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20:26
图/Flickr
文 | 《财经》特约撰稿人 方硕
编辑 | 余乐
“叮铃铃”,李林的手机传来微信的提示音。这是一条来自他的印度客户的信息,他们想要取消之前的订单。自疫情发生以来,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收到取消订单的关照。
李林的公司紧张业务是内窥镜摄像系统的研发。公司员工不多,年收入不敷千万元。
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这样规模的工厂成千上万。然而,在各种“黑天鹅”事宜不断的2020年,李林的小厂和华为这样的巨子一样,都在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尝尽了苦辣酸甜。
新冠肺炎疫情、中印冲突、中美科技战……这些外部环境寻衅和宏不雅观经济层面的困难,李林的小厂一样也没逃得过。短短六个月里,他失落去了自己最大的市场,核心原材料面临断供的风险,拓展海内新市场也频频受阻。
疫情正盛之时,海内工厂面临着复工难、开工难的困境。“有单接、没人做”成了四月之前工厂的常态。当海内疫情得到掌握之后,国外又成了疫情的“重灾区”。有人做了,订单又没了。
本以为国内外疫情得到掌握之后统统将会逐渐回归常态。可中印、中美之间繁芜的大国博弈又给外贸人带来了新一波的不愿定性。
李林公司70%的业务都是在印度。中印贸易摩擦升级在印度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国商品的浪潮。封禁微信、延迟清关、提高贸易壁垒等印度政府采纳的方法都让李林不得不放弃这个市场。
上游原材料的供应也成了问题。李林公司产品中的一款核心芯片来自华为海思。美国制裁华为,禁止台积电为华为加工芯片,影响了华为海思芯片的供应。依赖海思芯片生产的公司面临着芯片即将断供的风险。
面对外部环境恶化,李林决定开拓海内市场。但医疗东西获取在海内市场准入的资质并不随意马虎。所幸,面对前方困难重重,他相信只要“有事做”便是好的。
消逝的印度市场
“我们生产软件、硬件、干系电路板。客户须要什么,我们就能做什么”,李林说。公司的研发车间里摆了好几台测试仪器,以及大大小小的贴满元器件的电路板。正在测试的电路板摆满了四个铁架,闪着星星点点的光。
内窥镜泛指从人体体外经由自然腔道或者人为形成的管道进入人体体内进行检讨或者手术的医疗东西,例如胃镜、腹腔镜等。就像是拿着一个带有小小的摄像机的管子通过人体的“孔”伸进体内来不雅观察身体内部。这么做的好处是能以最少的侵害达到不雅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目的。
李林的公司紧张研发和出口内窥镜机器和电路板到印度、非洲等外洋国家。许多做医疗东西的公司在疫情期间依托深圳的出口上风赚得盆满钵满。海关数据显示,从一月到八月,深圳出口商品中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近5倍,医疗仪器及东西增长近50%。但和疫情干系性不那么高的医疗东西企业并没有走上“发财路”。
自疫情以来,交期的不愿定、国外客户的大规模撤单、繁芜的国际关系让李林公司所面临的处境逐渐恶化。
除了李林,在海内做乳腺癌筛查仪器的刘涛也表示,在疫情期间,医院的非必要筛查与手术都被延迟,公司业务处于完备结束的状态。
今年2月,李林面临的是“有单接、没工人”的困境。客户一贯不才订单,但他须要一个一个谢绝掉。许多湖北的工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被隔离在湖北省。工厂复工难,产品无法按时完成生产,之前的订单也须要延长交货期。
当海内的疫情得到掌握开始复工复产之后,印度又成了疫情的重灾区。
最初决定发卖产品到印度市场是一个特殊讨巧的选择,个中一个缘故原由是印度的医疗东西市场足够大、足够新。
中国目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中国出口印度代价683.65 亿美元的货品,占印度总入口额的14.13%,比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多了将近一倍的出口额。
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东西市场,印度具有巨大的规模和潜力。根据BMI Research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印度医疗东西市场规模约38亿美元,估量在2021年整体医疗东西市场规模可达57亿美元。
由于印度的政策制度、税收构造、采购模式等缘故原由,印度75%的医疗东西依赖入口。
李林捉住了这个商机并积极扩展印度市场。自从2017年以来,公司营收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
但三月印度开始履行长达21天的“封城”方法,而后多次延长。印度封城,企业和工厂就无法开工,有些银行和国际物流也停息了做事。从三月开始,李林的客户开始了撤单或者关照延期交货。
从三月到五月李林都没有收到订单,没有订单就无事可做,就没有收益。深圳政府及时地免了他几个月的租金。纵然是这样,企业生存也非常困难。直到6月印度“解封”之后情形才开始有了好转。
好景不长,刚刚熬过疫情,中印关系的风波又给李林企业一记重击。印度海内涌现了抵制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的浪潮,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中印间的贸易活动。
6月29日,印度电子信息部宣告禁止微信在印度利用。这一禁令打了许多在中印之间做生意的贸易商一个措手不及。以前在李林手机通讯列表里的印度客户一夜间就都联系不上了。微信被封之后,靠微信沟通的买卖人被迫探求其他沟通渠道,例如电话和电子邮件。“我打个电话,好几百块没有了,本钱太高了”,他说。沟通效率低,本钱高,这对出口印度的外贸人来说影响不小。
Kumar,一位来回义乌和印度的贸易商在接管志象网采访的时候表示,他有大概50个客户因微信禁用和中国供应商“失落联”。虽然可以利用电话和邮件沟通,但是微信的翻译做事让这个软件变得不可替代。
“有的供应商不会讲英语,用微信可以翻译,但用邮件或者其他办法就很未便利。” Kumar说道,“若微信封禁情形持续下去,我们恐怕不得不放弃中国,去别的地方找新的供应商”。
除了沟通不顺畅之外,物流又成了个大难题。无论是直接出口产品到印度还是从第三国中转,李林的货都无法送到印度客户的手中。
印度政府加大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限定中国电力设备入口印度、同时延迟来自中国货色的清关、操持提高入口壁垒,防止中国产品从第三国入口。这些方法也给外贸企业很大的打击。
就在印度发起抵制中国商品运动的两个星期之后,印度钦奈港停滞对来自中国货色的清关事情,对来自中国货色从随机检讨升级为100%检讨。虽然官方尚未发布任何命令,但入口商已经接到关照,中国商品若未经查验不可离港。
钦奈港是印度第二大繁忙的集装箱枢纽,紧张承载大宗工业货色、电讯部件、汽车等商品。许多中国商品都是通过钦奈港清关之后进入印度市场。
在“福步外贸论坛”上,许多外贸人都在发帖表示,现在印度海关发证难、清关难。跟帖也大多是悲观之声。
专做外贸做事平台的邦阅网在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也提醒中方出口职员:未发货的暂时先不要发货,已经发货了的把稳密切关注海关信息。
李林在两国摩擦升级之前已经将末了一批货色交给了在印度的经销商。但未来印度这个市场的不愿定性提高了出口货色到印度的风险,李林不得不放弃这个市场。
芯片“卡脖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林的市场涌现了问题,原材料也面临着断供的风险。
今年五月,美国工业部和安全部宣告新规,哀求利用了美国的技能或者设计的半导体芯片出口给华为时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容许证,矛头直接指向台积电代工厂。断供涉及华为及其旗下的附属公司,包括华为海思。
李林用的是一款具有AI算力的高端芯片。这款芯片是为数不多受到了美国制裁影响的安防芯片之一,工艺哀求较高,海内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也只是在试产阶段。
李林用在他公司内窥镜系统上的这款芯片紧张用于安防摄像系统的视频解码部分,但也可用于内窥镜等医疗东西。
有业内人士称,美国限定台积电供货给华为将影响芯片市场的上游供应,未来海思芯片的产能必将下滑。市场对海思芯片即将供不应求的惶恐直接反响在了芯片的价格上。从今年八月到玄月,这款芯片的价格涨了很多。
台积电断供芯片影响的不单单是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及电子企业,像李林公司这样的中小型医疗东西公司也受到了波及。
每每提到芯片,李林“受制于人”的体会就特殊深。他公司的产品中,和光学干系的高端芯片、三晶片、核心视频芯片都是来自美国、韩国和日本。海思芯片的制作用的则是美国的技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能,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他说。
“海思快断供了。我们囤了差不多两年的用量”。李林嗅到芯片即将断供的危急之后就开始囤货,目前还不至于影响公司的生产。
受到海思断供影响的除了李林之外,做安防摄像系统的中小企业,特殊是没有囤货能力的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也颇深。
“如果我们再拿不到海思的货,公司运营会面临瘫痪,这个月至少亏损600万,当然,遭殃的绝对不止我们一家”。一位在安防芯片公司的业内人士向AI掘金志表示。
有剖析人士称,海内的企业,包括北京君正、星辰科技等公司可以供应替代芯片,不用一贯追着海思跑。但李林认为,从性价比和质量来看,国产芯片还是没有办法替代海思。
但高价买入芯片势必会增加生产本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将打个折扣。若未来海思彻底断供之后无法找到得当的替代品,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出口转内销并不随意马虎
外部情形恶化之后,做出口的企业老板们都纷纭开始考试测验出口转内销。但探求替代的市场就像探求替代的芯片一样困难。
一些鲜少涉及海内市场的外贸老板也趁着这次疫情和出口受限的契机开始拓展海内市场。但在医疗东西这样管控严格的行业,海内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做。
深圳大学从事营商环境研究的博士后杨海波向《21世纪经济宣布》先容,他在调研中理解到,有的企业在出口转内销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短期内市场容量固定,海内发卖渠道尚未建立,产品与海内市场的需求匹配度不高档。
李林在决定将自己的出口买卖转向海内市场时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
首先,在海内获取医疗东西的发卖资质并不随意马虎。
在过去,李林瞄准印度市场的另一个情由是,印度医疗东西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更方向于追求性价比高的产品。对产品价格敏感度高,对产品性能哀求相对较低。
李林的上风在于他能够出口经济实惠的低端内窥镜。
内窥镜技能壁垒极高,环球范围内90%的市场都由日本奥林巴斯、宾得、富士等企业瓜分。国产内窥镜由于研发与技能积累比较日本、欧美国家的企业掉队不少,在环球范围内仅占5%的市场。日本已经能够生产出高清的内窥镜,而海内企业大多都只能生产出标清的内窥镜。
当印度这个市场不复存在之后,李林考虑将重心放回到海内的市场。获取市场准入是李林要面对的第一道坎。
内窥镜属于二类医疗东西,获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证(CFDA)均匀耗时为一年半到两年韶光。一位已经完成了CFDA认证的医疗东西公司的卖力人表示,他们花费了近一年半的韶光获取CFDA认证。光请咨询公司助其申请都花费了近百万。
“在医疗行业做研发,搞认证,耗时长、本钱高、回本韶光长、风险高、融资难。很随意马虎吃力不谄媚。但要想在海内发卖,这张证又绕不开。”李林提到CFDA认证就叫苦不迭。
就算已经取得了CFDA认证,在海内市场推广国产产品也并不随意马虎。国外入口产品已经在海内市场“独霸”多年,以是从业职员也都习气性想要连续利用来自熟习厂商的产品。改换新的产品对付从业职员来说韶光本钱、上手本钱都会比较高。做乳腺癌筛查机器的刘涛已经拿到CFDA认证,但他在医院推自己的机器也非常困难。
其次,由于海内拥有内窥镜高清技能的厂家不多。市场上多是产能过剩、同质化高的低端内窥镜。少了外贸信息差的上风,在海内发卖低端内窥镜只能靠打价格战,利润微薄。
“如果我卖的东西别人也能卖,那为什么要找我呢?市场还是很残酷的”。李林的公司正在加紧研发新产品,寻求技能转型。“只有拥有自己核心的技能,在市场上才有话语权,”他说。
李林之前和朋友拆开过日本入口的内窥镜,“国外已经能做到3个传感器了,我们还只能做1个,这个便是差距”。3个传感器意味着内窥镜上的摄像性能拍出更加清晰、色彩更好、更立体的图像。
虽然直接购买国外的产品和技能,本钱和风险都会低很多,但李林还是坚持想要自主研发。“大家的生存压力那么大,小孩的教诲、买房、医疗都要钱,但如果只是一贯买国外的技能回来而不自己做,就不会有进步,就会一贯受制于人,”他说。
受疫情影响,市场推广和发卖的受限也是医疗、医药企业的一大痛点。德勤咨询在2月份揭橥的一份关于医药企业的调研报告中表示,近期无法对医护职员进行拜访、市场推广活动的延后或取消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而且医疗做事供应者对与疫情干系性不大的产品兴趣不大。线上和线下彷佛都很难推进发卖。
刘涛和一位从事医疗东西发卖的经理也都表示,因疫情期间无法进入医院进行推广,发卖成了一个大难题。
海内医疗东西行业展会的延后或取消对李林推广公司新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际交通的不便利及国外疫情的不乐不雅观让国外推广也变得十分困难。“做医疗设备的要让客户看到和试用全体设备,他们都没办法试用怎么会想要下单呢”?
现在,李林正在加紧开始申请CFDA的认证,并一直地在全国各地跑各种医疗东西的展会,推销自己的产品。他相信只要“有事做”,便是好的。
(应受访者哀求,李林、刘涛为化名)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38308.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