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饮料”“巧克力”“饼干”“电子烟”……这些新型毒品你认得吗?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44:31

与其等到我们真正碰着问题再上网查找、托人问询,不如在平时就多多积累一些实用、常见的法律知识。

近日

“饮料”“巧克力”“饼干”“电子烟”……这些新型毒品你认得吗?

江苏省无锡市中院针对青少年

举办微教室活动

本期微讲堂约请到了

江苏无锡中院刑一庭杨柳法官

她分享的主题是

《“饮料”“巧克力”“饼干”“电子烟”……

这些新型毒品,你认得吗?》

杨柳,无锡中院刑一庭三级法官、关工委委员,无锡市关工委法治宣扬教诲报告团成员。
被评为2021年无锡市法院法律调研斥候,2022年无锡市关心下一代事情前辈个人,互助撰写的论文荣获全国法院三十三届学术谈论会三等奖,先后在《公民法律》《刑事审判参考》《公民法院案例选》《公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揭橥约10篇案例。

一起来看看杨法官

带来了哪些干货内容吧~

大家好,我是无锡中院刑一庭法官杨柳。
本日的微讲堂我们来聊一聊新型毒品的那些事。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等以及国家规定牵制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近年来涌现的新型毒品极具伪装性和迷惑性。

小赵是一名在校中专生。
一天,他跟朋友去酒吧玩,张某激情亲切地向他先容起时下最盛行的“上头电子烟”,还让小赵“免费体验”。
小赵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抽了几口。
头晕、精神恍惚、致幻的觉得,让小赵难以抗拒。
小赵开始持续赓续地向张某购买吸食,熏染上了毒瘾。

实在,“上头电子烟”导致“上头”的紧张身分是合成大麻素,已于去年7月被国家正式列为毒品进行监管。
新型毒品每每披着各式各样的外衣,“冲剂”“糖片”“饮料”“巧克力”“邮票”“饼干”“电子烟”……眼花缭乱的伪装办法让人无法轻易辨别。
为此,我们在这里提醒大家:

第一,提高识毒防毒能力。
新型毒品目标人群以懵懂纯挚、好奇心强的年轻人为主。
我们该当明辨是非,精确把握好奇心,积极节制毒品的有关知识,提升识毒防毒能力。

第二,谢绝接管陌生人的“赠送”。
多数初次吸毒者都是接管贩毒职员或者其他吸毒职员的“免费”赠送,而走上吸食毒品的道路。
谢绝接管陌生人的“赠送”,特殊是娱乐场所内“身分不明”的喷鼻香烟、饮料、食品。

第三,不要轻信他人“规劝”。
有些贩毒职员吹嘘毒品好处,以毒品可以治病、毒品可以减肥、毒品可以变聪明等谎话诱骗他人,或者鼓吹吸毒是潮流时尚。
对此,不要盲从,保持当心,武断谢绝毒品诱惑,踊跃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无锡市中级公民法院】

来源: 中国禁毒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62046.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