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06:14
胡 卿 中国江西网 宋海峰 文/图
走进本日的靖安,县城、州里道路干净整洁;广场晨练的市民与树上早起的小鸟相映成趣;村落庄青山吐绿,河流清澈;田舍鸡犬相闻,花丛掩映,俨然一幅“闲时曲情不雅观飞絮,树边好喷鼻香泛彤霞”的诗情画卷。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布告以深邃的思考直面公民诉求,以全新的理念辅导生态文明培植。靖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高举“呵护绿心、领跑昌铜、融入省会、和美靖安”的绿色旗帜,在打造“俏丽靖安”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实招发力,实效已现。目前,靖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1%,出县交界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Ⅲ类以上。靖安县先后被评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培植示范县等名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前辈县”。全县11个州里全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州里。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幅“俏丽靖安”的生态画卷正垂垂铺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喷鼻香自苦寒来”——推进生态文明培植,抓好统筹折衷,生态文明培植体系更加完备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靖安人的梦想。
打造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环境,须要更加完备的生态文明培植体系。县委布告田辉说:“我们将生态文明培植融入经济培植、社会培植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培植高水平生态文明,为培植俏丽靖安、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应持续动力。”
靖安县立足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咬定“生态立县”计策不松懈,不断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培植体系,以“三色文章、六大行动、九大创新、六大工程”为抓手,即“金色”“绿色”“蓝色”;工业园区污染综合管理行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管理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提升行动、“清河”提升行动、生态文明培植督查行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生态文化创建等九大制度创新;流域综合管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培植等六大工程。
靖安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进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了系统完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县发改委主任钱锐说:“全县在生态红线范围内履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把生态培植与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靖安人在全省率先兴建了“生态云”,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走将生态上风转化为发展上风的家当化新路。
湛蓝的天空,写意的白云,残酷的晚霞……靖安县机关干部邹华常常在朋友圈晒出他拍的“靖安蓝”。近年来,该县连续多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等级为优,位于全省前列,空气环境质量和水质监测值进一步提升。
随着生态文明培植体系的更加完备,靖安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境保护和家当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实行培植项目预审程序,杜绝“两高一低”项目落户,实现了“污染不入园”;在全省率先履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创造了江西屯子垃圾处理的“靖安样本”;在全省率先履行镇村落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现了“污水不入河”;在全省率先履行生态质量提升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现了“黄土不见天”。
水清、天蓝、地净,靖安一步步向前迈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用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一招,不断改革创新系统编制机制,持续凝聚起奋进的动力
人间四月,靖安大地,姹紫嫣红,万木葱茏。溜达在北潦河,但见湛蓝的天、清澈的河、翠绿的山,两岸茂林掩映,如诗如画。双溪镇大桥村落“认领河长”甘立林正在船上巡河。他的事情,便是保护家乡的这条河。
坐上全国首批河湖管护系统编制机制创新试点县“首班车”的靖安县,在初步走出了一条河湖流域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路后,开始探索形成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政府逐步退出的事情机制,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县水务局局长王仕钦如数家珍:“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全县河道保护有了更严密的‘保护网’。”如今,靖安“河长制”模式成为全省标杆,在全国推广。
建立给古树配“保姆”制度,是靖安构建生态文明系统编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在双溪镇马尾山林场一棵有560年树龄的古樟树下,“树保姆”钟太红正在周围清扫落叶。县林业局局长余红强说:“县里对全县2900棵登记在册的名木古树(古树群),建立健全了管理档案和管护制度,向社会招募了100多名责任‘树保姆’,做到树树有‘身份’,树树有‘保姆’。实现了对古树的常态化管护。”
走进罗湾乡,映入眼帘的是路边竖起了路灯,装上了垃圾箱,路旁树木成行、绿树成荫。罗湾乡乡长、“路长”漆毛毛说:“实施‘路长制’后,全乡路域环境进一步畅通、安全、舒适、都雅,让老百姓得到了切实的得到感和幸福感。”靖安“以路为美”,实施“路长制”,规范培植公路沿途房屋建筑,打造了环三爪仑百里风光带,形成了“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路域环境。
绿色生活,就像沁人心脾的阳光雨露,折射出美好的图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吃上“生态饭”,美了村落庄、富了村落民,绿色经济正成为靖安发展的新引擎
宝峰镇,绿意摇荡。绵延的山脉,犹如筋骨连起城镇和屯子,见证了宝峰人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镇党委布告余敏说:“把‘俏丽资源’变成‘俏丽经济’,宝峰禅韵生态旅游小镇的绿色发展,印证的正是生态上风的经济效益。这种绿色发展办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折衷。”目前,5个总投资15亿元的养生、休闲重大项目正在兴建,还有4个总投资20多亿元的旅游项目正在跟进。
把资源上风转化为经济上风。在高湖镇古楠村落,高湖镇镇长余佳见告:“生态上风铺展了古楠村落家当走规模化、专业化、当代化经营的路子。”近年来,古楠村落依赖绿水青山发展绿色农产品,6个农产品得到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去年,全村落人均年纯收入达1.32万元,增长10%。
在唐朝著名墨客刘慎虚晚年的隐居地——水口乡熊家村落,水口乡党委布告张梅说:“该村落多方筹资700万元,兴建了俏丽庭院、灵福泉景不雅观、民俗旅游等,绿色经济正成为熊家村落发展的新引擎。”在百喷鼻香谷农旅医康养家当园,董事长万华弟先容,这个家当园操持投资3亿元,首期已完成投资8300万元。目前,已初步建成医疗康养、田园休闲、亲情娱乐综合做事区。两年后,这个家当园将知足人们“望山、见水、记乡愁”的哀求,家当生态更有活力,农人钱袋子更鼓。
“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家当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创建,全县初步构建了全域有机农业、绿色低碳工业、全域生态旅游家当体系,大数据、大聪慧、大康健家当发达兴起,绿色业态、绿色项目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县长严旭辉说。
与绿色同行,与生态共赢。靖安县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武断,越走越宽广!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69390.html
上一篇:教妈妈运用电子产品时我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感想沾染和感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