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景致不雅观量关中八大年夜县志之首:康海《武功县志·下》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27:59

《史记》: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为帝喾元妃。
姜嫄出祀郊禖,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

景致不雅观量关中八大年夜县志之首:康海《武功县志·下》

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以为不祥。
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姜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以初欲弃之,因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
相地之宜谷者,稼穑焉。
民皆法则之。
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
帝尧曰:弃,庶民阻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别姓姬氏。
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
《巩昌府志》“凡例”云:“康太史志武功,海内推焉。
后稷贤人;唐祖、太宗帝王,俱收之人物,不另标题,或疑亵。
”太史曰:“太华高,群山倚重,奚亵哉,此名言钜识也。

唐高祖神尧天子姓李氏,讳渊,字叔德。
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嵩七代孙。
自暠五世,有名天赐者,为魏幢主。
生虎,有功于周,与李弼等八人皆拜柱国,号八柱国。
周受魏禅,追赠唐国公。
虎生昞,昞生高祖。
隋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
大业中,为岐州刺史,治于武功而家焉,所谓庆善宫也,太宗实生于此。
大业十三年(617),高祖为太原留守,时炀帝南游,盗贼蜂起。
太宗知隋必亡,阴结豪杰举大事。
惧帝不从,因与裴寂选晋阳宫人私事帝,(事后)乃告之。
五月,以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与突厥连和,遂起兵而有天下。
在位九年,传之太宗。

太宗天子讳世民,高祖次子。
母曰太穆后窦氏。
开皇十八年(598)戊午十仲春(599年1月)乙卯,生帝于武功宅,有二龙之瑞。
方四岁,有诗人谒高祖,曰:“公在相法,朱紫也,必有贵子。
”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
”诗人去,高祖惧其语泄,使追杀之,不知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大业中,突厥围炀帝于雁门。
帝年十六,应募往救,遂隶将军云定兴部下。
设疑示虏,虏遂引去。
后高祖起兵徇西河,斩其郡高德儒。
至霍邑,会天久雨,高祖欲还兵。
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
今守一城,是为贼耳。
”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
高祖惊召问之。
曰:“还则众散于前,敌乘于后,去世亡须臾,以是悲耳。
”高祖寤曰:“发难者汝也,成败惟汝。
”遂进兵克长安,定四方。
累迁中书令。
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
及取天下,太宗功益高,高祖屡许以为太子。
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日谋害太宗。
(武德)九年(626)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
高祖闻之大惊,遂以太宗为皇太子。
八月甲子,即天子位。
帝聪明英武,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自古功德兼隆,汉以来未之有也。

史传周富辰,襄王大夫也。
襄王十三年(前639),郑人伐滑。
王使伯服游孙如郑请滑,郑人不听王命,而执二子。
王怒,将以狄伐郑。
富辰谏曰:“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子颓,庄王子。
厘王弟,惠王之叔父也。
有宠作乱,惠王奔温,颓为王,郑与虢君伐杀颓,复入惠王。

今以小怨弃之,王不听。
十五年(前637),王降狄师以伐郑,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
辰又谏王,王弗听。
后大叔襄王弟,叔带。
通于狄后,王绌狄后,狄人来,诛杀谭伯。
富辰曰:“吾数谏王不从,如是不出,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去世之。

汉苏建,其上世因封居故苏城。
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后徙武功杜陵,故建或称为杜陵人。
《汉书》:苏建,杜陵人;《唐书宰相世系表》:苏忿生,徙武功杜陵;建徙扶风平陵。
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平陵侯。
以将军筑朔方,后以卫尉为遊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
后数岁,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落军。
《史记》: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匈奴诱之,遂将别的骑八百降单于,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归。
当斩,赎为庶人。
后为代郡太守,卒于官。
有三子:嘉,奉车都尉;贤,骑都尉;中子武,自有传。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匈奴,数通使相窥,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
及匈奴使来汉,亦留之。
天汉元年(前100),且鞮侯单于犁湖单于之弟。
单于(chn蝉):匈奴最高首领之称号。
初立,恐汉袭之,乃尽归汉使。
武帝嘉其意,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亦送匈奴使归。
因厚赂答单于,单于见汉币益骄。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昆邪王姊子。
与虞常行刺汉将人卫律,而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或告单于,单于使卫律论虞常。
常引武副张胜知谋,单于怒,欲杀汉使,既以其臣左伊秩訾之言欲降之,召武受辞。
武谓已属吏等曰:“屈节辱命,虽生,何面孔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之,气绝半日后息。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张胜。
武益愈,律论斩虞常。
已曰:“汉使张胜,行刺单于近臣,当去世!
降者赦!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又因欲降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支属,何谓相坐?”律复举剑拟之,武卒不动。
律更曲为说武,武骂绝之。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益欲降武,置武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zhn音占)毛并咽之,数日不去世。
匈奴以为神,乃徙北海上牧羝。
曰:“羝乳乃归。
”别武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至是,廪食不至,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李陵降后,单于又使陵往,说武海上。
为武置酒张乐,谓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来说足下,客气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足下?兄弟皆坐事自尽,太夫人已不幸,妇亦更嫁矣,独占女弟二人,一男两女,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自苦如此?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人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国安危不可知,子卿复谁为乎?”武曰:“武父子皆为陛下所造诣,尝欲粉身碎骨奋不顾身,今得杀身自效,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去世,无所恨,愿勿复言。
”陵感武至诚,有悲心焉。
昭帝登基,遣使求武。
阳言天子射上林,得雁足系帛,知武所在。
单于惊,始还武及常惠等九人。
始元六年(前81)春,武至京师,拜典属国。
秩中二千石,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明年,子元坐法去世。
宣帝时,别子通国为郎。
先是武因元免官,宣帝之立,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寻以张安世荐,复为右曹典属国。
又以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祭酒,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赐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八十余卒。
甘露三年(前51),单于入朝,宣帝明著复兴辅佐,以武与霍光等凡十一人,图画于麒麟阁,以表扬之。

赵禹,班史《酷吏传》:禹,邰人。
以佐史补中都官。
用廉为令史,事太尉周亚夫。
亚夫为丞相,禹为丞相史,府中皆称其廉平。
武帝时,禹以积劳迁为御史,帝以为能,迁至中大夫,与张汤论定律令。
禹为人廉倨,为史以来,舍无食客。
公卿相造请,禹终弗成报谢。
务在绝知友来宾之请,伶仃行一意而已。
尝中废,已为廷尉。
始条侯,以禹贼深。
及禹为少府比九卿,为酷急。
至晚节吏务为严厉,而禹治加缓,名为平。
王温舒等后起,治峻禹。
禹以老徙为燕相,数岁,悖乱,有罪免归。
后十余年,以寿卒于家。

后汉苏竟,字伯况。
《史记》:竞。
扶风平陵人。
平帝时,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
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
王莽时,与刘歆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
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
光武登基,就拜代郡太守。
寻拜侍中,以病免。
初邓仲况拥兵据南阳阴县为寇,而刘歆兄子龚龚,字孟公,善议论。
为谋主,竟时在南阳,以书晓之,于是仲况、龚降,竟终不伐其功。
潜乐道术,作《记诲篇》及文章传于世。
年七十,卒于家。

苏纯,字桓公,建六世孙也。
有高名。
性强切而持毁誉,士友咸惮之。
至私相谓曰:“见苏桓公,患其教责人;不见,又思之。
三辅号为大人。
永平中,为奉车都尉。
出击北匈奴车师有功,封中陵乡侯。
官至南阳太守。

李育,范史:育,扶风漆人。
字元春。
少习《公羊春秋》,沉思专精,博览书传,有名太学,深为同郡班固所重。
固奏记荐育于骠骑将军、东平王苍,光武子。
由是京师贵戚争往交之。
州郡请召育,到辄辞病去。
尝避地教授徒弟数百,颇阅读古学。
尝读左氏传,虽乐其文采,然谓不得贤人深意。
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据理体。
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
章帝建初元年(76),卫尉马廖举育方正,为议郎。
后拜博士。
四年,诏与诸儒论五经于白虎不雅观。
育以《公羊》义难贾逵,来回皆有理证,称为通儒。
再迁尚书令。
及马氏废,马廖子豫,为步兵校尉,坐投书怨谤,免廖归国。
育坐为所举,免归。
岁余复征,再迁侍中。
卒于官。

苏章,范史:章,扶风平陵人。
八世祖建。
字孺文,纯子也。
少博学,能属文。
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
数陈得失落,其言甚直。
出为武原令,值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
顺帝时,迁冀州刺史。
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赃。
乃请太守,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
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二天。
”章曰:“今夕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嫡冀州刺史案事者,国法也。
”遂举正其罪,州境望风畏肃。
改并州刺史,以摧折权豪忤旨坐免。
隐身乡里,不交当世。
后征为河南尹,不赴。
卒于家。

苏谦,章兄孙也。
初为郡督邮。
时魏郡李暠为美阳令,与中常侍贝瑗交通,贪暴为民患。
前后监司畏其势援,莫敢发问。
及谦至部,案得其脏,论输左校。
谦累迁至金城太守,去郡归乡里。
后私至洛阳,暠为司隶校尉,为暠所害。
《汉法》:免罢守令,非召征,不得到京师。
暠收谦诘掠,去世狱中,暠又刑其尸。

苏不韦,字公先,谦子也。
年十八,征诣公车。
会谦见杀,载其丧归,瘗而不葬。
仰天叹曰:“伍子胥何人也!”乃藏母于武都山中,变姓名,募剑客刺暠不克,又潜凿地旁达暠寝杀暠詹。
值暠在厕,止杀其妾及其子,留书而去。
更以其(暠)父首祭谦。
不韦昼夜飞驰,径到魏郡,掘暠父阜冢,断取阜头,以祭父墓。
暠因愤恚去世,不韦始改葬行丧,后不韦竟以暠客陷去世。
武威段颎与暠素善。
颎为司隶,乃追咎不韦前报暠事,使从事张贤就家收执,并其一门六十余人,尽诛灭之。

魏苏则,字文师,汉平陵侯后也。
少以学行闻。
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
起身为酒泉太守。
转安定、武都,所在有威名。
太祖征张鲁过郡,悦之,使为军导。
鲁破,徙金城太守。
太祖崩,则西平麴演。
《魏志》:西平麴演叛,则勒兵讨之,非谓则平演也。
文帝以其功,加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演复旁为乱,则悉平之,进封都亭侯。
邑三百户,征拜侍中。
董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下之。
曰:“吾膝非佞人枕也。
”初,则及临菑侯植,闻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不闻则也。
问曰:“吾受禅而有哭者何也?”则须髯悉张,方正论极对。
傅巽掐曰:“不谓卿也。
”于是乃止。
文帝以前敦煌献径寸大珠,复欲求市。
则对曰:“陛下化治中国,既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敷贵也。
”帝缄默。
后从帝猎,槎桎拔失落鹿。
帝怒,收督吏,将斩之。
则稽首曰:“陛下欲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杀群吏,臣敢以去世请。
”帝曰:“卿直臣也!
”遂赦之,然以此见惮。
黄初四年(223),左迁东平相。
未至,道病薨。
谥刚侯。

晋苏愉,字休豫。
魏侍中则弟二子也。
兄恬,袭侍中爵,为都亭侯。
恬去世无子,愉更袭封都亭侯。
晋受魏禅,以为太常卿。
迁光禄大夫。
至尚书,卒。
山涛缘由,称愉忠笃有智意。
子绍,字世嗣,为吴王师。
绍弟慎,左卫将军。

后魏苏稚,字天祐,魏侍中则之后。
位至中书侍郎、玉门郡守。

苏祐,稚子也。
官至泰山郡守。

苏协,亦稚子。
为武功郡守。

苏亮,字景顺,祐子也。
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
与弟湛、让及从弟绰,皆著名西土。
初举秀才,齐王萧宝夤萧宝夤,齐明帝鸾第六子,东昏侯宝卷母弟也。
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
引为参军,宝夤败,孝武西迁,孝武(元)脩西奔,都于长安,是为西魏。
迁吏部郎中。
文帝大统二年(536),拜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
宜都王为秦州刺史,文帝以亮为司马。
谓亮曰:“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直以朕爱子出藩,故以心腹相委耳。
”赐以御马。
八年,封临泾县子。
除中书监,领著作,修国史。
亮有机变,善谈笑。
周文帝泰,姓宇文氏。
为丞相,甚重之。
有所筹议,率吻合其旨。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荐达后进,如恐弗及,故当世敬慕焉。
历秘书监、大行台尚书。
出为岐州牧。
十年,征拜侍中,卒。
所著文都数十篇,行于世。
子师嗣,起身黄门侍郎。
《北史》,亮少与从弟绰俱有名,世称二苏。
亮过河内常景,景谓人曰: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将此人乎?

苏湛,字景隽,少有志行,颇涉群书。
年二十余,举秀才,除奉朝请领侍御史,加员外散骑侍郎。
萧宝夤讨关西,以为行台郎中。
萧宝夤反,令姜俭俭,天水人,湛从母弟。
报湛。
湛举声大哭,俭止之。
湛曰:“百口居家,即时屠灭,云何不哭?王以穷鸟依人,朝廷假王羽翼,荣宠至此,今国步多虞,不能竭忠报德,乃欲乘人间隙,以羸败之兵,守关问鼎,破亡之期,不旋踵矣。
湛不能以积世忠贞之基为王族灭也,愿乞骸骨回籍里。
”宝夤知湛不为己用,于是听还武功。
宝夤败,《魏书》:潇衍既克建业,将害宝夤,宝夤穿墙夜出,至寿春之东城,主杜元伦、任城王澄迎之,时年十六。
至京师,世宗礼之甚重。
孝昌三年(527)反。
永安三年(530)赐去世。
庄帝征湛,拜尚书郎。
谓之曰:“闻卿答萧宝夤甚有美辞。
”湛顿首谢曰:“臣与宝夤周旋契阔,言得尽心,而不能令其守节,臣之罪也。
”庄帝大悦,加散骑侍郎,寻迁尚书。
《本传》云:拜散骑都尉,仍领郎,迁中书侍郎。
孝武初,以疾卒于家。
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苏让,字景恕。
幼聪敏好学,初为本州主簿,稍迁别驾。
累武都郡守、镇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周文帝为丞相,引为府属,甚见亲待。
出为卫将军、南汾州刺史,有善政。
卒于官。
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泾州刺史。
《北史》云:让,颇有人伦鉴。

后周苏绰,《北史》:绰,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
字令绰,后魏武功郡守协子也。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帝为魏丞相,饯于都门外,谓曰:“愿言君家子弟可任用者。
”让因举绰。
召为行台郎中。
凡台中公函,皆绰与条式,《周书》: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台中称能焉。
仆射周惠达与文帝论事,乃绰所量定。
文帝异之曰:“孰与为此议者?”惠达曰:“郎中绰也。
”后周文帝与公卿不雅观鱼昆明池,问故仓地。
得绰对,愈益敬礼。
乃更泛论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故。
并马缓步,及池不渔而返。
询访政道,夜以达曙。
整衣而坐,不觉其膝之前也。
既贺年夜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魏孝文大统十一年(545),授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监司农卿。
文帝欲革易时政,务行强国富民之道,故绰益尽智能。
牧守令长,非通绰六条一、先修心;二、敦教养;三、尽地利;四、擢贤良;五、恤狱讼;六、均赋役。
及计账,不得居官。
文帝厌文章浮华,因魏帝祭庙,群臣毕至,乃命绰为大诰,奏行之。
其文与六条俱见本传。
绰性俭素,不事家当,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文帝亦推心委任。
十二年,卒于位,年四十九也。
子威嗣。

苏椿,字令钦,绰弟也。
性廉慎,沉勇有决议确定。
魏正光中,关右贼乱,椿应募讨之,受荡寇将军。
以功累迁中散大夫,赐爵美阳子。
大统初,拜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除都督,行弘农郡事。
椿当官强济,特为文帝所知。
十四年,置党州乡师,自非乡望允当众心,不得预焉,乃令驿追椿领兵。
其年,破盘头氏有功,除散骑常侍,加大都督。
十六年,征随郡、军还,除武功郡守。
既为本邑,以清俭自居,小大之政,必效忠恕。
进爵为侯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卒,子植嗣。
   

隋苏威,字无畏,魏度支尚书绰子也。
袭封美阳县公,仕郡功曹。
周革命,宇文护以其女新兴公主妻焉。
初,威恶护专权,乃逃入山中。
未几,遣使持节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狄道县公。
宣帝嗣位,就拜开府。
高祖隋文帝杨坚。
为丞相,高颎一名敏,字昭元,渤海蓚人。
屡言其贤,召人卧内,与语大悦。
高祖受禅,征拜太子少保,追赠其父为邳国公,以威袭焉。
寻兼纳言、民部尚书。
多谠言直论,语在本传。
炀帝立,加威上大将军。
《本传》:文帝九年,拜尚书右仆射。
以本官领右武卫大将军,赐爵房陵侯,寻进封房公。
杨玄感反,炀帝曰:“此儿聪明,将不为患耶。
”威讽之曰:“所谓聪明者,识是非、审成败也。
玄感粗,何谓聪明,直恐乱自此阶耳。
”与宇文述代郡武川人,父盛仕周,位上柱国。
对盗贼事,威曰:“往但据长白山,今近在荥阳、泗水耳。
”复问伐辽东,威请赦群盗,遣讨高丽。
上益怒。
值御史大夫裴蕴希旨劾威,诏威革职。
寻从幸江都,帝欲复用威,蕴等奏威昏耄,乃止。
宇文化及既弑炀帝,以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化及败,归李密。
密败,归东都。
越王侗以为上柱国邳公。
王世充僭号,署太师。
太宗平王世充,威请谒见,称老病不能拜起。
太宗遣人数威曰:“公隋室宰辅,政乱不能匡救,遂令品物涂炭,君弑国亡,见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无劳相见也。
”寻归长安,请见高祖,又不许。
卒于家,年八十二岁。

苏夔,字伯尼,威子也。
《北史》:夔博览群书,尤以钟律自命。
初名哲,字知人,父威,由是改之。
起身为太子通事。
舍人杨素奇之。
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后与郑译、何妥议乐弗成,著《乐志》十五篇以自见。
仁寿三年(601),诏天下举达礼乐源者,晋王昭为雍州牧,举夔,与诸州所学五十余人谒帝。
帝指夔谓侍臣曰:“惟此一人称所举。
”于是拜晋王友。
炀帝嗣位,历太子洗马、鸿胪少卿。
关中盗起,诏夔巡关中。
以功进位通议大夫。
坐父事革职。
后会丁母忧,不胜哀,卒。
时年四十九。
   

唐刘文静,字肇仁。
父韶,仕隋战去世,赠上仪同三司。
文静以去世难子袭仪同。
倜傥有气略。
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
寂夜见逻堞传烽,叹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杰所资也,吾二人可终羁贱乎?”高祖为唐公,镇太原。
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纳。
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俄坐李密亲系狱,秦王顾他无可与计者,私人视之,文静喜。
挑言曰:“丧乱方剧,非汤武、高光不能定也。
”王曰:“今过此,非儿女子相爱,直欲与共大计。
”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诚能投天会机,奋义大呼,则四海不敷定也。
今汾晋避盗者,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
加尊公府兵数万,一敕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王笑曰:“君言正合我意。
”于是卒起兵,以文静为司马,竟平隋有天下。
后为裴寂所构,与弟文起并坐法。
贞不雅观三年(629),诏追复官爵。

苏世长,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
父振,周州刺史、建威县侯。
父去世王事,诏世长袭爵。
入隋,为长安令。
大业末,为都水少监。
炀帝被弑发丧,恸闻行路。
更为王世充太子太保,戍襄阳。
高祖与之旧,数遣使喻降,世长辄杀之。
洛阳平,始归帝。
帝诮世长,世长对曰:“古帝王受命,以比逐鹿。
一人得禽,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帝笑释之。
授玉山屯监,引见玄武门,与语平生。
后又拜谏议大夫。
帝欲猎武功,时武功新突厥之寇,世长谏之,不听。
后与宴披喷鼻香殿,世长曰:“此殿炀帝作邪,何雕丽底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顾以我所作为炀帝耶?”对曰:“臣闻琼宫鹿台,非受命贤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
今天下方厌隋侈,以归有道,宜刈淫奢,复朴素。
乃雕饰如此,欲易其乱得乎?”帝咨重其言。
历陕州长史、天策府军咨、祭酒引为学士。
贞不雅观初。
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断绝赂遗,朝廷壮之。
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苏勖(x音续),字慎行。
武德中,为秦王咨议、典签、文学馆学士。
尚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迁魏王泰府司马。
博学有隽誉,泰重之,劝开馆引文学士著书名家。
历吏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卒。

苏良嗣,世宗子也。
高祖时为周王府司马。
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
帝异之,迁荆州长史。
帝遣青鸟使采竹莳上苑,所过纵暴。
至荆,良嗣囚之,上书言状。
帝下诏慰奖,取竹弃之,徙雍州。
关内饥,盗作,良嗣政严,每盗发,三日内必禽薙,号称神明。
武氏垂拱初,迁冬官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
尚方监裴匪躬建言,鬻诸苑果蔬储利佐公。
良嗣曰:“公仪休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
”遂止。
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旁边批其颊曳去。
武氏闻之,戒曰:“弟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往来,毋犯之。
”武氏延载元年(694),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
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
引逮之,后辩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
卒,年八十五。
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

苏瑰,字昌容,隋仆射威曾孙也。
擢进士第,历朗、歙二州刺史。
来俊臣贬州参军,俊臣未至州,追还。
人惧其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能过待小人乎?”俊臣恨之。
由是连外徙,不得入。
神龙初,始入为尚书右丞。
再迁户部尚书,拜侍中,留守京师。
中宗复政,力殴郑普思,流儋州。
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为乱。
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
中宗崩,遗诏太后临朝。
相王以太尉辅政,宗楚客阻之。
瑰正色曰:“遗制乃帝意,安得辄改!”韦氏败,睿宗登基,进左仆射。
景云元年(710),老病罢为太子少傅。
卒,年七十二。
赠司空、荆州大都督。
谥曰文贞。
开元二年(714),擢中子乂左补阙。
六年(718),诏配享睿宗庙庭。
太和中,录旧德,官其四代孙翔。
      

苏幹,瑰从父勖子也。
擢明经,授徐王府记室参军。
王好畋,每谏止之。
武氏垂拱中,迁魏州刺史。
河朔饥,前刺史苛暴,百姓流徙。
幹检吏督奸,劝课农桑。
由是流民尽复,以治称。
拜右羽林将军,迁工部尚书。
来俊臣素忌之,诬幹与琅邪王冲通书系狱,发奋卒。

苏颋,字廷硕,瑰子也。
幼敏悟,一览千言能复诵。
第进士,调乌程尉。
再迁监察御史。
被诏复来俊臣冤狱,多所洗宥。
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
时瑰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苑,朝廷荣之。
玄宗平内难,凡制诰,皆颋所为。
又迁工部侍郎,以父丧不拜。
终制后,诏以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始给政事食。
寻袭封许国公。
开元四年(716),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
璟刚毅刚烈,多所裁决,颋能推其长。
帝前敷奏,璟有不及,辄助成之,故帝皆纳焉。
璟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
若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公不顾私,则今丞相过之。
”八年(720),罢为礼部尚书,又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
从封太山,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
还,分主十铨事。
《通鉴》:分吏部为十铨,以颋等十人掌之。
卒,年五十八。
诏赠右丞相。
谥曰文宪。
文章与张说齐名,时号燕许大手笔云。

苏诜,字廷言,颋弟也。
举贤良方正高第。
累转给事中。
时颋为紫微侍郎,固辞。
帝曰:“朕自用诜,卿奚不若祈奚也。
”出为徐州刺史。
治有良迹。
赠吏部侍郎。

苏震,诜子也,以荫补千牛。
十余岁,强学有成人风。
累迁殿中侍御史、长安令。
禄山陷京师,震与崔光远光远时为京兆尹。
杀开远门吏,弃家出奔。
会肃宗发兵灵武,昼夜驰赴行在。
帝嘉之,拜御史中丞,迁文部侍郎。
广平王为元帅,以震为粮料使。
二京平,封岐阳县公,改河南尹。
累封岐国公,拜太常卿。
代宗幸东都,复以为河南尹。
未行,卒。
赠礼部尚书。
  

富嘉谟,举进士。
长安中,累转晋阳尉。
时新安吴少微亦尉晋阳,极相友善。
有魏谷倚者,为太原主簿,并负文辞,时称北京三杰。
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独嘉谟、少微本经术,雅厚雄迈,人争慕之,号吴富体。
豫修《三教珠英》。
则天诏张昌宗撰《三教珠英》于内。
引文士李峤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
韦嗣立荐嘉谟、少微并为左台御史。
已而嘉谟去世,少微方病,闻之为恸,亦卒。
此传当在苏颋前。

苏源明,初名预,字弱夫。
少孤,寄居徐衮。
工文辞,有名天宝间。
及进士第,更试集贤院。
累迁太子谕德,出为东平太守,诏为国子司业。
禄山陷京师,源明以病不受伪官。
肃宗复西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诰。
值禁中,祷祀穷昼夜。
时宰相以祈祷进。
而史思明陷洛阳,诏幸东都亲征,源明上疏极谏。
帝嘉其切直,遂罢东幸。
以秘书少监卒。
     

苏弁,字元容,瑰从孙也。
按《唐书》:弁,良嗣从孙。
擢进士,调送上帝簿。
德宗出狩,县令计事在府,官属皆惶恐欲遁走。
弁曰:“昔肃宗幸灵武,至新平、安定,二太守坐伏匿,斩以徇,诸君知之乎?”众乃定。
车驾至,储偫毕给,帝嘉之,试大理司。
直朱泚平,进监察御史,累擢仓部郎中。
判度支裴延龄去世,帝召弁见延英,赐紫衣金鱼。
以度支郎中副知度支事,位郎中上。
度支有副自弁始。
弁通学术,吏事精明。
承延龄后,平赋役、烦苛苛,人赖其宽。
久之,迁户部侍郎,判度支。
改太子詹事。
寻坐腐粟,贬汀州司户参军。
是时兄衮为赞善大夫,冕京兆士曹参军。
以弁故,贬衮永州,冕信州,皆司户参军。
衮年迈,瞑不能视,帝闵之,听还。
又有称冕才者,帝悔不用。
重追冕,遂不复用。
数年,起弁为滁州刺史。
卒。
弁聚书至三万卷,手自雠定,当时称与秘府埒云。

苏鹗,未详其行事。
崔豹《古今注》云:“有《行义集》十卷。

元让,擢明经,以母病,不肯调。
侍膳不出闾数十年。
母终,庐墓次,废栉沐饭菜饮水。
咸亨中,太子监国,敕令表阙于门。
永淳初,巡察使表让孝悌卓越,擢太子右内率府长史。
岁满,回籍里。
人有所讼,皆诣让判。
中宗在东宫,召拜司议郎。
入谒,武后望谓曰:“卿孝于家,必能忠于国,宜以治道辅吾子。
”寻卒。

苏检,字圣用,唐《宰相世系表》,苏迢子蒙,蒙子检。
举进士,历中书舍人。
昭宗天复二年(902),拜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朱全忠、崔允反复为奸,朝廷急于累卵。
检以韩偓有才辨,数言于李茂贞,偓阴附允,知事不可,不肯拜。
《通鉴》:检数为偓经营入相,且遣亲吏告偓。
偓怒曰:公不能有所为,乃欲以此相汙耶。
初茂贞与诸宦者恐上自别用人,故协力荐检。
明年仲春丙子,允与全忠竟害检。

浒西子曰:“苏氏除世长至弁史各有传。
予读唐书宰相世表,不雅观其人至繁衍显盛也,今略序之,使好事者得诵说焉。
按表,苏氏犹有秘书监一人,践言;都督一人,深;驸马都尉二人,彦伯、云;郎中二人、绾、献;刺史八人,亶、澄、均、务寂、妙、易、奕、系;太府卿一人,憻;太守一人,颜;骁卫将军一人,韪;国子司业一人,虔;王傅一人,盈。
而其系推自平阳侯。
检别为苏氏,非平陵侯后。
”按《世系表》,又有济州刺史昱,幹弟;又良嗣传:践言子务元,邠王府长史。
         

宋苏晓,字表东。
父瓒,仕后唐,历秘书少监。
晓,宋初为淮南转运使,岁入百余万缗。
开宝三年(970),迁司勋郎中。
改西川转运使,仍掌京城市征。
发李取信赃,取信市木秦陇间,盗官钱巨万。
既受代,为部下所发。
至中牟,自刭于传舍。
太祖命晓按之,逮捕甚众。
拜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
卒,年七十三。
然深刻少恩,非父老云。

游光济,官至大理寺丞,赠朝请郎。
子师雄最有名。

苏昞,字季明,与游师雄同学于张载。
乃后昞又毕业二程。
元祐末,吕大忠荐之,起布衣,为太常博士。
坐元符上书入邪籍,编管饶州。
卒。

游师雄,字景叔。
第进士,为仪州司户参军、德顺军判官。
与鄜延诸将计议边事,赖以无患。
元祐初,为宗正主簿,议弃四砦事甚力,执政弗从,迁军械监丞。
夏人谋分据熙河,师雄语刘舜卿制之之策,已而皆大捷。
斩获几四千人,虏鬼章及其大首领九人。
迁陕西转运判官,提点秦凤路刑狱。
夏人侵泾原,复入熙河。
师雄议于定西、通渭之间,建三栅及护耕七寨以固藩篱,为无穷之利,诏以师雄议付范育,入拜礼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
为陕西转运使,计转输事,上皆从之。
有诏诣阙,哲宗劳之曰:“洮州之役,可谓隽功,但恨赏太薄耳。
”拜卫尉少卿,上数访边防利病。
师雄具庆历以来边臣施置之臧否,朝廷谋议之得失落,及方今御敌之要,凡六十事,名曰《绍圣安边策》,上之。
出知河中府,进直龙图阁,知秦州。
未至,夏人扰边,诏摄熙河,与青鸟使及秦帅共谋之。
师雄志在筑城守御,而青鸟使方锐于讨击,然卒用师雄策。
自复洮州之后,于阗、大食、佛林、邈黎诸国皆惧,悉遣使入贡。
未几还秦,徙知陕州,卒。
年六十。
师雄年夜方豪迈,少有文学。
事横渠张载,益得其舆。
及被委用,有志事功。
议者以用不究才为号。
弟师韩,亦以字俊有名。
子靖、竑、竚、 、竦皆举进士,传其家。

游靖,举进士,为河南府军巡判官,管勾秦凤路机宜笔墨。
有学行,肖克厥父。
文章大略单纯顺理,时以为工。

元康氏,讳廷瑞,字子安。
读书长宁西门原上,有弟子数百人,宗师子安,明性理之学,于是称之曰西原来生。
后辟为兴化训导,其行事见家谱大传。
孙讳汝楫,在皇明最有勋德。

皇明康氏,讳汝楫,字济川。
洪武初,举明经,为县学训导。
太祖天子选天下文学有名之士,教太子诸王。
乃以训导为燕王相,参录其军国事。
洪武末,出为安岳知县。
靖难后,太宗天子征赴行在,拜行部左侍郎,留北京辅皇太子。
凡城守置治事,皆听便宜行之。
侍郎有大勋德,年夜将封之为侯,固去世不拜。
比卒,又上表乞勿赐赠谥,上竞皆允之。
一日,上召其子俱来,值中子年贾在外,乃以宗子讳爵为上林苑监左监正,幼子禋为监副。
又赐中子年千金,镪,数十千贯。
勒关津吏,往来不得诘察。
上谓廷臣曰:“侍郎忠,其子孙必忠,闻侍郎尚有孙,俟长,当并官之。
”又曰:“二子初仕,或未谙悉法禁,锦衣卫可记名,有过勿劾。
”洪熙元年(1425),赠工部尚书。
讳爵,字以德,在上林,即条陈山西苑户久役之苦,上皆从之。
累迁南京太常寺卿。
禋,字以敬,有文名。
官至右通政。
太常子讳健,字自强。
天顺初,有诏起尚书孙应祀者,受通政司知事。
知事子讳镛,字振远,世称康长公。
以文章名世,目曰关西役夫。
仕为平阳府知事。
其言语行事,并见家谱大传。
子阜,字德瞻,七岁能诗,十八岁去世。
以次子海,赠翰林院修撰。

马京,字子高。
少学于康尚书,以文学有名。
洪武十三年(1380),“按《明史选举志》:洪武十八年(1385)廷试,擢一甲进士丁显等为修撰,二甲马京等为编修。
此云十三年进士,又云及第,俱误。
”进士及第: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永乐初,拜行部右侍郎,未几卒。
仁宗天子赠少傅、礼部尚书,谥文简。
京为人方正,有才思。
立朝多所建明,上嘉纳之。
然取之囹圄之中,而卒于效用之始,故其美大莫究,时论惜焉。
子健,以荫为太常寺典簿,后至兵部主事。
天顺末,主事孙昭举乡试,后为武邑知县。
昭子安,以例为国子生,终荣河知县。
按《明史》,京与陈寿、许思温瘐去世狱中。
洪熙元年,赠荣禄大夫、少傅,谥文简。
《志》云:“取囹圄之中,卒于效用之始”;又云:“赠礼部尚书。
”俱无考。

列女帝喾元妃姜嫄,有邰氏女也。
初无子,与帝喾禋祀郊禖,以求有子。
出遇巨人迹,悦而践焉。
震撼有孕,乃生后稷。
是为周人平生易近之祖。
《诗》曰:“厥初平生易近,时维姜嫄,”盖此之谓也。
余见《史记周本纪》。

太姜者,周太王妃,有邰氏女也。
生泰伯、仲雍、王季。
太姜有色而贞顺,率导诸子,至于成童,靡有过失落。
太王找事必于太姜。
太姜相太王修复后稷之业,积德行义,故《诗》于迁岐亦称曰:“爰彼姜女,聿来胥宇”云。

苻秦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陈留令武功苏道质第三女也。
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
苻坚寇襄阳,以滔为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滔携宠姬赵阳台往,苏氏怨之,不肯与俱,而滔竟与断音问。
后苏氏仇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纵广八寸,计八百余言。
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因以寄滔襄阳。
滔览之,感其意。
于是迎苏氏来襄阳,而归阳台于关中,恩存愈笃焉。
著有文词五千余言,隋乱不传,止传其回文。
回文有武后记,言苏氏事甚详。
金轮天子制文云: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才情之妙,超今迈古。

皇明丁氏,乔铨妻。
铨去世无子,守节四十余年,始终无玷。
正德二年(1507),知县钟仁以闻。
后八年,命始下,知县绍表其门。

乔氏,李锐妻。
李锐去世,贫无以依。
挈其女,居故族兄禄家。
织纺自活,几四十年。
女子已嫁,值婿去世,乃更与女居,节操庄严。
士大夫累言诸有司,知县玮至,始上闻于朝云。
   王氏,周村落人郝让妻。
让少丧父,母武氏,年二十余,寡居。
辛劳万状,匍匐至让成立,为娶妇有子。
子夭,乃让亦去世。
王氏亲尚多劝之嫁,不从。
曰:“有姑在,不可无与养也。
”姑乃更劝之,王氏曰:“姑昔值舅亡,有盛年艾容,誓去世不更人,以是极辛劳者,徒以让尔。
今让不幸去世,无能终老母之养,妾为之妇,忍姑更匍匐邪?”于是卒意自守,力作养姑,终生不衰。
武氏之节,从王氏口中再为阐述,而王氏之节与孝自著。

卷之三:选举志第七

武功代有豪俊,其被与选举,要不鲜矣。
自传记所睹载者,魏有苏则,举孝廉。
后魏有苏亮、苏湛,举秀才。
唐苏瑰、苏颋、苏践言、苏绾、苏献、富嘉谟、苏弁、苏亶、苏奕、苏憻、苏颜、苏虔、苏检,举进士。
苏幹、元让、苏澄、苏均、苏务寂、苏妙、苏易、苏系,擢明经。
苏诜、苏盈,举贤良方正。
宋游师雄、游靖、游竑、游、游竚、游竦,元张泰,皆举进士。
泰子张缉,孙张显,举乡贡。
明兴,科举之制未定,其举明经有先尚书公。
举进士有马文简公。
举人材,有吉安府同知王玺,瑞州府同知文显,德安仓大使康举。
自科贡之制订,士非此不能仕。
今列诸科贡者于篇,使后世足览焉。

科洪武十二年(1379)一人:马京。
三十年(1397)二人:黄琮,岳州府通判;成礼,涪州训导。
三十三年三人:张羽,显子,文水县知县;李源,高唐州吏目;董严,长清县知县。
按:洪武十二年方罢科举。
京系十八年进士,乡试无所考。
省通志:京举二十九丙子乡试。
又云:钦赐进士,俱误。
《明史选举志》:洪武三年八月,特设科举,明年会试,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既而罢科举不用。
至十五年复设。
十七年,始定科举式。
后遂以为永制。
宋景濂《会试记录序》:自壬子至甲寅,三岁连贡,岁擢三百人,逮于乙卯,始复旧制。

永乐元年(1403)一人:舒忠,朔州学训导。
三年(1405)一人:李钦,骁骑卫经历。
六年(1408)一人:景昇,房山县主簿。
九年(1411)二人:张纯;于岩,武邑县学训导。
十二年(1414)一人:赵庸。
十五年(1417)二人:魏浩、谯忠。
十八年(1420)三人:杨时、张敏、武成。
二十一年(1423)二人:刘征,引礼舍人;王。

宣德元年(1426)一人:符信,以子泰封郑府右长史。

正统三年(1438)一人:符泰,洪洞永平学训导,林偃城学教谕,郑府右长史。
六年(1441)一人:丁睿,乙丑进士,行人司行人。
九年(1444)二人,张翱,清远、肃宁县县丞,绛州判官;李纪,赵州学训导。
十二年(1447)一人,景丙。

景泰元年(1450)二人:张辅,羽子,太原府推官;刘缙,临县知县。
四年(1453)二人:陶清;马昭,京孙,武邑县知县。
七年(1456)一人:马骥,潞城县学训导,四川南部知县。

天顺三年(1459)一人:丁仕能,璇从子,潍县、平陸、富顺学教谕,大同县知县。
六年(1462)一人:李琳,蠡、武强县知县。

成化元年(1465)二人:李得春,平阳、南阳府学训导,壶关、榆次县学教谕;马騆,骥弟。
二十年(1484)进士,户部主事员外郎,河南接察司签事,布政司右参议,四川左参政,进右布政使致仕。
七年(1471)一人:魏玺,潞城、鹿邑学训导,吴江、商河学教谕,密云卫学教授,国子监助教,代府右长史。
十六年(1480)一人:文朴,显从曾孙,浮山县知县。

弘治二年(1489)二人:侯相,蒲州学正,汤阴县知县;杨和,阆中、临淮训导,玉田县知县,谪涪州判官。
十一年(1498)三人: 杨秉中,舟子,正德六年(1511)进士,行人司行人,监察御史;康海,长公子,十五年(1502)进士,翰林院修撰;刘臣,丹稜县知县。
十四年(1501)一人:李尧宾,得春子。
十七年(1504)三人:康浩,銮中子,正德六年(1511)进士,户部主事;吴世瞻,铜梁县知县;张舜举,羽玄孙,太原、麻城学教谕,仪封、内乡县知县。

正德二年(1507)一人:赵雍熙,壶关、任邱学教谕,清远县知县。
五年(1510)二人:杨瑁,景怀子,许州学正;朱维屏,聪子,伊阳县学训导。
十一年(1516)二人:牛兆祥,经子;李朝纲,阳曲县学教谕。
十四年(1519)二人:耿儒、耿朝用。
   

贡洪武时十人:郑岩,十七年(1384),安邑县知县;张宪,十九年(1386),刑部主事;袁溥,二十一年(1388),浙江按察司佥事;王裾,二十三年(1390),仁寿县知县;崔裕,二十五年(1392),荣昌学训导;杨贞,二十七年(1394),户部照磨;王用,二十九年(1396),刑部员外郎;邓忞,三十一年(1398),山西按察司经历;杨凯,三十三年(?),铜梁县知县;张贞,三十五年(?)。

永乐时十人:张谦,二年(1404),广南府检校;郑讷,四年(1406);耿辉,六年(1408),府军前卫经历;王郁,八年(1410);刘钧,十年(1412),定兴县县丞;杨沂,十二年(1414),留守千户所吏目;徐智,十四年(1416);何玉,十六年(1418),四川安抚司吏目;马健,十八年(1420),鸿胪寺引礼舍人;虎文,二十年(1422)。

洪熙时一人:文郁,元年(1425),隰(x音习)州吏目。

宣德时六人:李璇,二年(1427);宋瑀,四年(1429);王佐,六年(1431),垫江县主簿;何著,八年(1433);朱琛,九年(1434);董琏,十年(1435)。

正统时十四人,邓信,元年(1436);李茂,二年(1437);宇文泰,三年(1438),光禄寺监事,徐州判;马良,四年(1439);包整,五年(1440),富州吏目;宇文政,六年(1441);李恭,七年(1442);李俊,八年(1443);段暹(xin音先),九年(1444),曲阳县主簿;李耔,十年(1445),平阳府通判;殷伦,十一年(1446);张本,十二年(1447),三万卫经历,四川布政司都事;王瑾,十三年(1448),府典仪;张隆,十四年(1449)。

景泰时七人:赵兴,元年(1450),大同县丞;许敬,二年(1451);刘福,三年(1452),江都县主簿;党惠,四年(1453)泽州学训导,隆庆卫学教授;郑庄,五年(1454),榆社县丞;冯寅,六年(1455),内乡县丞,赠兵马副指挥;张凤,七年(1456)。

天顺时四人:曹俊,二年(1458);李永,四年(1460),顺庆府推官;王翰,六年(1462),江宁县主簿;申靖,八年(1464),荻水镇巡检。

六年(1462),又许贡四十(岁)以上者十人:郭维新,东昌府知事;尚望,中城兵马副指挥,顺天府推官;侯清,蒙城县丞;苟容,绛州税课局大使;李尚义;葛瑶,卫辉递运所大使;宁春;杨福;刘彧,温江县主簿;任和。

成化时十一人:张绘,二年(1466),安庆府山口镇河泊所所官;于寿,四年(1468);李文圆,六年(1470),序班、监朐县主簿;康长公,讳镛,八年(1472),见前志;马负图,十年(1474),杞县丞;康演,举曾孙,十二年(1476);段子玉,十四年(1478),修武县主簿;康锡,长公弟,十六年(1480),藁城县丞;张通,十八年(1482),岳池县主簿;李迪,二十年(1484),卫辉府知事;刘振,二十二年(1486),夔州府检校。

弘治时十一人:阎秀,元年(1488),夏县主簿;杨舟,三年(1490),夏县学训导,封监察御史;张巽,羽孙,五年(1492);丁丙,七年(1494),大同左卫学训导,郑府伴读;李本,九年(1496),金堂县主簿;朱聪,十年(1497),贵州蛮夷长官司吏目;牛经,十一年(1498),常州府经历;康锦,长公季弟,十二年(1499),长洲县丞;党资禄,十三年(1500),富顺县丞;刘大经,十五年(1502),大同县丞;冯义,寅子,十七年(1504),南城兵马司副指挥。

正德时:张鸾,翱幼子,元年(1506),朔州、山阴学训导;蔡兰,三年(1508),宜阳学训导;康永嘉,演子,五年(1510);符珽,泰子,五年(1510),西乡贡;赵章,七年(1512),奉化学训导;杨珂,景隆子,九年(1514),顺庆府学训导;党旺,惠子,十一年(1516),汜水学训导;张儒珍,十三年(1518),河间县训导;张秉,翱中子,十五年(1520)。

浒西子曰:武功之士,所进用于昌时者,如是而已。
旧志不列其行事。
夫国家承平百五十年,诸君子岂无表然在人者。
今已不述,后何以不雅观焉?余于是惧。
因乡师长西席各道其所知,乃略著其行事。
于乎盛哉!
录不及其存者,盖君子事定于盖棺之后也。

张宪,美仪羽,倜傥有气。
年十八,岁贡入太学。
太祖爱之,以为刑部主事。
上每以部中事问宪,宪应对殊有条理。
同官有罪者,或引及宪。
上曰:“我小主事耶,必非若此,”遂置不问。
乃后竟以引逮谪戍巩昌。
至元孙瑛,有功,升百户。

袁溥,字汝公。
为浙江按察司签事,有令名。
讼者至,则迎刃而决,无有凝滞。
以墨误左迁吴县知县。
后又坐解户失落金谪戍。

黄琮,字伯玉,通《周易》。
为岳州通判,能其官,人称廉平。
归时,行李萧然,若诸生时也。

张羽,字仕仪。
为文水知县,政令严明,发摘若神。
桀民有称十虎三彪一太岁者,羽悉按法徙之,时以为能。
   

王用,初为刑部主事,用法平恕,私门亡所交卸。
事闻,太祖天子嘉赏之,因迁员外郎。

李耔,为平阳府通判。
平阳人云有遗爱焉。

符泰,字伯亨,信子也。
举时年十八,在太学闻母忧,徒跣至家,庐居墓侧者五百日。
父命徙归,乃更庐于中门外。
免丧,除洪洞训导,能以礼教诸生。
自令、丞、士大夫以下,皆殊敬之。
有继母忧,改永平学。
天顺初,上言十一事,极论时政得失落。
训导满,迁林县教谕。
先是吏部以泰拟选御史,会目眚不预,再有继母忧,改偃城。
摄偃城县,民以为平,乞为令。
巡抚累疏荐补,不报。
教谕满,乃拜郑府右长史。
在郑府,多有谏正,王敬纳之。
详见家集。
泰笃厚恭谨,孝友天成。
居乡守官,人无闲言。
年六十七,卒于官。
子珽,为西乡学生。
正德五年(1510),贡太学。

丁璇,字大器。
进士,除行人。
为人温恪罔躁。
所交人无大小,皆敬信之。
卒后,士大夫过者,必哭加赙焉。
成化甲辰(二十年,1484)饥,李侍郎来赈关中。
行县,至则首访其家,拜其妻。
叹曰:“吾大器乃如此,天乎,善人何尤!”即以其所有资俸尽予之。
后其妻亦以贫去世。
子绍先,读书无成。
去世,无子。
   

张翱,字凤仪,为清远县丞,有惠政,士大夫至今传诵其贤。
改肃宁,治效若清远。
后迁绛州判官,益为绛人所爱。
子秉、鸾,皆岁贡。

李纪,以贫为赵州训导。
朴实无华,教人勤恳详至。
罢归后,乃益贫。
又不欲干谒人,犹聚徒教授取给焉。
可以知其志矣。

冯寅,字子敬。
未仕时,聚童子为小学之教。
凡洒扫应对之属,曲尽其节。
后为内乡丞。
归,已足以自养矣,犹孳孳教人,不惮烦碎,有古乡师长西席之风焉。
今士大夫谢仕以居者,或不欲自课其子孙,况凡民童子哉。

尚望,字周臣。
为中城兵马副指挥,有胆气,能不夺于豪贵。
禁奸止暴,令出惟允,中城人殊敬畏之,至今犹以为良兵马云。
有刘原者,故无子,以养子治业。
及原有子,原未几去世矣。
养子私其积蓄,毋肯与原子。
原妻历诉,皆为养子拜托失落理。
一日,妻梦原令诉望所。
原妻来诉,望已先梦原诉,指其匿货所在,随发得之,人以为神。
迁顺天府推官,致仕。
年七十卒。

马骥,字汉房。
潞城训导,迁房山知县。
有父忧,改南部。
性爽慨,重然诺。
好义有气,邻里婚丧,多所成助。
出百金急人之难,无吝色。
笃爱同气,老而不倦。
罢南部归,日与士大夫故旧游宴相乐。
曰:“岁月如坂上走丸,直不可不遣也。
”年六十五,卒于家。

杨福,字宗善。
甘贫嗜学,居宝意上方,从游及门者,若将百人。
福每鸡鸣而起,寒暑风雨无所间。
后除河阴训导,以所教于宝意者教之,士子沛然从焉。
至今河阴人犹称福善教不忘也。
福后卒于河阴。

李得春,字时魁。
初为平阳训导,年甚少也。
能自治威严,诸生咸畏惮之。
后改南阳,金城段师长西席坚知南阳,独礼重之。
段师长西席号有理学,故得春益成绩罔谬。
迁壶关教谕,以忧改榆次。
致仕归,贫至居敝不葺,人以为难,未尝拜托长吏。
闲居咏歌古昔,绝不谈世事。
年八十卒。

魏玺,字廷宝。
历潞城、鹿邑训导,吴江、商河教谕,所至皆有严惮。
迁国子助教。
再迁代府右长史,卒于官。
玺为人质直好义,嗜学秉礼。
平日未尝妄语谩论。
闻非礼之言,则耳颊俱赤。
待人无众寡小大,各得所敬。
曰:“施报之际,固宜若此尔。
”年六十八,卒。

侯相,字良弼。
以亲老求为蒲州学正。
学正满,迁汤阴县知县。
汤阴道冲政繁,相欲以大略单纯为理。
遇当途者,或至阔略体面,当途者乃以为迂。
相益自傲,不肯易。
居二年,有忧归。
寻罢县,贫居尚志,年五十八卒。

其以例入监者,天顺六年(1462)四人:王聚,大同府知事;张礼,南皮县县丞;宇文缙,大宁前卫经历,广安州同知;宇文庆,通江县主簿。

成化二十年(1484)八人:郭友,鸿胪寺序班;王缙。
聚子,鸿胪寺序班;马万国,骥子,双流、曹县主簿;马万衢,骥子,清丰县主簿;陈纪、伊德、马安,昭子,东安主簿,莱县县丞,荥河知县;王大经,聚子,伊府典仪正。

正德三年(1508)十人:王佩,昭子;马万域,骥子;魏镤,玺子;刘玑,大经子;马执中,騆侄;王官;丁诰,绅子;张世翀(chng音冲)、王继祖,大经子;王堂,瑾子。
十年(1515)三人:张仲儒,马正中,騆子;马存信,安子。

掾史人官者,成化已上,县不过数人,今益多不可胜纪矣。
取其卓然名于官者,列诸篇焉。

张辉,广陵县典史;李能,内乡县典史;杨景隆,凤阳广济河泊所官;景德章,南乐县县丞;杨景怀,光禄寺监事,涿州判官;丁绅,邯郸县典史;贺澄,蠡县典史;杨景新,河津县主簿;王昭,丹陵县典史;张翱,济南递运大使;宋得山,溧水县典史;魏经,高县典史。
      

武职赵兴,蔚州卫指挥同知;靳通,定边后卫指挥佥事;秋敬,会州卫千户;王大,秦州卫百户至子英,升洮州卫千户;杜安,开平卫副千户;马记,留守前卫副千户;张英,宪玄孙,巩昌卫百户;佘四,凉州卫百户;李贵,宽河卫百户;贺胡儿,河州卫百户;李忠,兴隆左卫百户。

封赠尚文英,望父,赠中城兵马司副指挥;马肃、騆父,赠户部主事;康銮,长公弟,浩父,封户部主事。

耆民马宗禄,有信义,持是非,村落夫服焉。
年九十三殁;康和,举子,长厚有礼,于物无所忤。
常自言曰:“人唾吾拭,人打吾避,人骂吾谢,吾何较乎!”人至今称其言;党端,富财好义,喜怒不形。
有偷儿夜入其,端察得之。
谓曰:“不敷,何不告我,而若此?”更以所偷令子弟予而遣之,终生不肯言偷者名。
乔鼎,谨厚详审,于人不争。
与弟鼒(z音资)并有良名。
又皆颀貌美髯,村落夫目曰大髯、小髯云。
张明举,亲族睦邻,无所怨恶。
殁时年八十有九。

浒西子曰:余为《武功志》,其义例皆见诸篇,余不知其详与略也,故犹望后之君子继而正焉。
志作于正德十四年(1519)秋七月朔日,成于秋八月三日。
十月十九日陇西冯韶书成入梓。

(本志依民国商务印书馆铅字本排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56684.html

上一篇: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