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洗衣机 > 文章正文

静电喷涂制备的金属微网电极:机能优越的柔性电池解决筹划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35:28

研究背景

康健监测、机器人技能和时尚等领域对柔性和可穿着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高性能柔性电源办理方案的创新。
研究职员致力于研发柔性集流体以开拓柔性电极,紧张包括碳基材料和聚合物基材。

静电喷涂制备的金属微网电极:机能优越的柔性电池解决筹划

此外,自支撑电极构造的设计也受到关注。
当前的研究表明,实现能量密度与柔性之间的最佳方案是将活性材料均匀且薄地涂覆在轻质柔性基底上。

内容简介

本文报告了一种基于导电金属微网(MW)的新型柔性3D电极制造方法,该方法利用静电喷涂技能,以静电吸引的办法在空气中沉积纳米液滴,从而保形沉积薄层并保持表面形状。
MW集流体的重量比传统的箔基集流体轻90%以上。
此种显著的重量减轻,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单位重量容量。
制备的电池得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柔性。
导电金属MW的3D网络构造通过增加与电解质打仗的表面积和缩短电子转移间隔,增强了电池的电流密度。
这些精良的性能不仅超越了当前商用储能器件和柔性电池的表现,也表明在柔性电池领域取得了主要进展。

结果与谈论

图1 柔性电极的制造、负载质量和机器性能。

通过静电纺丝和静电喷涂技能制造了MW基阳极和阴极电极(图1)。
详细而言,利用镍(NiMWs)和铂(PtMWs)作为集流体的阳极和阴极,其均匀直径分别为4.52 0.44和4.73 0.43微米,对应的单位面积电极总质量(E)分别为0.39和0.65 mgE cm-2。
在阳极和阴极制备过程中,利用了LTO或LFP粉末、CNT、PVDF和PVP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沉积。
随着沉积韶光的增加,LTO基MW电极的均匀直径显著增加,导致电极厚度(te)和表面积变革率(A)也相应增加。
与传统箔基电极比较,MW基电极的机器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改进。
在进行3000次波折循环测试后,MW基电极的电阻变革率保持在3%以内,而传统箔基电极的电阻变革则高达14.5%。
这种差异紧张归因于MW基电极表面的裂纹较少,而箔基电极在反复变形后则表面随意马虎产生裂纹,从而表现出较差的内聚性和粘附性。

图2 LTO 电极的性能和仿照比较。

磋商了电极几何形状对LIB中锂化/脱锂过程的电化学效率的影响(图2)。
所有LTO电极在0.1 C倍率下基于活性材料质量的比容量(SCA)为150 mAh gA−1(图2a)。
LTOMW30(沉积30 min)电极的极化(V)值最低,仅为0.014 V。
V的变革与电极厚度和比表面积(Ag)密切干系,较薄的电极由于较高的Ag能够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丢失,从而降落极化,提高电化学效率。
研究还创造,随着倍率的增加,LTOMW30和LTOMW50电极的V逐渐上升,但LTOMW70电极的V显著增加至0.28 V,导致比容量低落(图2b)。
这种征象表明,电极几何形状的优化能够有效减轻极化,提高容量。
此外,LTOMW 50电极在所有倍率下均表现出较低的V和较高的SCA,只管其A较高,表明与电解质打仗面积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电极性能。
在循环性能方面,LTOMW电极表现出精良的重量比容量(SCE),尤其是与常规电极比较,LTOMW电极的SCE值赶过四倍,这紧张归因于轻质镍微网集流体的质量上风(图2c)。
LTOMW70电极的SCE值略高于LTOMW30和LTOMW50电极。

通过Randles-Sevick方程对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扩散系数(DLi+)的测定。
结果表明,LTOF50电极的电子转移数(n)高于LTOMW电极,这表明LTOF 50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然而,随着沉积韶光的增加,LTOMW电极构造逐渐优化。
LTOMW电极由于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比表面积,在循环伏安(CV)曲线中表现出更加尖锐的形状,解释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低的n值,而较厚的电极导致反应速率低落和CV曲线变宽。
在LTOMW电极中,随着沉积韶光(td)的增加,锂化/脱锂过程中的DLi+值显著上升,表现出较高的扩散速率。
然而,当电极厚度进一步增加时,只管表面积增加,DLi+值反而降落,解释过厚的电极会阻碍锂离子的扩散。
这一征象与电极构造对Li+扩散行为的影响密切干系(图2d)。

此外,通过EIS剖析研究了LTO电极在初始循环和100次循环后的Nyquist曲线,并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剖析了电荷转移电阻(Rct)。
结果显示,LTOMW电极的Rct值低于LTOF电极,表明LTOMW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更加生动,这归因于其三维构造带来的更大表面积。
随着td的增加,LTOMW电极的Rct进一步降落,表明表面积的增加有助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更高效电化学相互浸染。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所有LTO电极的Rct均有所降落。
这种降落紧张归因于LTO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这不仅改进了活性材料之间的电打仗,还增强了电解质在活性材料表面的润湿性。
在LTOMW电极中,随着表面积的增加,Rct进一步低落至6.62 ,这表明表面积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性能。
通过公式打算得出的电子转移率(k0)值显示,LTOMW电极在形成后和100次循环后的k0值均高于LTOF电极(图2f)。
这种性能提升紧张归因于LTOMW电极中电解质与活性材料之间打仗面积的增加。

通过电化学仿照比较了LTOF和LTOMW电极的性能。
LTOMW电极的几何特色显著改进了电化学反应过程(图2g-i)。
例如,正离子在LTOMW电极中的通量明显高于LTOF电极,并能有效穿透全体电极表面,向NiMWs的芯部集流体转移。
同时,LTOMW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较低,分布均匀,避免了局部电流密度过高的情形,而LTOF电极由于其低表面积和较大厚度,表现出较高的电流密度分布。
仿照结果表明,电极的几何形状对电化学反应的影响显著,特殊是在正离子的运动、电流密度分布和电极电势方面。
因此,合理设计电极的几何构造,可以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图3 LFP 电极的性能。

LFP电极显示出与LTO电极类似的结果。
在0.1 C倍率下,所有LFP电极的比容量(SCA)均达到了140 mAh/g(图3a)。
随着电极厚度的增加,LFPMW电极的V较小,而LFPF电极则更高一些,这与电极厚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类似。
随着倍率增加,LFPMW 30和LFPMW 50电极的SCA逐渐降落,而较厚的LFPF 50和LFPMW 70电极的SCA显著低落,这表明较高的极化和较低的表面积导致了电化学性能的劣化(图3b)。
在LFP电极中,V的变革与电极的几何形状密切干系(图3c),LFPMW电极的V在每个C倍率下均低于LFPF电极。
特殊是随着td的增加,LFPMW电极的V增加,导致SCA低落。
这种征象与LFPMW电极表面积增加带来的电化学性能改进有关。
LFPMW 50电极在1C倍率下表现出最佳的SCA和能量密度(SCE),显示出其在容量和循环寿命上的上风(图3d)。
此外,LFP电极的几何构造也显著影响其扩散系数和电子转移率(图3e-g)。
LFPMW电极由于其较大的表面积,显示出比LFPF电极更高的扩散系数和k0值。
然而,随着电极厚度的增加,LFPMW电极的扩散系数和k0值逐渐降落,这是由于较厚的电极限定了锂离子的有效渗透。
在100次循环后,LFPMW电极的Rct显著降落,表明其表面积的增加有助于提升电化学稳定性。
此外,LFPMW电极在循环过程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层或化学降解,显示出良好的耐久性。
仿照研究进一步证明了LF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其几何构造。
LFPMW电极在低电位下表现出稳定的电荷平台,而LFPF电极则由于较低的Davg值和较高的过电位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性能。

图4 LFP/LTO 全电池的性能。

为了证明具有增强的能量密度的金属MW基全电池的快充性能,利用LTOMW和LFPMW电极组装了电池(图4a-e)。
实验结果表明,LFPMW/LTOMW全电池在10C的高倍率下仍能保持54 mAh gA −1的SCA和110 Wh kg−1的能量密度,而同类的LFPF/LTOF全电池在高倍率下表现出明显的容量衰减和充电不稳定性。
进一步的循环测试表明,LFPMW/LTOMW全电池在1C倍率下的能量密度为208 Wh kg−1,且在200次循环后仍保持95%的初始能量密度,显示出卓越的电化学稳定性。
性能的提升紧张归因于LFPMW/LTOMW全电池中离子扩散和电子转移效率的改进。
CV测试显示,LFPMW/LTOMW全电池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峰电流(ip)显著增加,而LFPF/LTOF全电池则表现较弱。
此外, LFPMW/LTOMW全电池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显著高于LFPF/LTOF全电池,进一步支持其精良的离子迁移能力。
研究还制备了尺寸为3 cm5 cm的柔性LFPMW/LTOMW软包全电池(图4f-j)。
该电池在第一次循环中以0.05C的倍率供应了168 mAh gA-1的SCA和248 Wh kg-1的能量密度,并展示出精良的机器稳定性和灵巧性。
在10000次波折测试中,电池的电压险些没有低落,表现出极高的耐用性。
纵然在电池被部分割断后,其仍能正常事情,表明其在安全性方面的优胜性。

结论

本文通过电流体动力学工艺制备了一种基于渗滤金属微网的三维网络构造电极,这种电极在电性能和机器耐久性方面表现精良。
在3000次波折循环测试中,电极保持了稳定的电性能,显示出卓越的机器耐久性。
这些电极的紧张特点是其超轻重量和高单位面积质量。
在100次循环后,这些电极在1 C电流密度下表现出极佳的容量保持率。
这种性能的提升紧张归因于电极的高表面积和低厚度,这不仅减小了极化电压,还提高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和电子转移速率。
这种轻量化、柔性的金属微网电极为未来可穿着设备和柔性电子的开拓供应了具有前景的办理方案。

H. Jo, J. H. Park, D. Choi, K. Kim, S. An, Percolative Metal Microweb-Based Flexible Lithium-Ion Battery with Fast Charging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Adv. Mater. 2024, 2407719.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7719

文章来源:能源学人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网络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中不雅观点仅供分享互换,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奉告,我将及时处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122895.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