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4:44:14
颜志雄 摄
果农将摘好的龙眼放入塑料筐中。
颜志雄 摄
龙眼丰收,压弯了枝头。
卢晓娟 摄
市价盛夏,正是龙眼成熟上市时。
走进电白的龙眼栽种果园,龙眼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宛如一片翠绿的海洋。树上枝头沉甸甸,模糊有压弯下垂,成串龙眼硕果累累,犹如点缀在绿叶间的金色珍珠,散发诱人喷鼻香气。
茂名龙眼栽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品种丰富,品种优秀。茂名成为广东最大龙眼生产基地,栽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一半,龙眼鲜果及加工品脱销国内外。
电白区是茂名龙眼生产紧张产区,栽种品种有储良、石硖、双孖木、大乌圆、古山2号等,个中,储良占比六成旁边,是电白最紧张的龙眼品种之一。储良龙眼肉质爽脆、味浓清甜,深得消费者喜好。
据电白区农业屯子局先容,7月为龙眼上市高峰期,采摘周期靠近1个月。今年电白龙眼栽种面积达10万亩,产量约6万吨。紧张集中在林头、旦场、小良、麻岗、霞洞等镇。
近年来,电白紧张推广“正季早”栽培技能,进行标准化栽种培训,打造深加工企业,扩大发卖渠道,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龙眼成为电白区传统上风水果家当之一。
●颜志雄 张启扬
早摘“贵子” 栽种有诀窍
在沙院镇的卫雇主庭农场,石硖龙眼树枝头只见其绿,不见其黄。“再有采购商来就扑空了,树上的龙眼15号前摘完、卖完了。”该农场卖力人陈卫东笑呵呵地说,果园栽种龙眼50亩,今年产出石硖龙眼3万多斤。
陈卫东今年75岁,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接下来,要给龙眼树施药除虫,为下一个季度的栽种事情做准备。”谈起龙眼,他干劲十足,今年已经是他栽种的第25个年头。
“去年10月尾开始催花,提前了近20天,今年6月25日农场的龙眼就差不多熟了。”陈卫东说,“相对提前上市,可以在发卖时抢先手,发卖商会主动找上门来收购。”
陈卫东拿起一个电动切割机,向大家演示如何给龙眼剪枝。“龙眼栽种环环相扣,一刻都不能延误。”陈卫东说,不仅要在催花阶段就下功夫,摘果后的管理也很主要,“不能竭泽而渔”。
施肥、除虫、剪枝、疏花……龙眼栽种环节繁多,机遇和手腕都大有讲究,然而这样的履历陈卫东起初并不理解。
“刚开始种龙眼时全凭自己看书摸索,那时产量只有不到1万斤。”陈卫东回顾,由于缺少科学的栽种技能,当时很多果农的龙眼栽种情形不理想。
201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来到茂名,开办荔枝龙眼栽培技能培训班。经由技能辅导,果农们理解到科学的栽培方法。“听课学习后,我的果园产量提高了不少,最高的一年达到了11万斤。”陈卫东说。
如今,他的农场是茂名主要的国家荔枝龙眼家当技能体系培训基地,农场大棚里还挂着往期培训的横幅。每年开办8期培训班,学员最多时有200多人。除了茂名本地的农夫,还有外地栽种户慕名而来,从廉江、肇庆等地专程来听课。
“在课上,专家会向我们讲授母枝造就、控梢匆匆花、花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知识。”陈卫东说,栽种户们也可以将自家果树的枝条折下带来,请教详细的栽培问题。
石硖龙眼的时令即将结束,储良龙眼仍在热销。电海街道蓝田坡村落麦朋的果园里一派繁忙。
果农们娴熟地攀上龙眼树,双脚踏在树枝上,稳住身子,一扭身,将背后的塑料箩筐卸下,卡在枝干的缝隙中固定。手里苗条的镰刀一割,一串饱满的龙眼顺势落入手中,再放到箩筐里。
一位果农正把满载的龙眼抬上三轮车,送往打包的园地,“我们一样平常早上5点多便开始干活,早起景象不热,也为后续的包装留足韶光。”
“果园里,一些工人是周边村落庄里的留守老人或残疾职员。”麦朋说,优先为他们供应事情机会,是果园一贯以来的坚持。
“果园统共栽种龙眼面积达336亩,估量将收成50万斤以上。”麦朋栽种龙眼24年,他总结一条管理果园的四字窍门——因时制宜,“不同果园的土质、沙质、景象等条件不一样,进行施肥、除虫、剪枝、疏花等操作的韶光和手腕也不一样。”
鲜销四海 发卖渠道多元
一辆装满6筐鲜摘龙眼的三轮车驶入大棚外,工人抬下塑料筐,小心翼翼把龙眼倒到地上。工人们围坐一起,他们闇练地挑拣着,剔除坏果,保留颗粒饱满、光荣金黄的龙眼。泡沫盒内放入冰袋,龙眼一层一层装好,封盖。
“我们带着工人来打包,本日上午要全部做好。11点半发车,第二天下午5点到达喷鼻香港。”肖师长西席是龙眼采购商,紧张经营龙眼出口业务,“我来自潮州,茂名电白龙眼早熟,团队来这已经收了一个月龙眼了。”
二十多年来,每逢电白龙眼成熟的时令,他都会带着团队过来。“会在这边采购到中秋节,今年至少采购100万斤。”肖师长西席说。
“这筐有100多斤”,肖师长西席边聊边干活,他提起打包好的竹筐,拧紧透明塑料袋,随后用绳子系紧。为了担保货源,他会提前4—5天向果园预订。
除了喷鼻香港,内地是电白龙眼的大市场。旦场镇一果园卖力人先容,龙眼成熟时节,果园里每每有200多名工人忙于采摘和打包,今年的龙眼有所减产,紧张销往珠三角和江南市场,“相较于荔枝的短保鲜期,龙眼可以储存更久,保鲜本钱低一些,目前有考试测验往更远的地方发货。”
麻岗镇麻岗社区居民邓妹,从前做传统的龙眼零售,后来转向微商经营,已经有13年,“今年已经发卖了近2000斤龙眼,佳构果收购价大概是8.5元/斤,可以卖到10元/斤。”
“以前村落民种的优质龙眼,如果自己卖,比较难卖出高价,我就会想办法帮他们卖,后来也逐步做出了一点成绩。”邓妹说,她家门口那条街是水果批发点,一些采购商会选择到市场上选货,批量采购。
客户须要龙眼会提前一个晚上奉告邓妹,第二天她联系果农按客户哀求进行采摘。“一斤佳构龙眼有近20颗果实,一颗有两根指头大。”邓妹将好果筛选出来,打好包装,再通过快递公司发货。
经由多年经营,邓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源,借助熟客推举,她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将电白龙眼推向更多人。
相对付小规模的微商发卖,水东街道的新生代栽种大户邓家劲开起了网店,还组建了一只直播军队。“今年紧张以电商发卖为主,团队成员有超10人。”邓家劲说,从白天播到晚上,目前也还在不断探索如何将电商直播做得更好。
“外地的朋友们,该当都听说过荔枝,但对龙眼不太理解,有的地方叫桂圆……”在邓家劲团队直播间,主播拿起一串龙眼,向网友先容。又剥开一颗龙眼,“果肉晶莹剔透,饱满,吃起来清甜。”
直播间设在了打包龙眼的冷库,一边是直播吆喝,另一边是工人打包、装袋、搬运一气呵成。“给我一种刚拍下,就立时要发货的觉得。”有网友在直播间评论。
电白龙眼采购商小李每天拍摄短视频,将事情日常发到社交媒体平台。从他的视频配文可以看到,每天的龙眼行情在变革,收购价随着产量、景象的变革颠簸。
延链升级 提质拓销路
据电白区农业屯子局先容,近年来,电白实行“正季早”栽培技能已有成效,栽种面积和产量在电白龙眼的总占比中,均超过1/3。通过该技能龙眼可早抽花、结果,提前上市乃至进行反时令栽种,使电白龙眼在市场上霸占发卖空间,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龙眼不仅可以进行鲜果发卖,还紧张加工为圆肉、龙眼干、龙眼酒、龙眼汁、龙眼速冻肉等产品。在旦场镇的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龙眼栽种、收购、加工、发卖、仓储保鲜和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家当链。
“每天都在收龙眼,一天差不多收2万斤。”该公司卖力人林波说,基本上是农场将龙眼送过来,公司进行收购,“采摘下来的鲜果会立时运回工厂,由事情职员或机器自动化分级,拣粒、加工后进行包装。除了直接发卖,还会做成加工品,例如冻干桂圆肉。”
该公司引入真空冷冻干燥技能加工,先预冻龙眼鲜果,机器降落龙眼温度至冰点以下,使龙眼中的水分冻结成冰晶,在真空条件下将冰晶直接升华成水蒸气,保持龙眼产品的品质时,又取得较快的干燥速率。
“已经采购了30多万斤龙眼投入加工。加工后的龙眼制品以高端礼品盒的形式打包,在海内市场发卖。”林波说,除了广州,河南、北京等省市也有着较大的发卖市场。
“这几天,我们在跟国外的采购商谈订单,如果价格得当,也将连续销往外洋。”林波说。
电白针对农产品推广标准化栽种和技能培训,为了提升果农的技能水平,电白区举办了多场技能培训班,约请农业专家为果农们传授最新的栽种技能和管理履历。
“今年麻岗镇龙眼栽种面积5000多亩,亩产约2000斤,现在收购价每斤约7元。”麻岗镇党委委员邵恒说,通过农业互助社来收购龙眼,进行深加工,拓展发卖渠道。
“既有区里的栽种培训,还有驻麻岗镇帮镇扶村落事情队的在农业技能、平台发卖等方面的支持。”邵恒说,省农科院专家常常来理解麻岗农业情形,供应农业技能辅导。
7月11日,茂名龙眼(上海)产销对接暨“信”字号品牌推介会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央举行,茂名政企组团带着优质鲜果及深加工产品,与华东地区优质采购商进行品牌推介和产销对接。
电白区农业屯子局市场信息化与互换互助股股长冯景俊参加了这次发卖活动,他先容,茂名龙眼在上海很受欢迎,进一步打响了茂名龙眼品牌。凭借优质品质和多样产品,茂名龙眼有着广阔的华东市场开拓潜力。
近年来,茂名持续推进龙眼市场营销体系,加强线上、线下营销,连续5年承办了中国荔枝龙眼家昔时夜会、广东荔枝龙眼展览会等系列营销活动,进一步打通“产销链”。环绕培植“茂名龙眼超百亿家当”目标,茂名百口当链打造龙眼家当,提升龙眼百口当链总产值。
延伸
电白新农夫的水果品牌进阶记
早上6时,黄冬梅带着工人前往果场,采摘龙眼,打包装袋。“先要查看采摘的龙眼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黄冬梅说,“跑果园”已是常态,现在是龙眼的热销季,一天的行程基本排满。
黄冬梅是电白区麻岗镇峰润果业的紧张卖力人,十一年前与姐姐黄春燕从深圳离职返乡创业。“爸爸的荔枝滞销,我们想通过网店帮忙卖荔枝。”黄春燕说。
俩姐妹依托互助社果园,捉住电商机遇,打造了“荔枝妹妹”“大眼龙”等电白水果品牌,还在电商领域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现在每天有近15个工人打包,一天高峰期可以发货600件,大概4000斤。”黄冬梅先容,龙眼的市场相对小众,但每年的发卖市场都比较好,荔枝、圣女果发卖期间,每天有100多名工人,大多为附近村落的妇女。
通过多年经营,供应链已经稳定,但荔枝姐妹创业头两年可吃了不少苦头。
随着全国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荔枝价格受到收购商掌握,卖不出好的价钱。2013年,黄春燕的父亲在马踏镇经营的500亩荔枝果园遭遇滞销,向女儿寻求帮助。
“我决定先回家乡,试一试。”黄春燕说,当时网购逐渐风靡,有着发展空间。等上手运营起来,她创造,“2014年就弗成了。当时淘宝网店竞争激烈,特殊是低价竞争,我们只卖了几百箱。”
市场的严厉现实并没有令黄春燕退缩,反而武断了她要走一条分歧凡响发展之路的决心。这一年,妹妹黄冬梅从大学毕业,决定回家帮忙。
“2015年,我们果断选择了转型,通过微商、团长的模式,吸引了很多分销代理。”黄冬梅说,第一年吸引了300多个代理,10天预售卖了5000多箱。
找到差异化赛道后,荔枝姐妹开始看重品牌的培植。2015年,她们注册了自己的荔枝品牌——“荔枝妹妹”,之后又注册了龙眼品牌“大眼龙”。
“我们现在发卖的是储良龙眼,个头大,龙眼的核是玄色的,像眼珠一样。”黄冬梅拿起一颗剥开的龙眼,展示“大眼龙”名字的由来。
“主打品牌营销计策,只做高品质水果。”荔枝姐妹的良好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客户成为转头客,还先容新客户。黄冬梅说,她们不局限于做某一个平台,做园地供应链、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卖。
通过多年的磨合,俩姐妹合营默契。妹妹“跑基地”,找货源、抓品控,姐姐“管后方”,写方案、做营销。互助社组织周边村落民栽种改良品种,增加社员和周边栽种庄家收入。
“每年5到7月卖荔枝,7月后是龙眼以及桂圆肉,12月到来年5月卖圣女果。卖这四个单品,体量已经很稳定了。”黄冬梅说,除了水果品质,她们也会关注新的水果品种,提升产品竞争力。
微评论
电白龙眼亟待打造品牌IP
电白龙眼栽种面积10万亩以上,是茂名龙眼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拜访有关果园时创造,果园栽种面历年夜,但大多的发卖路子是被采购商购买,量大薄利多销,却少见精美的品牌产品走入市场。
电商热潮兴起时,一些果园没有形成网络发卖之势,深加工企业较少,纵然有着敏感嗅觉的企业进行考试测验,其品牌化培植也亟待加强。
谈起电白,“中国沉喷鼻香之乡”“中国建筑之乡”的称号名声在外,电白荔枝也远近有名。这些品牌案例,既是品质的担保和文化的传承,也是一张广拓销路的名片。
这次茂名龙眼(上海)产销对接暨“信”字号品牌推介会是一次有效考试测验,从“皆知荔枝来”到龙眼闯荡上海,站着聚光灯下的龙眼,向上海乃至全国展示了茂名魅力。电白龙眼作为个中一分子,当拿出品质、拿出实力。
品质第一是发展的基石。电白改良品质,改进栽种技能,通过严格的质量掌握,让消费者品尝到纯洁、鲜美的电白味道,赢得市场的口碑。
电白龙眼还运用好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拓宽发卖渠道,增加品牌的曝光度。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打造互动体验式营销,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忠实度。
品牌培植须要政府、企业和庄家的共同努力,形成协力。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创新和市场开拓,共同推动电白龙眼品牌绽放光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125925.html
上一篇:电子产品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