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2021年一个国内三线电子制造企业的薪资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08:24

本科生底薪3800元,IT专业的本科生底薪4500元,硕士生底薪5300元,另有加班费和年终奖,住宿和食堂全免费,包括安歇日食堂也免费,办理广州户口。

2021年一个国内三线电子制造企业的薪资

2019年时,海内一个央企旗下的公司联合海内资金收购了该PCB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公司,其给2021届毕业生的薪资是:本科生底薪6000,IT专业本科生底薪7000,硕士底薪8000元,另有加班费和年终奖,住宿食堂免费,办理广州户口,公积金公司交8%,自己可以选择交8%-12%的公积金(可以减少个税),其余广州市一次性给本科生补贴2万,研究生补贴3万。
我查了下该公司员工的吐槽,最多的便是加班严重,有的部门一个月能加班40小时,强度很高,虽然加班费还是会给,加班40小时有个两三千的加班费。

这两年海内电子家当比较火爆,PCB行业中国大陆公司在和日本,台湾,韩国,美国企业竞争中不断发展,该公司发展和效益都不错,今年(2021年)估量发卖额50亿公民币旁边,我看了下给2022届毕业生的薪资比2021届又有所上涨,其"大众年夜众号宣扬的2022届校招应届生首年起薪变成了本科生年薪:12万-13万,IT专业本科生年薪:14万-15万,硕士生年薪:15万-16万,这个薪资该当是包含了加班费的结果。
该公司的校招行程包括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在南昌)等学校。
怎么说呢,名校毕业生是不会去这种三线电子制造业的,就电子行业来说(按照报酬+名气考虑,优先考虑报酬),一线电子制造业有华为,小米,海康,大疆,OPPO, VIVO,TP-LINK,复兴,遐想,大华,以及这几年报酬飙升的大量芯片设计企业等等,当然这里面有的企业报酬算不算一线我想有的人会有不同见地,由于这中间有的企业报酬和吸引力要差一点,比华为,大疆,OV之类差,但至少名气都还不错吧。

准一线的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之类的央企,我把这些公司列为准一线,是由于虽然网上吐槽报酬弗成,但实际上招聘的基本都是名校毕业生,他们比拟报酬的维度都是自己在互联网公司,金融和一线电子企业事情的同学,那报酬自然是弗成,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大佬们,毕业十年后年薪百万已经很正常了。

列为准一线企业,是由于报酬比不上一线,但招聘的毕业生质量高,查看我国理工科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报告,这些央企都是紧张去向之一,毕竟公司的名气和社会地位,办理核心城市户口的能力都不是更下层的富士康,比亚迪之类的二线电子制造业企业能比的。

下图是北航2019届毕业生的事情单位去向

下图是哈工大的2019届毕业生去向。

其余还有一点很主要,这些公司的后劲是可以的,我意思是到35岁,45岁,55岁,身体越来越弗成,上有老下有小,须要事情高度稳定,但升迁当领导无望,续签焦虑不断上升的时候,就会越来加倍现这些大国重器央企的好了,其余便是从事这些大国重器事情,从事尖端科技工程所带来的义务感和造诣感,某种意义上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点非常主要,尤其是人在三四十岁办理了买房,结婚这些世俗的问题之后,对付事情的造诣感的追求会更上一个层次。

这个时候这些准一线的吸引力乃至可以跃升到一线了。

比方说,如果现在航天科技集团放开招聘35岁,40岁以上的资深工程师,从事嫦娥,空间站,载人航天,登月,探火,行星探测之类的前沿项目,年薪30-60万,有体例,可以一贯干到60岁,65岁退休,我疑惑简历会被上面的一线电子制造业的大龄工程师们投爆的。

实际上近几年以航天部门为例,由于开放了民营成本的进入,一些民营航天企业开始崛起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航天家当的薪资上涨,例如我之前文章里面提到的长光卫星公司,还有一些民营火箭企业,由于有成本的加持,开出的薪资每每比系统编制内的国企更高以吸引人才。

二线电子制造业有富士康,比亚迪,传音,立讯精密,京东方,华星光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虹,闻泰科技,华勤,伯恩,舜宇,大族激光,长电科技等等,报酬先不评论,毕竟参差不齐,由于做的东西利润率不同,有的企业报酬实在也不好,但我把他们都列成二线电子制造业,是由于他们至少在业界名气还是有的,都是本领域做的不错的。

三线电子制造业便是类似本文提到的PCB企业了,这种企业一样平常人根本没听说过,年营收几十个亿,有的上百亿公民币,名校毕业生一样平常不会去这些企业,但是随着国家整体的发展,个中也有不少之前报酬很差,但在逐渐变好,发展前景还不错的企业。
这也给了非名校的毕业生很多机会。
至少我以为,对付非名校毕业生来说,这种国企背景,住宿食堂免费,公司效益也不错,薪资在不断上调的三线电子制造业企业是一个还可以的选择了。
末了,我再说两个不雅观点,

第一个叫做看“整体的选择”,什么意思呢,我上面提到这么多企业,不管搜索哪家企业,网上都会有一大堆毕业生和员工吐槽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
那怎么辨别呢?大略的说,便是不要看某个个人的选择,而要看整体的选择。
如果一家企业再怎么被吐槽,例如报酬低,同事只知道推活,领导啥也不懂,加班多,事情内容毫无意义,HR承诺的东西不到位之类,但实际上便是一堆水平还不错的人往里面挤,口试简历每天挤爆,那解释其便是代价高,这个代价可能是来自报酬,所在地,户口,事情稳定性,公司名气,或者说适宜作为一个跳板往更高的平台跳等等,一定在个中某些方面还可以。

第二个是家当升级的过程是痛楚的,PCB这个行业,一贯都这天本,台湾地区的企业把持的,是支撑他们人均两万多美元,四万美元的主要家当。

就以本文的PCB企业为例子,我为什么不提名字,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底薪才3800元,纵然包吃住,还可以挣加班费,也还是很低了,但是到2021届底薪就上涨到6000元了,到2022届的起薪又连续上涨了,增长还是可以的。

但如果这样的家当升级和薪资上涨持续下去,无疑是对员工有利的,总比五年前毕业生只拿3800元的底薪好,类似这样的家当薪资随着行业的发展涨上去,也可以给大量没有考入名校的学生不错的事情机会和选择。

我想这便是发展的意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34319.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