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34:20
标签体系,绝对是数据剖析事情中,最值得优先做的。由于它和所有事情都有关系,经营剖析、投放剖析、用户画像、推举策略、商品运营……都得靠标签带动。
标签体系做得好,后续剖析才有足够多素材,才能积累履历。标签体系做得差,空费功夫不说,后边做深入剖析的时候还没有依赖。
那么该如何做呢?本日大略分享一下。
一、标签体系常见缺点
最常见的缺点,便是:标签便是一箩筐,啥玩意都往里装。
上传文章的时候,随手贴几个:新闻、热点、产品……商品上架的时候,随手贴几个:功能、包装、价格……活动发布的时候,随手贴几个:名称、礼品、优惠……更不用说,给用户打标签的时候,“高代价”“有潜力”“喜好XX”随手乱贴。乃至名字相似的“高代价”“高质量”“高本色”同时存在。
这些恶习,在做用户画像项目的时候随处可见。常常有人洋洋得意跟我炫耀:“陈老师,我们好厉害,光用户标签打了3000多个……”
这时候你只要反问他:
3000个标签,业务用上的有几个?
3000个标签,产生代价有多少?
丫就灰头土脸,丢下一句:还在探索怎么运用……然后跑路了。
为啥?是由于这些标签只是一堆躺在数据库里的维度而已。想让业务用起来,得先考虑:业务有啥需求,他为啥要用标签。
二、破局,从理解需求开始
在培植标签的时候,至少有3类完备不同的需求。
1. 管理层
快速识别代价的需求。管理层最怕见到几百页ppt报表。标签,能有效提炼业务含义,标识出最关键的成分。
比如:
对用户打标,区分ABC类用户对渠道打标,区分稳定/不稳定渠道对商品打标,区分生命周期前/中/后这样当古迹颠簸,管理层能一眼看到:哦,是XX地方的问题。节省大量韶光。
2. 运营部门
找到策划灵感的需求。运营部门最喜好问:
用户喜好啥呀?用户在哪里呀?用户会不会买啊?不买的话,我派个券行不?券弗成,送礼品行不?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环绕“策划5要素”展开的,能通过标签(而不是稀碎的数据)明确见告业务问题答案,就再好不过了(如下图)。
3. 一线员工
清晰解答问题的需求。一线员工直面客户,无论是用户行为还是用户需求,都比远在万里之外的数据剖析师清楚得多。
一线员工须要的才不是:你来教我怎么干(实际上也教不了)。而是:
当客户来问我的时候,我能清晰回答问题当总部来检讨的时候,我能准确地交作业当有发卖机会的实惠,我能找到对应工具比如:
客户咨询产品,我能快速查到信息
有褒奖政策,我能快速查到我达成了多少
有活动上线,我能快速查到哪些客人能参加
这样清晰的指引,便是最好的工具。
负责理解业务需求往后,就会创造:大面积打标签,根本没必要。把大面积的标签一股脑怼给业务用,更没必要!
供应少而精的标签,培养业务利用习气,循规蹈矩建成完全体系,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三、排序,从最大略的做起
把稳,以上三类需求的实现难度是不同的。
最随意马虎实现的,是一线人员需求。理论上,只要把一线常常查询的活动、商品、文章,按标准格式打上标签,怼进库里即可(如下图)。
但是!
这么干并不能知足一线需求。由于一线搜索信息本身就有难度。比如本月同时上线30个活动,一线感兴趣的、最热门的可能就两三个。而这两三个最热门的,一线人员和顾客,又常常给它们起花名,导致搜索关键词奇形怪状。如果直接开标签库查询,常常是利用率低,搜索准确度低。
因此,供应给一线的工具,可以进一步优化:
主动网络一线见地,优化关键词检索常用、热门的标签,主动推给一线理解发卖助手等工具优化,把关键标签亮出来这样才能提高标签利用频率,才有机会推动一线效率提高。
四、分类,标识代价最关键
第二类随意马虎推的,是标识代价的标签。
一来,代价定义相对大略清晰,随意马虎做。
二来,代价标签管理层常常看,能刷存在感。
三来,日常诊断指标颠簸用得上,出场率高。
纵然其他的啥都不做,也得优先把这些标识代价的干出来。
常见的,比如:
商品代价标签:爆款、引流款、利润款、搭配款、防御款渠道代价标签:过往投入产出比、产出量+稳定性用户代价标签:已产生消费+未来估量产生消费(如下图)
商品代价,只要核算本钱、定价,就能算清楚,最大略。渠道代价,只要核算渠道投入产出,不雅观察过往走势,就能看清楚用户代价,已发生的能直接统计,可能只有估量产出,须要一些事情量(如下图)
这里唯一的难度,是要在管理层里遍及这套观点。很有可能公司之前没有做过类似标签,管理层内对“什么是高代价用户”“什么是优质渠道”没有共识过,因此第一次提可能有难度。但是只要不是昏聩到连自家商品、渠道、用户长啥样都不知道的企业,都是能逐步推广标签运用的。毕竟减少报表阅读压力,聚焦核心问题,是所有人共同诉求。
五、探索,逐步达到准确
三类需求里,最难知足的是运营部门的需求。“喜好”“偏好”类标签非常难做。
数据少:不是头腾阿,采集不到足够用户决策路径定义难:啥叫喜好?购买算不算喜好?只看不买算不算?不稳定:本来不喜好,你一贬价他就喜好了……难见效:算出来他喜好,但是推广渠道联系不上客户……更不要说,就算见效了,到底广告文案、匆匆销优惠、用户需求各占多大比例……
因此,想做清楚这块,一定须要多次迭代。
迭代的办法,则是从数据多的,往数据少的做。比如:
从匆匆销角度,把最喜好薅羊毛的人先分出来从消费角度,把最高频复购的人先研究清楚从行为角度,把互动最高频的人先整明白这些极度群体,一样平常都是贡献古迹的大户,且数据多,随意马虎总结出规律。并且当高消费不消费、高生动不转化的时候,业务部门会急着想办法,就能进一步结合业务动作验证预判的准确性。
至于数据本身很少的用户,则可以先按固定的推举路线炸鱼(如下图)结合业务行动,测试用户需求,逐步提升预判准确性。
六、小结
标签事情至关主要,它是量化定性成分,供应代价判断的主要工具,是一项非常根本的培植。但做标签项目,一定要和经营剖析(对管理层)活动支持(对运营)系统工具(对一线)结合起来,不能自己默默无闻奉献。不然大家都以为你能闷声炼一炉子妙药出来,过程不参与、不该用,到结尾的时候,肯定是大失落所望了。
本文由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rsq/64088.html
上一篇:这几部科教动画片看得老母亲都上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