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26:54
“冰城”在全国各地的门店招牌统一为红底白字,但在上述沈阳街道却变成了黑底白字,给人的觉得怪怪的,误以为品牌发生变异,实则是店铺招牌“被统一”。
这条全是黑底招牌的街道,给人“殡葬一条街”的错觉。难怪有网友点评称“有点膈应人”。当很多人对这条街道店铺招牌风格不雅观感不佳,也就未必乐意到此消费。而入驻该街道的干系品牌商家,此前为推广宣扬品牌旗下门店,已经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但店铺招牌“被统一”,意味着部分宣扬效果付之东流了。
看到这种被统一的黑底招牌,大家或闻到了“熟习的味道”。是的,这种征象不是第一次涌现。比如2018年,昆明几条街道商铺统一被换成“黑白配”,引发质疑。2019年,上海静安区某街道路边店铺被整体换成白字黑底的招牌,被网友吐槽是“墓地风格”,后被责成整改。此外,还有被统一的“拼音版”。
仅公开宣布提及的店铺招牌“被统一”就有多个案例,实际比宣布的可能更多。虽然被宣布的案例,在舆论压力下进行了整改,但仍有新的案例不断冒出,这类“连续剧”究竟要上演多少集?即便末了得到整改,但不免要付出“折腾本钱”,无论是谁为这种折腾买单,都是对资金、人力的摧残浪费蹂躏。
沈阳市大东区有关方面针对舆论质疑回应称,第一韶光逐一拜访商铺,听取改造见地,由工程方对干系牌匾进行调度优化……这种积极整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也给当地有关部门和其他地方一种警示:要想避免统一设计街道店铺牌匾带来的“折腾本钱”,只能事前谛听商户见地,充分尊重商家“形象自主权”。
要像防止店铺招牌“被统一”连续上演,必须以明确的制度约束有关方面的权力。在这方面,北京、上海做出了示范。2021年履行的《北京市户外广告举动步伐、牌匾标识和标语宣扬品设置管理条例》,2022年修订通过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都避免“一刀切”管理行为,防止“千店一壁”。
只要沿街店铺招牌上的内容没有违法违规,任何部门都不应该干涉店铺招牌颜色和风格。由于每个店铺的颜色、风格,都是企业标识、形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让企业随意改变原有形象和风格,即是是粗暴干涉企业经营自主权。各地有关部门应该给企业供应广阔、自由的舞台,而不是越权搞“被统一”。
简言之,无论是此前一些地方店铺招牌“被统一”,末了被责令整改,还是沈阳大东区事后听取改造见地,优化调度,都在提示有关部门管理街道店铺既要尊重商业原则,也要清楚公权力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交给市场。
文|冯海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119906.html
上一篇:当心电子游戏的陷阱(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