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家长防骗指南:给孩子手机可以给密码弗成!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5:53:08

平时会玩你的手机吗?

家长防骗指南:给孩子手机可以给密码弗成!

玩qq、微信、电竞游戏吗?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

那以下内容您一定要看

稍有不慎不仅孩子被骗

家长也会成为电诈“工具人”

别手机一给

就啥也不管了

最近就有不少孩子中招

学生小张(化名)在玩“蛋仔派对”游戏时收到一条陌生信息,对方自称可以赠予给她罕有皮肤。
小张信以为真,于是按照对方勾引扫码转账20元,之后对方发来“冻结证明”表示小张是未成年人,其游戏账号已被限定,须要开视频合营解除,并哀求小张打开手机支付宝界面向对方供应的账户转账以此来验证付款码。
之后小张的父亲无意查看账单时创造有数条消费信息,便讯问小张,这才创造女儿被骗,共计丢失两万元。

学生小赵(化名)在某短视频平台收到陌生人发来的信息,称回答明星问题就能免费领取礼品。
对方让小赵添加QQ并按哀求填写个人信息,填写完后对方以其是未成年人需遵守未成年干系法律法规为由,哀求其拿家长的手机进行操作,并打开摄像头,先是让小赵将微信里的钱提到银行卡,后通过支付宝绑定其父亲的银行卡,收到验证码后卡里的钱就快捷支付出去了,终极小赵被骗万元。

学生小李(化名)在家玩母亲的手机时,谈天框弹出添加好友信息,添加后小李创造对方是“警察”,“警察”见告小李其涉嫌犯罪,要解除嫌疑的话就要按照对方哀求转账至“安全账户”,若不照做,立马逮捕”。
之后,小李用母亲的手机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
不久,小李母亲收到银行账户资金转出短信,经讯问,小李母亲才得知女儿被骗。

案例中的每一位家长

辛辛劳苦攒的血汗钱

就这样被孩子“消费”了

此刻

您的孩子有没有在玩手机?

要时候提醒孩子

在合理利用手机学习、娱乐的同时

要格外当心各种诱骗

家长要扼守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

不要将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和

支付密码等主要信息见告孩子

防止其利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若是孩子有非常举动

如背着家长偷偷操作手机、

躲到房里很永劫光等

均需警觉!

1、家长要定期检讨孩子利用的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检讨孩子的上网情形和设备上软件安装情形。
除一些必要的学习软件外,要只管即便少装游戏、社交、视频等软件。

2、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诲。
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理、不点,不要理会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梦想小便宜。
对付任何情由的转账、汇款哀求,武断不听、不信。

3、更须要强调的是,生活中家长要教诲孩子多与大人沟通互换,碰着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要第一韶光见告老师、家长,并及时报案。

来源:常熟公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45332.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