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34:25
正在展出的《上海一角——豫园》竹木微雕模型
用竹木做微雕,再现豫园美景
10月15日下午,在豫园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央四楼展厅入口处,看到了这组微雕模型。
《上海一角——豫园》微雕模型局部
作品的颜色、布局与实景相同,九曲桥紧挨着湖心亭,周围是绿波廊、南翔馒头店、湖滨美食楼、上海小吃人家,还有盖着黛瓦的白墙将景区围起来。九曲桥的走向、弯折数目与实景同等,灯柱和栏杆根根分明。楼群上有镂空的门窗,有些窗户自然洞开,楼顶飞檐和实物一样微微翘起,牌匾上的字体、颜色与原型同等。再看湖面,莲台、鲤鱼等雕塑的形象也和原物相同。
《上海一角——豫园》微雕模型局部
这件作品的制作者,是松江区泗泾镇的退休老人彭逸民。10月16日,彭逸民在他的事情室里给讲解了这组模型的制作技巧和材料选择。
彭逸民在事情室
楼的墙面、九曲桥桥面和湖面都是用三合板做的。桥上的路灯,灯中用铁皮制作、灯箱用有机玻璃做成,串在细竹做的灯柱上。栏杆和门窗也要用细竹子而不是木材来加工,由于木材对微雕来说太粗。门窗采取榫卯构造,可以灵巧开关。屋顶的瓦楞用细竹棍黏在三合板上来表现。湖面上的雕塑用石膏雕刻而成。所有建筑按照实景方位摆放,再配上绢花制作的荷花以及面塑的中外游客形象,一幅豫园游园场景就在面前铺陈开来。
反复不雅观察现场,把细节记在脑筋里
彭逸民的微雕作品很多,这组《上海一角——豫园》是个中颇有代表性的一件,前前后后做了差不多一年。长年累月制作微雕模型,老彭的掌心被磨得十分粗糙。他是松江酿造厂的退休职工,退休后才和这门手艺有了交集。
邻居们在表面热火朝天地搓麻将、打牌,喜静的彭逸民就在家里把一根竹筷削成九条,再用沙皮打磨,为微雕做准备。平时,老彭会把网络到的制作材料分类摆放,既有邻居装修废弃的三合板、木条,也有自家的老旧饼干箱、废电线里剥出来的铜丝、表面找来的旧竹子,方便随时取用。
一截普通的竹子也能作为制作材料
制作豫园微雕模型,是由于居委会组织的一次参不雅观,目的地正是豫园。有相机的居民纷纭在现场留影,老彭没有相机,就把豫园的样子记在了心里。听说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没有去成,但也想看看,老彭决定将豫园最精华的部分用微雕形式再现。对照着别人拍下的不同角度的照片,老彭开始动手制作。
由于照片画幅有限,有些角度看不到,自己既没有相机也不会利用,老彭便一次次从松江跑到豫园,反复不雅观察,并将各种细节记在脑筋里,比如南翔馒头店有几层楼、几扇窗、几个门,九曲桥的哪一段挨着湖心亭,湖面上的雕塑有哪些细微特色……在做成这组作品之前,各个角度的场景都已经装在他脑筋里了。
耄耋之年连续做微雕,希望呈现更多作品
如今,八十岁的老彭还在连续制作微雕。他向展示了正在制作的泗泾古镇牌坊模型,希望和已经完成的安方塔等微雕作品一起拼出古镇老街的风貌。
老彭展示正在制作的新作品
前段韶光,老彭在泗泾古镇上的家动迁了,新家还没有安置好,须要另寻微雕制作园地。为了支持他,中西居委会帮他在史量才故居附近的弄堂里找了一间小屋作为事情室。老彭坦言,做微雕很费时,过去在家里常常从早忙到晚。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但还是每天到事情室来做上一阵,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来源:严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58780.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