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党刊|蝶变工业柳州生态修复纪实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56:51

涌现在世人面前的城市,是粉色的,是彩化的,是喷鼻香气的,是画卷般的。

党刊|蝶变工业柳州生态修复纪实

航拍机的镜头从天上俯拍,将一个锦绣如画,一个粉色的童话天下摄入镜头,在央视播,在朋友圈刷,向外界随意率性炫耀。
这些年,彷佛有一只上帝之手,将残酷缤纷洒向了人间。

这人间,是柳州。

多年前,一个外人眼里的“傻、大、黑、粗”老工业基地,十雨九酸的酸雨之都,仅十几年韶光化蝶为宜居城市。
从“酸雨之都”到“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再到得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期间的变革,柳州人经历了若何的阵痛?又走过了若何的征途?

2006年10月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柳州,夸奖柳州“山青水秀地干净”,并把柳江河称为“广西最大的品牌”,全国找不出第二条。
两年半后的2009年4月20日,时任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实地调研后盛赞“柳州不输桂林,柳江不逊漓江”。
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柳州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给予的最高褒奖,也给柳州明确的精神指向: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不折不扣地走好“碧水蓝天”的生态修复之路。
工业柳州,在环境保卫战中,可为全国供应什么样的履历?

一、工业之强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因“三江四合,抱城如壶”的地形,被称为“壶城”,又叫龙城。
龙城的名字源于南朝梁。

在史乘中,我查到:柳州古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时为桂林郡辖地。
公元111年,汉武帝元鼎6年,在此设立潭中县,是为建城之始。
西晋时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设马平郡。
隋朝时曾改名桂林县。
唐朝时在此设昆州、南昆州。
公元634年,贞不雅观八年,开始称之为柳州。
此后历代多沿用柳州之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为柳州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
柳州古称八桂中央,积淀着丰硕的山水文化、史前文化、民族民间风情文化、奇石文化。

在柳州白莲洞遗址和大龙潭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文物中,人们创造了石器、骨角器和陶器,为柳州手工业悠久的历史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脚。

分外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柳州在广西的工业地位。
水路可直达广州、喷鼻香港,公路西连云贵诸省,铁路北与湘鄂赣互通,加上日渐发达的手工业,柳州很早就享有“桂中商埠”的美誉。
商贸的兴盛,乐于做生意的传统,敢闯敢干的民风,孕育了柳州乃至是广西的工业文明。

明清期间,柳州已是广西较大的城镇,纺织业小有盛名。
当时柳州生产的壮锦与蜀锦齐名。
壮锦“多紫白二种,亦有诸色相间者。
蛮女喜织之,文最繁缛,间出售城市,价最贵”。
柳州尤以棺材制作有名。
谚称“去世在柳州”,意指柳州所产棺木用料上乘,制作精良,价格实惠。

民国期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统一广西后,把发展新式工业作为振兴经济、加强军事实力的一大法宝。
柳州一度被确定为广西的工业中央,先后建起了广西酒精厂、柳州机器厂等一批企业。
1932年12月,经历了多少个日昼夜夜的艰辛探索,广西机器厂(今柳州机器厂前身)成功仿制了两台木炭发动机,并用个中一台组装成一辆汽车,开到南宁供众人参不雅观。
李宗仁高兴地叫人拿来纸笔,挥毫书写了“木炭车”三个大字贴在车上,兴趣勃勃地与白崇禧一同乘坐,在市区巡游一圈又一圈。
广西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了。

广西沸腾了。
柳州沸腾了。
海内媒体迅速宣布了这一,柳州在全国瞬间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可以说,柳州机器厂是“广西工业的摇篮”,见证了柳州托起广西工业脊梁的历史。
柳州凭借在工业制造方面的上风,在全国城市中声名鹊起。
20世纪80年代,“柳州制造”可谓风靡全国。
各个企业品牌产品风靡一时:时风牌花布,都乐牌冰箱,双马牌电扇,双力牌吊扇,芭蕉牌氧化锌,金嗓子喉宝,两面针牙膏,花红药业……都是柳州当年响当当的品牌,至今柳州人提起来仍影象犹新,引以为豪。
1984年,柳州开拓的“汉龙”电子打算机,首创了广西生产打算机的先河。

改革开放后,柳州基本建立了钢铁、机器、电力、化工、纺织、仪器仪表、电子通讯设备、通用机器、农业机器等家当。
柳州一度成为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工业成了柳州的脊梁,也让柳州人引以为傲。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行的,都可以看到“柳州制造”妩媚的倩影。
“神舟六号”完美的航天之旅,就有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生产的航天配套产品的功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株式会社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全国市场霸占率跃居第一;西江造船厂生产的舰艇和船舶游弋海内外,名扬天地。

20世纪80年代,柳州人甩开膀子大干。
800多家国有企业的产值可谓如日中天;800多个“柳州制造”品牌,如春笋般呈现。
然而,随着海内市场经济的发展,柳州的工业也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之势,一批本土该当发展壮大,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比如以冰箱、冰柜、电扇为龙头的家电行业以及纺织行业等,由于系统编制等各类缘故原由,终极没有形成支柱家当,反而走向了衰败,有的乃至全军覆没。
一棵树在冬里落了叶,不管若何,第二年开春,它还会长出新的枝叶来。
而一个企业的发展却不尽然。
不得不承认,这些利润少的“汗水”工业,在高花费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办法下,受到了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寻衅。

柳州,这位工业巨人开始沉思,突围的路径在哪儿?

二、酸雨之殇

柳州产品叫响全国的同时,柳州的街道看上去是灰色的,充满沧桑感的。
大地是灰色的,落日是灰色的,楼宇更是灰色的。
柳州不仅不美,工业带来丰硕产值的同时,也捐躯了环境资源,随之带来的是极度严重的污染和生态毁坏。

曾经,贵如油的春雨,成了伤心的泪。

曾经,可以洗尘的雨水,却让户外的铁轨、铁桥、锅炉、自行车、铁皮雨棚锈迹斑斑。

多年后的2018年春天,和我一起溜达柳州滨江公园赏花的堂哥廖望声说,他在青年时期调来柳州事情,目睹了它的变革、犹豫和武断不移。
堂哥回顾:那是1995年4月的谷雨时节,他因事情调动,百口从广西鹿寨县政府大院搬到柳州地委大院居住。
一同迁居的还有他多年培养的一批花木盆景,个中一组造型互异的罗汉松盆景最让堂哥得意——曾有人出价10万元,他也没舍得卖。

但谷雨的一场雨过后,这盆绿色生命枯萎了。

下完雨后没几天,罗汉松的叶子就开始变黄。
开始堂哥还以为是水浇得多了,过几天就会变好,谁知道它逐步枝枯叶落,去世了。
直到他请教了一个园林专家朋友才明白,严重的酸雨让柳州根本无法种养罗汉松,还有很多其他植物。

那年,与堂哥一样深受其害的,还有表姐,还有许许多多种菜为生的菜农。
表姐婚嫁柳州市区毗邻的原属鹿寨县雒容镇屯子。
家附近集镇,每年踩着四季的节拍栽种季候果蔬,碰着年景好,一年下来两三万收入不在话下。
可是,那年,第二个孩子出生那年,不知怎么的,即将上市的大白菜、莴笋、萝卜,在田鸡欢叫的第二天,在一场春雨下过后,4亩多的蔬菜在两三天之内全部腐败在田里。
表姐夫妇俩满脑筋的问题都是:孩子奶粉钱在哪里?开春买化肥买谷种的钱又在哪里?表姐电话向我描述了菜地里的情景,语气焦虑。
我分明感想熏染得到电话那头的心力交瘁。
末了,她说,你姐夫一贯责怪我不挖水沟田垄排水,造成菜被淹去世……为此夫妇俩还大吵了一架。

除向我倾诉之外,满腹委曲的表姐还打电话给她的发小埋怨。
她的发小婚嫁鹿寨县原城关乡的二兴村落,原来她家种的每天都可采摘上市的荷兰豆,也在这一场春雨之后,全部枯败。
周遭近百公里的村落庄,所有作物也都在大雨过后两天,叶子开始变黄,直至腐败在地里。
后来,菜农们才知道,受磨难的,不仅仅是他们家种的菜。
这场春雨,使这片地皮受灾很严重。
那些年,柳州市郊所种下的叶菜、葡萄,只要一下雨,叶子就会烂。
于是,坊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浓烟滚滚来,十雨有九酸。
疾病往上窜,果菜全白栽。

下的是毒雨?对,是有毒的酸雨!

表姐问,什么是酸雨?许许多多的市民和农人朋友也都在追问,酸雨又是若何形成的?这些咬牙切齿的追问,每每是在一场雨过后更为强烈。
然而,一起高歌年夜进的烟囱,衡量经济发展的GDP,很快淹没了所有的追问。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全国紧张的工业城市之一。
遍布柳州城区的工厂,是酸雨制造的罪魁罪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缘故原由,柳州大批工厂坐落市区,殽杂在居民区中。
工厂依江而建,市区烟囱林立,常年浓烟滚滚。
“工厂在城中,城在工厂中”,是柳州市区的真实写照。
这些企业又在城市的主导风向轴线上,加上柳州本身是一个盆地,常年静风频率高,位于城市北部上风处的几家大型重化企业,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废气难以散去,成了城市雨“酸”的紧张缘故原由。
化工、冶炼、造纸、食品等生产企业,长期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酸雨的形成,源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高,而燃烧劣质煤会开释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那时的柳州市区,险些家家户户都烧煤,深受其害的市民根本没故意识到,自己也是酸雨的制造者。

今年72岁的陈伯,原是柳州环保部门干部,退休赋闲后,每天都到柳江边闲步。
陈伯提及当年的酸雨,提及那些不堪回顾的往事,脸上彷佛仍旧残留着洗了多年仍未洗净的愁苦。
他回顾说,他是当年最先创造柳州酸雨的。
那年彷佛是1983年秋日,他刚调到柳州市环保局事情,久旱无雨,一场春雨过后,他创造市郊很多作物在不知不觉中枯去世了。
他学过的生物环境专业知识见告他,这是一场堕落性很强的酸雨。
他说,此后酸雨便成了柳州的“常客”,并向毗邻的周边县鹿寨、柳江蔓延。
他家里相册有一张老照片,一望无际的芥菜、萝卜,原来绿油油的叶子全部枯萎。
阁下的鱼塘更是一片惨状,鱼肚翻白浮在水面,白花花的一片。
陈伯出生在屯子,兄弟姐妹都在屯子土里刨食,看到这些,他酸心无比。
局里档案室存放的一份监测数据材料显示,从1985年到1995年,柳州市区酸雨频率最高曾达98.5%,被列为全国四大酸雨城市之一。

柳州曾经创造过西南经济奇迹,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5个自治区47个城市之首。
柳州市电扇厂、两面针牙膏厂等国企被誉为“八大金刚”,还有107米的工贸大厦傲视西南。
然而,柳州却因生态恶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上年纪的柳州人不会忘却,那些年,柳州市区的建筑幽暗如暮色,仿佛亚热带丛林中的废墟。
吐着“黑龙”“黄龙”的烟囱鳞次栉比。
树上的叶子全是黑的,积着厚厚的粉尘。
人一旦被酸雨淋了,头皮就会发痒,皮肤就会起疹子。
新买的自行车停放在表面,不出三个月,便锈迹斑斑。
柳州下的雨水最酸的时候,PH值低于4,已经靠近食醋的酸值。
市区周边许多山峰变成“白头山”,市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当时,民间有一句顺口溜:“雨水下来似醋酸,柳州处处白头山。

在柳州市档案局,有一张1996年6月5日的《柳州日报》,一名叫陈达源的读者来信映入眼帘,这则标题为《酸雨过后瓜果落地,管理酸雨刻不容缓》的公开信,险些是血泪控诉:

柳州市工业废气排放严重污染空气,酸雨征象甚为普遍。
仅五月底一场酸雨,市郊农作物受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柳北郊野白露、长塘乡屯的瓜地菜地被酸雨打击后严重枯萎;市红星园艺场职工种的数十万株西瓜、蜜喷鼻香瓜,叶子变黄,藤蔓枯干。
尚未成熟的瓜果纷纭脱柄,就连蔬菜基地的辣椒、西红柿、四季豆也全枯去世了。
酸雨使瓜菜丰收希望成了泡影,他们多么愿望当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来抓……

猎人期盼有把好枪,赛马手期盼有匹良驹,而柳州农人期盼的是早日阔别酸雨。
“菜篮子”毁了,农人丢失惨重,全市蔬菜价格也因此攀升,曾经创下普通蔬菜比猪肉还贵的记录。

那些年,酸雨还造成了大量民用举动步伐堕落。
新中国成立前建成的柳江铁路大桥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隔四五年才进行一次防锈处理,而到了80年代中期,每年都要进行彻底的防锈处理。
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投放到露天设备的保养上。
据官方估算,20世纪80、90年代,酸雨给柳州造成的丢失每年高达60亿元。

然而,底细毕露,总有一些人成为事后的沉思者,并费尽心机努力改变。
经历了惨痛教训后的柳州当家人开始反思:再也不能以捐躯绿水青山和百姓康健,来换取所谓的财富和GDP增长了。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如何才能破解这一世纪难题?柳州执政者在思虑,公民群众在期盼。
从粗放型经济,转向“绿水青山”生态经济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多么痛楚的过程啊!
这须要激情,更须要壮士断腕之气概。

三、管理之路

壮士断腕之气概,表示在柳州执政者掀起的一场又一场“环保风暴”上;表示在生态重修的力度上;表示在武断不移地对市区的企业排兵布阵的聪慧和力量上:迁居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
一场旷日持久的“环境保卫战”在世纪之交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总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浪花,却在酝酿着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大潮,成为一个时期的里程碑。

在全国上高下下早已习气把GDP作为剖断一个地方官的政绩标准时,还是有人乐意冒着“不求发展”之罪名,去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让青山变绿,让江河变清。
如果把这理解为人与自然的一场分外对话或会谈,那就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和聪慧。
在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柳州的执政者们知道该放弃什么,该选择什么。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写那本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时,寻访到柳州,他在《柳侯祠》中写道:柳州的开放和崛起,得益于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是他们从根子上孕育着柳州人开通、思变。

是的,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形象,使柳州一届又一届的官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讯问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是谁?为了谁?依赖谁?这一哲学命题时候提醒着他们。

“我们发展经济不是为了一堆俊秀的经济指标,而是为了百姓生活得更好。
不仅荷包胀起来,还要能享受到好的空气,好的水和好的环境。
”新世纪之初,柳州执政者痛定思痛地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郑重承诺,调度工业布局,企业退城进郊、履行“碧水蓝天”工程势在必行!

现年59岁的家当工人甘师傅,在“关停一批”整治行动中下了岗。

甘师傅,1960年生人,出身工人家庭。
初中毕业后,顶父亲的班,一贯在柳州市白莲淀粉厂事情,从最根本的工种做起,一贯干到车间主任。
他满以为,他可以在这个厂子干到退休。
然而,这个与他朝夕相处了28年的工厂,在2008年停产了。
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这天是2008年10月23日,柳州市政府正式宣告,关停这家有着45年历史的老厂。
关闭的缘故原由是这个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不符合环保哀求,而工厂又没有能力技改,更没有能力对环保作更多的投入。
与甘师傅一样失落去事情的,还有厂里一百多名职工。
甘师傅回顾说,那天阳光很好,可他的天下却是“晴天霹雳”。
他用“晴天霹雳”这样的词来形容接到厂子被关停的。
他在心里乃至骂道:我都下岗了,老天爷怎么还可以有这样残酷的阳光?连续几天,他坐在门卫室里百无聊赖,看着空荡荡的工厂,心里一片茫然。
终于,他忍不住了,大哭了一场后落魄地回家。
就算工厂效益再差,每个月也还有六七百元的固定收入。
这一关闭,上哪儿找事情去?像他这个年纪,一没技能,二没专长,哪里还能再就业?哭过之后,甘师傅与他处境一样的老职工一起,接管市政府的安置,到保安公司报到,随后他分到一家奇迹单位做了保安,一贯做到本日。

白莲淀粉厂建于1964年,是一家生产食用淀粉和酒精的改制企业,间隔柳州机场和柳州高速路口仅300米。
多年来,厂子排放刺鼻气体的问题,一贯受到社会各界的浩瀚求全谴责。
在市政府制订的迁居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四个一批”的铁腕整治下,白莲淀粉厂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

我认识甘师傅,是在十年之后的2018年4月5日。
经朋侪牵线,我采访到身着保安服的甘师傅。
在柳候公园的紫荆花下,他打开了话匣子。
当年下岗的愁云惨雾早已烟消云散。
下岗后的这十年,他除了做保安,还到别处兼职打零工,坚持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还有两年,他便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与甘师傅交谈,他给我的觉得是达不雅观。
除了达不雅观之外,甘师傅与许多家当工人一样,还有一股韧劲。
十年前下岗,短暂的消沉后,他还是坦然面对了。
他说,不管生活如何困难,看准了目标,就会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
是的,达不雅观是柔,韧劲是刚,刚柔相济,柳州人才活得如此洒脱,如此滋润津润。
他还见告我,这实在是“小家”和“大家”的问题。
无数柳州市民至今仍影象犹新,比白莲淀粉厂还要早两年终停的是一家老牌企业——柳州市锌品厂。
2006年6月20日,锌品厂正式停产关闭。
得知后,许多居住在厂区周围的市民燃放鞭炮、欢呼雀跃。
“那时还真有点挥泪斩马谡的味道!”喜好看书的甘师傅这样形容锌品厂的关停。
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自己所在的工厂也逃不过相同的命运。

提及柳州锌品厂这家巨无霸国企,不仅在柳州家喻户晓,乃至在全天下都很有名。
这个厂的氧化锌、立德粉生产能力曾分别位居亚洲第一和中国第二。

干系资料显示,柳锌产生的污染,一是硫酸厂的洗涤污水、电解锌钡窑的废水排放;二是立德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三是沸腾炉、钡窑等烟气。
当年,在柳江边,柳锌所倒的废渣就有几万吨之多。
不仅柳锌公司的废水直排柳江,沿江的其他企业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都直排柳江。
在市区不到九公里的河段上,就分布有三十多条排污沟渠。
沿河两岸滩涂袒露泛白,在一些河段,浩荡的柳江险些瘦成了一条溪流,纤弱地担当着柳宗元“江流曲似九回肠”的名声。

柳锌公司老厂区对柳州市区的污染年纪已久,迁居操持近十年未能履行,原操持迁居至鹿寨县境内终极也没有达成。
从2000年开始,柳州市环保局根据市民的投诉、环保监测数据,向市委、市政府反响了柳锌公司污染的情形。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曾多次提出,要尽快停滞柳锌集团老厂区生产的议案和提案。
终极,2006年6月20日,柳州市锌品厂退出历史的舞台。

2007年的全市经济事情会上,柳州市的执政者武断地说:“培植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定要关停一大批污染企业,损失一定的经济利益,但还是要投资搞好环保。
对地方政府来说,肯定要经历一段韶光的阵痛。
好的水、好的空气、好的环境,这些都是公众年夜众得益的地方。
一些企业在节能减排时要做调度,这种阵痛是难免的,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完备值得。

这阵痛,很痛。
对付柳州的企业家来说,起初是切肤之痛。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化工集团公司、柳州发电有限任务公司,这三家大企业,他们既是纳税的排头兵,也并称为柳州三大污染户。
他们一边在贡献丰硕的税赋,一边在环保方面备受市民诟病。
从2001年开始,他们在市政府提出的“改造一批”中,不得不忍痛筹集巨资,对掉队的设备进行改造,在环保上投入重金。

当岁月撕光了十来本日历时,柳州市的环境保卫战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柳州市政府提出,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以战役的行动哀求,让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进,对涉气的柳钢、柳化等企业进行不定期的突击夜查。

2018年4月7日,自称老柳州的甘师傅提出,要带我去几个工厂的旧址走走看看。
我们一起溜达在柳江河堤,他指着对面一排错落有致的楼房,残酷的景不雅观灯倒映在柳江河面。
他说,那一带便是原来的锌品厂旧址。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工厂的遗迹一点也不存在,已然成了沿江靓丽的风景线。
甘师傅还说,原柳州市塑料二厂停产后,改造成如今的文庙景区;柳州市第三棉纺织厂,现已变身为工业博物馆了……

这些都是铁腕整治的结果。
“十二五”期间,柳州一批企业依赖新产品开拓成功实现了转产转型。
全市累计关停35家污染企业。

掌握酸雨污染源头,柳州市委、市政府可谓殚精竭虑。
随后逐步建立并履行的二氧化硫总量掌握制度,发放二氧化硫排放容许证制度,逐步淘汰了沸腾炉,改变了燃料构造。
市中央区停用统统用煤的工业和生活锅炉,一律采取清洁工艺和燃料。
市区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此外,柳州率先在广西进行PM2.5空气质量检测,通过科学的管理,天空时常涌现“柳州蓝”。
柳州市酸雨污染管理,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

2006年11月,一场秋雨带来了真正的寒意,但并不即是秋雨真的冷漠。
卖力监测空气质量的柳州市环保局技能员惊喜地创造,这场秋雨降水PH值为最小值。
那一年降雨均值和酸雨涌现频率分别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氧化硫空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市区空气质量不断改进,2007年优秀天数达350多天,创二十年来最好水平。
柳州二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捧回来的金灿灿的“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牌匾便是最好切实其实定。

作为广西最主要的工业城市,柳州从“酸雨之都”到工业与山水并美的蝶变,生动的实践证明:工业发展与生态培植可以良性互动,工业文明也可以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蝶变,发生在“加减”之中。
加,是绿色覆盖、提质增效。
减,是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四、画卷之美

看,多像一幅油画。
一对来自比利时的情侣在柳州街头,在紫荆花下欢呼。

自然界最浪漫的粉色与“柳州蓝”交相照映,蔚为大不雅观。
柳州之春是最悦人眼目的时令。
东风春雨是柳州美的青鸟使,青鸟使先把它的美交给了栽种在市区的26万株洋紫荆。
粉色的洋紫荆早已开满了一树,树叶还没来得及长出来。

成功管理酸雨之后,柳州加快对城市的绿化和美化。
2012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培植方面首次提出“要把柳州市打造成一个像新加坡那样的鸟语花香的花园城市”二十六个字目标。

早在2010年柳州已经得到了“全国园林城市”称号,然而,那时的柳州,一眼望去只有“绿”没有花。
花园城市,或许是四季该当有五颜六色的鲜花点缀。

从2012年到2015年,柳州市园林局用了三年韶光,完成了柳州“花园城市”1.0版本的培植。
接下来三年韶光,市民们创造,柳州的景不雅观变革日月牙异,往大街上一看,往公园里一逛,一点不输新加坡那样的国际“花园城市”。
六年来,柳州的园林人是城市绿化的培植者,也是城市美化的见证者。
他们始终坚持不懈为城市园林进行绿化,既改进了柳州的人居环境,提高了柳州公民的生活品质,也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

采访中,柳州市园林局一个小年轻见告我,那年他读高中,老师支配作文,写柳州一景。
恰好是四月初,他每天高下学路上的洋紫荆第一年着花了,很自然地来一句“粉花绿叶相间”,觉得良好,多少有点诗意。
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一看却禁绝许,一边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一边将其领到一棵紫荆树下,“看看!
仔细看看!
”花期正浓,叶子还没长出,只见粉色兀自绽放,惹得他好一阵酡颜。
也由于这个小插曲,让他在高考选填志愿时报考了园林专业,毕业后又如愿进了园林局事情,参与了柳州市区的绿植设计。

而26万株洋紫荆,只是城市花化、彩化、喷鼻香化的一部分,柳州在三年间累计栽种60多个品栽种物,达560多万株,初显“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不雅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
春季的桃花、玉兰、洋紫荆、木棉,夏天的黄槐、小花紫薇、蓝花楹,秋日的俏丽异木棉、八月桂、三角梅,冬季的红花羊蹄甲、一品红……市区一年四季鲜花不断、鸟语花香。
本日的柳州,被称之为残酷文明之城。

“花园城市”的蜕变,离不开柳州市委、市政府的计策眼力和计策定力——

二○一五年:打造当代生态都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柳州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当代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照映……

二○一六年:打造绿色生态幽美环境。
履行“花园城市”2.0版培植,启动方案建绿、管理强绿、文化彰绿、科技兴绿、依法治绿、品牌升绿六大绿色工程,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二○一七年:培植绿色低碳的生态市,推进花园城市2.0版培植,培植洋紫荆主题公园……

二○一八年:稳定树立“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花园城市”2.0版培植,打造“紫荆花城”“春花秋水”品牌,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核验收。

工业是柳州的灵魂,是柳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正由于,柳州的执政者届届接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才把柳州培植成一个像新加坡那样的鸟语花香的花园城市。
负重致远,是柳州人的脊梁。
柳州人一起走来为自己冲动,也让外人肃然起敬。
“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俏丽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 持续串名誉从蓝图中走到现实,走到市民的福利当中,也是对这座工业城市环境嬗变的充分肯定。

穿梭在紫荆花下,是容不得哪怕一丝愁绪的,即便它已天生,也会很快散去。
你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心俱疲,脸是绷着的、木着的、苦着的、伪装着的,一旦来到紫荆花下、毛杜鹃前,一经沐浴了柳江的朝阳和晨雾,全都像花儿一样绽放了。
树下,一拨拨拍照发热友正选角度测光圈,他们面对着如此美妙的粉色天下满心喜悦。

柳州不仅有残酷的“春花”,还有俏丽的“秋水”。
这是柳州一边做好“花”文章,又一边做好“水”文章的完美呈现。

都说,认识一个人最好理解他的童年。
那么,认识一条江,也最好能理解它的源头。
柳江,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是黔、桂水上交通要道。
柳江干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尧梭乡里腊村落九十九个潭,流经黔东南及桂北,在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左岸注入西江,干流全长773公里。
这是一条水量充足的大河。
柳州是中、下贱的分界。
柳江干流在传统上分三段,上游在贵州省境称都柳江,入广西境称融江、柳江。
多少年来,这条大河都是按照地球自转法则,峥嵘着向下贱流去,在青山绿水之间洋洋洒酒。

2002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向市民宣告全面打响了培植“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绿满城市”“花园城市”等全民参与的综合管理攻坚战,启动了“百里柳江”市区河段综合管理项目。
十多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80多亿元,涉及沿江两岸55公里的河道整治、污水处理、危旧房拆迁、市政举动步伐完善和园林景不雅观培植。

经由管理后的柳江,犹如一条光滑圣洁的绸带跃入眼帘,从上游融江顺流而下,沿河两岸或是嶙峋奇石,或是青山环立,或是翠竹相拥,一个个奇妙独特的景点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蜿蜒弯曲的柳江在柳州城区穿行环抱,好比侗族少年头上缠绕的绸带,牢牢守护着城市的核心部位,又宛如彷佛一条碧绿的玉带缠绕龙城,将柳州城北部半岛绕成壶形。
穿城而过长达108公里的柳江河“进城清出城也清”。
这样的柳江,才是伟大而亲切的母亲河。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水为万物之源,灵性之躯,美之化身,水可净化天下,柔化民气。
2008年10月11日,F1摩托艇天下锦标赛在柳州拉开战幕,这个与奥运会、天下杯足球赛、F1赛车天下锦标赛齐名的体育赛事,为柳州带来了大量来宾,险些所有之前未曾到过柳州的人都发出“碧水蓝天”的感叹。
柳州“老市长”——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笔下“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江,而今成为我国南方主要的水上运动基地。
曾被贴上“酸雨之都”标签的柳州,正以“水上运动娱乐之都”的形象,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重新认知并迅速蜚声外洋。

身边骑着自行车的两三少年呼啸而过。
看着他们那黝黑瘦劲的腿、绷紧的弓一样平常的脊背,令我想起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你可以错过全天下的美景,却不能错过柳州的幸福骑行。
”如果以为这仅仅是柳州人“自高自大”的夸赞,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条长达30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是骑行专用道,犹如碧水蓝天下的赤色飘带,串起回龙壁、望月亭、环江村落龙眼古树群落、风雨桥等多个景不雅观节点。
每次到这亲水平台,我都会有不同感想熏染。
前面迎来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一起骑行。
中年男子非常友善,在闲聊中,我知道,他们一家是柳江边上的常客,每个周末都会安排半天,来柳江边骑自行车。
而两个孩子早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对自然山水已经产生一种亲切的留恋。
我惊异于这一家子的不大略,活在尘凡讨生存,玩在水边享清福,那种高枕而卧的幸福感,弥漫在山水之中和我的心里。

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可以征服天下。
柳州发展的根本点,落在与它相配的“绿水青山”四个字上,是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指引下,这美,也就抖擞出勃勃的生产力。
行文至此,我已得知柳州的“绿水青山”之路,可不是那么随意马虎走过来的。
这进程,在我的笔触尚未抵达的细节中,想必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和不断认识的弯曲过程。
这过程,也是一个伟大而全新时期的开始。

五、诗意之州

看这当代之城,又像原始之城,依然像她刚被创造出来之际。
在入城的西江路旁的金鸡岭上,一座高达30米的巨型花岗岩柳宗元雕像高高耸立。
我每次行车途经此地,总是远远地凝望柳候,由远而近。
仿佛看到他在迂腐的光阴里跋涉,漫长、艰辛而深邃。
公元815年夏天,柳宗元赶了长路来到这里。
他虽然是被贬放至此,但他仍是这个城的实权者。
每天,这位“老市长”,神色肃穆,身姿武断,背手眺望着这块曾经主政过的地皮,接管后人的瞻仰。
他曾写下的诗词《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描述了他刚到柳州时的所见: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读此诗,其意也只有柳州人体会得到。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在诗中描写的柳州,与当下的柳州彷佛并未隔世,彷佛柳宗元才搁笔离开不久。
他笔下的柳州大体上还保存着,不仅是城池、山峰,最主要的是,诗中的那个天下,虽然细节已然改变了许多,但文质彬彬的氛围依然可以感想熏染得到。
尤其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柳江依旧弯弯流淌,波光粼粼地映照蓝天白云。
柳江水依然清冽。
我在遥想,当年的柳侯在掩卷沉思时,接过随从沏好的茶,烹茶之水应该也取自柳江吧。
文化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文化可以改变命运及景致。
凭借柳宗元书写柳州的一首首诗词,柳州,成为神州大地上声名远播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流年似水,千年光阴在柳江流逝。
它几经风雨,几经兴废,历经世间沧桑,见证变幻风云。
一起走来,柳州人知道,般若(聪慧之意)在哪里?只要选准了一个方向,然后一条道路走下去,并且勇气百倍地走下去,就能抵达想去的“远方”。
千百年来,柳宗元这位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沉淀下来的思想总能与一拨又一拨的聪慧之人,在得当的韶光、得当的地点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从而缔造了一段又一段奇迹。
如今的柳州,终于在光阴中呈现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大美来。

美,对人而言,自然是赏心悦目的。

你瞧,柳州的三四月,像一个急急赶路见情郎的柳州姑娘,穿着刺绣的花衣,戴着闪亮的首饰,打着一把花雨伞,边走边哼唱着《八桂大歌》。
足迹踏过的山峦,山峦一片春色。
花伞遮过的绿植,绿植一片锦绣。
歌声飘过的柳江,柳江一片清明。
春天了,柳州的统统是新崭崭的,洗手不干的。
实在啊,如今的柳州时令并不明显,一年四季都是崭新的。
山是崭新的青,水是崭新的碧,树是崭新的绿,花是崭新的艳,天是崭新的蓝,阳光是崭新的金黄。
溜达街头,行车路中,那粉红的、赤色的、紫色的一簇簇花朵仿佛将你拖入画中。

也只有柳州人对这样的美感慨万千,也只有柳州人对曾经的切肤之痛感同深受。
这样的美,各方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千年的柳州行至本日,工业仍在飞速发展,但“工业气息”彷佛越来越淡。
一个以工业为主,每年生产汽车打破两百三十万辆的城市,并不是硬邦邦的、黑乎乎的、油腻腻的,她依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城市。
沿着柳江河堤行走,所见所闻,与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是诗和诗一样的文化。
柳州的文化无疑是自傲的。
这座拥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无需用当代话语来解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保重一方的文化。
在柳州,有这样一拨文人墨客,他们更热衷的是描述柳州,书写柳州。

2018年3月末,正是紫荆花争春怒放的时候,我应邀参加了一次由柳州官方组织的诗歌雅集。
活动安排在市郊一个公园内。
在公园里溜达,有了亲近春天,亲近花朵的机会。
墨客们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一首首诗歌吟诵:

《瞥见更好的自己》——瞥见花/ 瞥见更好的自己/一城紫荆开/众人为花狂/大家都在赏花/你看到了什么呢/有人身着艳服/拍摄花间倩影/有人用粉红花瓣 与心爱的人牵手“画心”/有人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花树留下发展的印记/一花一天下 ……

《打马奔向你的城池》——我还是想挽一袭春色/打马奔向你的城池/只为见告你/看/春意正浓/我送你的喷鼻香满人间/可好么……

晚春初夏的夕阳收敛了刺眼的光芒,太阳落幕前的仪式隆重而温情,余晖照耀着柳侯塑像,反射出闪闪金光,显得分外庄严瑰丽。

我想,柳州本日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已然在春花秋水中抵达。

(作者简介:廖献红,女,壮族,广西柳州市鹿寨人。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柳州市第二届签约作家,有报告文学、散文刊发于《中国纪检监察》《党风廉政教材》《广西文学》《散文选刊下半月》《三月三》等。
现供职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30349.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