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水器 > 文章正文

若何资助孩子摆脱手机诱惑?请听心理专家的研究和建议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7:50:57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特点』

若何资助孩子摆脱手机诱惑?请听心理专家的研究和建议

我最初是从事网瘾生理治疗事情的,最近几年转为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瘾生理预防。

10多年前,网瘾是一个新鲜事物,而到了本日,网络成瘾不仅较为普遍,而且表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

首先,网络成瘾的速率更快,周期更短,侵入性更强。
在年事特点上,表现出了低龄化的特色。
现在成瘾的很多是小学生,而在10多年前,大多是处于青春期中后期的少年。

其次,成瘾的内容更为肤浅。
原来普遍是孩子打游戏成瘾,他们希望在游戏里感想熏染造诣感、优胜感;但是现在的孩子喜好在网络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他们沉溺网络,不能自拔,握动手机就像握着全天下,但是他们并烦懑活。

社会发展到本日,电子环境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存环境。
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字网络的判断能力和利用能力,他们很随意马虎沉溺个中。
因此,帮助孩子精确地利用电子智能屏幕,须要纳入家庭教诲和学校教诲的范畴。

银娟在演讲中。
(图片由新东方家庭教诲高峰论坛供应)

『如何开启孩子的屏幕聪慧』

如何开启孩子的屏幕聪慧,关键是要改变以下认知和不雅观念。

一、屏幕聪慧要从娃娃抓起。

屏幕聪慧并不是指科学技能与知识,而是指利用电子科技的素养,示正确利用电子技能的代价不雅观和科技不雅观。
屏幕聪慧要从娃娃抓起,也便是要从根上抓起,根基稳固,才不易动摇。

儿童期间是大脑额叶发展的关键期间。
大脑额叶主管思考判断、感情掌握和操持策略,相称于大脑的总司令部。
有研究表明,一个5岁的孩子如果长期不雅观看电子屏幕,大脑额叶就会涌现大量的灰质,影响大脑的智力和措辞发育。
以是我们建议:3岁以前的婴幼儿不要打仗电子屏幕;到学龄前,每周打仗电子屏幕不超过1个小时;小学阶段,该当在家长和老师的督匆匆下利用,条件条件是孩子完成了作业、运动等其他事变,要让孩子明白玩电子游戏不是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限定孩子上网的韶光时,不要给孩子任何连续利用的借口。
由于越是拖延,孩子越是难以自控,父母该当帮助孩子当机立断、果断行事。
并且,家长要核阅自己与手机的关系,要成为孩子精确利用电子屏幕的榜样。
家长对孩子利用电子屏幕的督匆匆,不仅是韶光掌握,还要关注孩子玩游戏的内容等等。

二、要勾引孩子学会网上有效搜索。

根据统计,在我国的网民中,初中、高中学历占比分别为38.7%和24.5%。
规模弘大的网民主体,以相对偏低的学历人群为主。
在网络上,肤浅低俗的内容较易盛行。
作为家长,我们要勾引孩子学会在网上有效搜索,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浏览。

我曾经碰着过一个家长,他对我说:当我心情烦躁的时候,看看短视频,看看直播,心情就好多了。
我说:没错,这些东西便是用来帮你补充空虚的,让你快速逃离负面感情,但是暂时的安慰带来的可能是长久的缺失落。
也有家长用手机游戏转移孩子的负面感情,孩子一哭,就塞给他手机玩,一次两次没有关系,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应对负面感情的能力就会退化。

三、网络生活要有底线思维。

正是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以是,帮助孩子树立精确的天下不雅观、代价不雅观、人生不雅观就显得非常主要。
在网络生活中,一定要有底线思维,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随着孩子逐渐终年夜,他知道的事物越多,懂得越多,就越能拥有自己的思想不雅观点和态度,而不会让别人来代替自己思考。
因此,家长要积极拓宽孩子的学习视野,充足孩子的精神天下,带孩子多打仗艺术和大自然。
当孩子的精神花园足够充足时,自然就会阔别不良信息。

打造家庭电子生活共同体』

人类历史发展到本日,我们已经驶入了网络时期。
网络信息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该当在家庭教诲方面树立全新的不雅观念———打造家庭电子生活共同体。

须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家庭电子生活共同体,那么我们首先要在现实生活中创建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共同体。

我在很多个案中创造,有些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看上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却是最熟习的陌生人。
以是,家长一定要真正花韶光、花精力去陪伴和勾引孩子。
对孩子的付出,不是说费钱让他上一个高等的私立学校就万事大吉;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以为和父母短缺沟通,反而乐意在网络天下里探求快乐。

父母该当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去走走博物馆、参不雅观画展,哪怕是在家里一起吃一顿饭、聊谈天,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勾引孩子康健发展。

当家长和孩子在现实天下中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共同体往后,就可以开始打造家庭的电子生活共同体了。
这个共同体是指一个家庭在网络天下中拥有共同的生活。
比如,一家人想去旅游,就一起在网上查一下旅游地点的信息,安排行程,一起订票。
还可以每周定个韶光,百口一起在网上看一部电影,进行情绪互换和谈论。

当然,要建立网络的利用限定规则。
不是只针对小孩,而是要百口人一起遵守。
可以设定家庭无Wi-Fi日或者开展无Wi-Fi活动,而且越早开始越好,通过这种办法,找到电子环境之外的生活乐趣。

总而言之,面对这个快速变革的天下,家长须要勾引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聪慧去理解自己和电子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对电子屏幕拿得起、放得下,安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迷失落方向,成为一个适应网络时期的人。

栏目主编:龚丹韵 笔墨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银娟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184275.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