的选举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流机才停滞比较):

1.运行状态比较,优先启动的是主交流机。
--优

2.堆叠优先级比较,优先级高的是主交流机。
--高

3.软件版本比较,软件版本新的是主交流机。
--新

4.主控板数量比较,主控板数量多的是主交流机。
--多

5.桥MAC地址比较,桥MAC地址小的是主交流机。
--小

堆叠建立后主交流机的主用主控板成为堆叠系统主用主控板,作为全体系统的管理主角色。
备交流机的主用主控板成为堆叠系统备用主控板,作为系统的管理备角色。
主交流机和备交流机的备用主控板作为堆叠系统候选备用主控板。

软件版本和配置同步

组建堆叠的两台交流机的软件版本不须要相同,只要版本之间兼容就可以,当选择出主交流机后,如果主备交流机的软件版本不一样,备交流机会从主交流机高下载新的软件版本,利用新的软件版本重启加入堆叠。

堆叠具备严格的配置文件同步机制,用来担保堆叠中的多台交流机能够像一台设备一样在网络中事情。

堆叠建立时,成员交流机在启动开始阶段利用各自的配置文件启动。
启动完成后,备交流机会将本设备的堆叠干系配置合并到主交流机的配置文件中,形成堆叠系统的配置文件。
堆叠正常运行后,主交流机作为堆叠系统的管理节点,卖力将用户的配置同步给备交流机,从而使堆叠内各成员交流机的配置随时保持同等。

通过即时同步,堆叠中的所有成员交流机均保持相同的配置。
纵然主交流机涌现故障,备交流机仍能够按照相同的配置实行各项功能。

3.1.4 堆叠管理

堆叠系统对外呈现为一台虚拟设备,与其他设备通信时,具有唯一的IP地址和MAC地址。
堆叠建立后,成员交流机组成一台虚拟设备存在网络中,主交流机统一管理全体堆叠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任意一台成员设备登录堆叠系统,对全体堆叠系统进行管理。
无论利用什么办法,通过哪台成员交流机登录到堆叠系统,实际上登录的都是主交流机。

登录堆叠系统的办法:

本地登录:通过任意一台成员设备的Console口登录。
远程登录:通过任意一台成员设备的管理网口或其他三层接口,以Telnet、STelnet等办法远程登录。

3.1.5 本地优先转发

Eth-Trunk接口会通过HASH算法选择转发出接口,进入堆叠的流量可能会跨设备转发,但是由于堆叠线的带宽有限,跨设备的流量转发增加了堆叠线的带宽承载压力,也降落了流量转发的效率。
此时,可以通过使能堆叠设备的流量本地转发功能办理此问题,从本设备进入的流量,优先从本设备的出接口转发出口;如果本设备的出接口故障,则流量跨设备从其它成员交流机的接口转发出去。

▷流量本地优先转发示意图▷

如图,堆叠设备未使能流量本地优先转发功能,会有一部分流量经由堆叠线从SwitchB转发,设备启用了流量本地优先转发功能后,从SwitchA进入的 流量优先从SwitchA的出接口转发。

配置的命令:

[~SwitchB] interface eth-trunk 1

[~SwitchB-Eth-Trunk1] undo local-preference disable

#在堆叠设备上使能Eth-Trunk接口流量本地优先转发功能

3.1.6 堆叠分裂以及双主检测

堆叠系统建立后,主备交流机之间会通过堆叠线缆定时的发送心跳报文来坚持堆叠。
当是故障不可避免,一旦堆叠线缆或主控板故障,交流机重启都会使得堆叠系统分裂成为2台独立的交流机。
如图所示:

▷双主故障▷

分裂后的2台交流机,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状态,此时原来主交流机的角色不变,原来备交流机的角色成为主交流机,“双主”涌现,这两台交流机在全体网络中表现为一样的信息,会以相同的IP和MAC地址与外界的设备通信,导致IP地址和MAC地址冲突,引起网络故障。
因此我们须要避免双主的涌现----双主检测技能。

双主检测DAD(Dual-Active Detect)是一种检测和处理堆叠分裂的协议。
配置双主检测后,主交流机在检测链路上发送DAD竞争报文。
堆叠分裂后,分裂成多部分的堆叠系统互发竞争报文,并将吸收到的竞争报文信息与本部分竞争信息做比较,如果本部分竞争胜出,则不做处理,保持Active状态(正常事情状态),正常转发业务报文;如果本部分竞争失落败,则除保留端口外的所有业务端口Error-Down,转入Recovery状态(业务禁用状态),停滞转发业务报文。

堆叠分裂与双主检测DAD竞争规则如下(依次从第一条开始判断,直至找到最优的交流机才停滞比较):

1.(仅主控板直连办法涉及)整机业务口Error-Down状态比较,交流机上不存在以下Error-Down的优先竞争胜出:

a.因无转发链路而导致的整机业务口Error-Down(no-stack-link)。

b.因接口板和交流网板之间的链路故障而导致的整机业务口Error-Down(fabric-link-failure)。
以上Error-Down同时存在时,Error-Down缘故原由是no-stack-link的交流机优先竞争胜出。

2. 堆叠优先级比较,堆叠优先级高的交流机优先竞争胜出。

3. 设备MAC地址比较,MAC地址小的交流机优先竞争胜出。

DAD的检测办法有以下几种:

业务口直连检测办法

特点:堆叠成员交流机间通过业务口连接的专用链路进行双主检测;业务口直连检测办法中DAD报文采取的是BPDU报文,因此直连检测链路还可以通过中间设备连接。

配置

interface 10ge1/0/5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interface 10ge2/0/5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优缺陷:须要单独占用10GE的业务端口,但是检测速率是最快的Eth-Trunk口代理检测办法

特点:堆叠与代理设备相连的跨设备Eth-Trunk链路进行双主检测;

配置:

堆叠系统

interface eth-trunk10

trunkport 10ge 1/0/5 #框式交流机的端口是10ge 1/1/0/5和10ge 2/1/0/5

trunkport 10ge 2/0/5

dual-active detect mode relay

代理设备

interface eth-trunk10

trunkport 10ge 1/0/1

trunkport 10ge 1/0/2

dual-active proxy

优缺陷:无需占用额外的接口,Eth-Trunk接口可以同时运行DAD代理检测和其它业务,须要代理设备,且代理设备必须为支持DAD代理功能的交流机(目前cloudengine系列交流机支持,S系统交流机自v200R003C00版本开始支持)

管理网口检测办法

特点:通过堆叠成员交流机的管理网口链路进行双主检测;管理网口必须配置IP地址,堆叠后全体系统只显示一个管理网口MEth0/0/0,只须要在这一个管理网口下配置IP地址。

配置:

interface meth 0/0/0/0

ip address 192.168.10.10 24

dual-active detect enable

优缺陷:实现最大略,不须要额外的接口,也不须要代理设备,

堆叠端口检测办法(仅CSS有)

特点:通过堆叠物理成员端口之间的链路进行双主检测。

配置:

interface stack-port 1/1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interfacestack-port 2/1

dual-active detect mode direct

优缺陷:只有框式交流机且连接办法为主控板直连时,才可以利用堆叠端口检测办法。

DAD的故障规复机制

堆叠链路故障修复后,分裂成多部分的堆叠系统进行合并。
处于Recovery状态的交流机将重新启动,同时将Error-Down的业务端口规复正常,全体堆叠系统规复。

(未完待续)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25924.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