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洗衣机 > 文章正文

摄影入门:看清本质少走弯路!新手避坑FAQ-器材选购篇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6:43:18

大家好鸭,我是佛系老司机。

摄影入门:看清本质少走弯路!新手避坑FAQ-器材选购篇

我也是从拍照小白过来的,走了不少弯路。
常常在问答区看到新手和我当年一样困惑纠结,于是开个帖子,梳理并分享一下我认为最主要的FAQ(常见问题),从需求出发,让你看清实质,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存心敲字,值得收藏。

【注】本文针对的新手,是指至心想学习拍照知识的朋友,而非头脑发热跟风入坑的朋友(希望您看完本文成为前者)。
本人水平有限,如有错漏恳请示正。
所有主不雅观结论来自本人真实心得体验,欢迎评论区分享不同见地。

相机(机身)问:都快2023年了,买新款拍照手机好,还是买相机好?

答:没韶光或没兴趣学习拍照知识,只想随手拍拍就出大片,优先考虑更加轻便的新款拍照手机。
反之,对拍照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学习拍照知识,可以优先考虑相机。

【解释】几年前我还在帖子里说,除非硬件层面突飞年夜进,否则单靠AI,手机是不可能全面超过相机。
由于小体积的手机,在空间、功率、散热方面的限定实在太多,无法实现高规格、永劫光的稳定拍摄。
而相机的体积相对够大(集成度也相称高),以是才能在专业性方向持续深挖下去。

但随着2022年一英寸“大底”(在相机领域只能算“垫底”)拍照手机的陆续涌现,至少在“非专业”领域,手机与相机的画质已经非常靠近。
其余,手机厂商的智能算法不断优化升级(比如神经网络技能),以及光学技能大厂深度参与(如徕卡、蔡司、哈苏),个别高端手机在极限状态(比如弱光和逆光)下的画质表现也越来越好,乃至“直出”可以超过中低审察机。

这是索尼a7C在f1.8大光圈的情形下拍摄的,把稳看顶棚边缘由近到远的景深模糊效果。

这是复兴手机Axon 30 Pro“人文”模式拍的,打算而成的虚化过渡效果非常自然,仿照景深毫无马脚。
如果不是左下角的水印,我真很难分清它是相机还是手机拍的!

从画质这个“结果”上来看,手机和相机的差异常常难决牝牡。
但我们不能忽略科技进步一定带来的弊端——它让拍照“过程”中的乐趣大打折扣。
拍照可能不再是少数人的兴趣爱好,而成为让大众暂时得到快感减缓焦虑的“愉快剂”,知足人们(当然也包括我)总是期待以最少韶光本钱和最低学习本钱就成为“拍照大师”(实际上千篇一律)的抱负。

(这话说的,我自己都以为扎心)

从拍摄“过程”来说,相机比手机带来更多拍摄乐趣,乃至越低真个相机乐趣越多。
由于性能不佳、宽容度不足、各种这样那样的限定,会倒逼你对各个参数理解更深、反复考试测验,迫使你创造性的主动思考。
当你战胜重重困难,终于拍出化腐烂为神奇的照片时,大脑会开释“内啡肽”,带来持久的造诣感和愉悦。
而用高智能高性能的手机或相机,随手咔嚓一下直出大片,这种快感来自大脑产生的是多巴胺,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刷了2个小时短视频后依然以为空虚)。

这可能也是胶片拍照逐渐复苏的缘故原由之一吧。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用手机就不能学拍照了吗?当然可以,作为初学者,在不知道买什么相机前,完备可以先用手机学习拍照根本知识,随时随地拍。
当你认负责真拍个几百上千张照片,自然就知道要不要买相机,以及买什么相机了。

问:第一台相机要不要一步到位买“全画幅”?

答:如果你不是为了晒相机、当器材党或者将来拍商业项目,那么完备没必要。
新手入门建议就买入门款机器。

【解释】相机是工具,关键要看适不适宜自己,任何一台相机都具备拍出好照片的基本条件。

对付新手来说,全画幅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它有更高的宽容度,对你的缺点很原谅,乃至置之不理,让你以为这样做是对的。
而残幅或低性能相机就严格许多:快门慢了就糊片磨练你对光圈快门ISO的动态关系、光芒不足就狂噪(噪点多)迫使你学会掌握和利用光源、背景虚化不好看倒逼你节制构图技巧(通过构图突出主体,而不是用虚化“蒙混过关”)、自动对焦总失落焦让你练就眼疾手快令人哇塞的手动对焦神技……

实在现在新款入门级相机与几年前的产品比较性能已经强了许多,只是在极限状态下没有中高端机那么强大。
画质差距大概明显,但也不至于因此影响照片的美誉度。
尤其是发朋友圈时,画质再好,不也得经由微信的一番压缩调教。

我的第一台相机是2016年上市的松下M4/3无反相机GX85(入门机型),我用它在小区阁下的公园里拍出过获奖照片:

GX85直出JPG,在手机上用Snapseed后期,获什么值得买图虫网“镜头里的春天”拍照大赛特等奖。

后来又买了索尼全画幅a7C到处旅拍,虽然画质更好,细节更清晰,但我的拍照水平并没有由于鸟枪换炮而有多大进步。
不过,全画幅对付常常拍产品评测的我来说,更高的宽容度和对焦准确度可以减少拍摄失落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M4/3画幅的核心上风在于缩小机身尺寸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下防抖部件,然后通过超强防抖来降落安全快门的速率,从而填补M4/3进光量偏小的不敷。
很多人嫌弃M4/3的自动对焦速率,实在只是视频的自动对焦慢,拍照对焦飞快。
松下是电视影视行业的元老,而用惯了松下机器的专业摄像师大都用手动对焦,以是从这一点来看,松下也确实没什么必要在对焦技能上推倒重来。

16年上市至今的GX85依然非常值得推举给预算不多的新手。

APS-C画幅可以大略粗暴地理解为“对全画幅的裁切”,实在它和M4/3都是同样的初心:缩小相机、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在携带和拍摄时更加轻松。

以是,不要一看“残幅”、“进光量小”、“虚化弱”就以为小底一无是处,“缺陷”的另一壁便是“优点”,而全画幅的“上风”也必定会让你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每次挂着a7C+28-200mm在户外暴走时,就会非常惦记GX85的轻便。
如果是街拍或出去遛弯,我多数要带GX85,或者直接用手机。

问:那么,镜头和机身哪个更主要?

答:新手入门阶段,我认为“镜头”更主要。

【解释】新手要在开始学习前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要拍什么题材。
这个问题常日决定了你须要什么样的镜头而不是机身。

定好拍什么题材后,就要搞清楚这类题材一样平常是用什么焦段的镜头,然后针对这类题材把它吃透,再逐渐扩展到其他题材,学习相应的新知识,添加相应的焦段。

除非机身已经限定了你的发展,否则真没必要换机身。
新手总会误以为,性能更好的机身,可以让自己拍得更好。
可是你真的相信,只要买台很贵的相机,自己就可以秒变大师吗?

镜头问:新手第一只镜头选什么焦段?

答:对付大部分人来说,50mm焦段最随意马虎上手。

【解释】我自己便是从50mm开始的。
五年前我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拍照,买GX85送了25mmF1.7定焦镜头(等效全画幅50mm,当时仅售700多元)。
50mm相称于单眼视野范围,看到即拍到,无须大脑对主体成像的大小进行评估转换(须要闇练的构图履历)。
其余,它也不像广角镜头(比如24mm)那样包含太多背景信息,进一步降落构图难度。
这两点使得新手很随意马虎上手,出片率也更高,有助于建立信心。

50mm视角,有别于双眼正常视角,更随意马虎拍出和肉眼看上去“不一样”的觉得。

此外,人像、静物、风景……50mm都可以胜任,乃至可以一支镜头玩到老。

我不知道多少人屈服大师的“召唤”,第一只镜头买了35mm,然后总以为和手机拍得差不多,从而对自己的拍照天分产生质疑。

问:买“定焦”还是“变焦”镜头?

答:优先考虑“定焦”镜头,也可以把“变焦”镜头当成定焦用。

【解释】变焦镜头通过捐躯一定画质、增加一定体积和重量来换取便利性。
如果既要方便又要画质,那就得多掏不少钱。
有些拍照大师生平只用几只轻巧的定焦镜头,当然,他们大概不是为了方便或画质,更多的是习气,但也足矣解释定焦镜头的魅力。

对付新手来说,先通过定焦镜头演习不雅观察力和构图是很好的方法,相称于给自己一个限定条件,减少滋扰、集中精力。

我用松下这支廉价的等效全画幅50mm的镜头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了南方老弄堂的一些传统生活影像,个中一些地方本日已经拆毁。

类似上图这种决定性瞬间抓拍,定焦镜头让你无需考虑焦距,以最快速率举起就拍。

构图并不一定在按下快门之前完备准备好。
定焦镜头只能通过后期裁切重新构图,而变焦镜头,相称于在按下快门前先做一次裁切。
当然,二者得到的照片的分辨率是完备不同的。

这张图的亮点是孩子与大人表情的明显差异,为了能让人更随意马虎创造这个晦气孩子,特意剪裁放大,并放置在画面正中央(左上角白框为原图尺寸)。

如果你仍旧想图方便买变焦也没问题,可以给自己定个规矩:先连续用个中一个焦段拍它一千张,找到觉得后,再用其他焦段。
不过这须要很强的克制力,我想大多数人拿到新买的变焦镜头,还是会抑制不住愉快为所欲为吧。

问:除了焦段,买镜头还看什么参数?

答:光圈、自动对焦速率、最近对焦间隔、MTF曲线图……这些对付新手来说都不主要!
不主要!
只要预算内、卡口匹配就行了。

【解释】机身好比大脑,卖力处理和记录信息,而镜头是眼睛,它决定了视野是开阔还是局部放大(焦段),决定了进光量的多少(光圈),决定了被摄主体与其他元素的景深层次(光圈或焦段),决定了自动合焦的速率和准确性(对焦马达),还决定了被摄物体的微不雅观细节(最近对焦间隔或放大倍率)……

这些都是“构图”的要素,虽然“焦段”对构图的影响最大(属于“质变”),其他要素在学习阶段,并没那么主要(除非题材上有明确哀求,比如微距题材须要更高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
况且,现在市情上的入门级镜头的整体参数也都越来越好,国产镜头性价比也越来越高。

好的镜头,会将以上要素的范围做得更宽、精度做得更高,并且在极限状态下尽可能地降落画质丢失,比如减少逆光导致的炫光(鬼影)、减轻或肃清大光比场景下的色差(紫边)等等。
但这些会影响你照片的利害成败吗?如果你有想法,实在可以将这些缺陷(比如暗角或畸形的光斑)看做一种艺术风格并加以利用。

总之,照片的终极画质取决于多种成分,遵照木桶事理:性能太弱的相机,无法发挥出好镜头的全部实力;劣质的镜头,也是对高性能相机的摧残浪费蹂躏。
入门机型利用套头或与机身差不多价位的镜头即可。

配件问:买了镜头,要买滤镜吗?

答:没有必要,但如果预算够,推举买一片CPL偏光滤镜。

【解释】CPL偏光滤镜可以有效肃清树叶、玻璃、水面等反光,这种反光是后期无法彻底肃清的。
其余,CPL还有保护镜头镜片和适当减少进光量的浸染,起到了UV和ND滤镜的部分浸染。
我现在无论是拍产品静物,还是风景,CPL滤镜基本始终挂在镜头前。

右边是CPL滤镜肃清反光后的效果,把稳看整体饱和度和叶子表面的反光。

总之,滤镜属于拍照的高阶玩法,不同类型、规格想要凑齐也是不小的开销,按需购买即可。
其余,市场上品牌很多,品质差异很大,对效果影响较大,建议优先考虑大品牌。

我一贯用国产“海大”品牌,比较那些国际大牌没便宜多少,但品质还不错。

其余,“方片”滤镜操作更繁芜,更适宜镜头多的专业拍照师,普通爱好者镜头不多,选购“圆形”的滤镜更方便。

问:有必要买三脚架吗?如何选购?

答:如果拍摄题材是夜景、风景或鸟类等,须要稳定的固定机位拍摄,那必须用到三脚架。

【解释】新手千万别抱负买到既“便宜”又“轻便”还“特殊稳”的传统三脚架,这是商家的“话术”。
一样平常300~500元旁边可买到轻便且比较稳定的入门级脚架(适宜绝大多数新手),1000~2000元旁边可买到整体品质很好的脚架了,更高价位是职业拍照师们相互PK的领域了。

在晒台拍摄时,“中轴”可升高的脚架发挥了上风,但升高中轴又会影响稳定性。

有一种分外的脚架确实能够同时知足“很轻便”且“特殊稳”的哀求——专业级桌面三脚架,缺陷是高度非常低(腿短、低重心,以是才稳),我近期大部分夜景都是用它拍的。

专业级桌面三脚架非常轻巧稳定,而且不贵;大力夹的利用场景相对较小,新手不用焦急买。

两种不适宜新手的脚架。

1、内紧式管脚的脚架。
内紧式管脚的锁紧程度远不如传统的外紧式,虽然外不雅观好看、利于收纳,但实际操作并没有“宣扬片”里那么大略。
由于新手短缺脚架利用履历,一拉一拧很可能不到位(没有完备锁紧),导致管脚松动倾倒。
而且这种脚管一旦进沙子,无法自己拆卸清理或维修,只能返厂。

马小路XT-15内紧式脚管的枢纽关头部位

说白了,这种内紧式的脚架,是为老手偷

2、独脚架。
这种脚架同样是给老手偷

3、多功能脚架,比如可拆独脚架的三脚架。
产品功能越多,越随意马虎知足消费者的“贪欲”,但也意味着稳定性的低落和故障率的增加。
天下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有利就有弊,抓牢自己的核心需求,“既要、又要、还要”的结果不是被忽悠,便是更焦虑。

在选购三脚架时,重点看脚架的承重等级,承重量除以设备总重量得到的数值,可以理解为脚架的安全系数(值越大越安全,还有其他安全系数,比如脚架最大高度除以最小占地面积)。
把稳,业内对脚架的承重并没有统一标准,厂家一样平常会给一个大致建议,你的设备不要超出或卡着上限就行了。

问:有必要买外置闪光灯吗?如何选购?

答:不必要,预算够可以买。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题材来选择。
人像、静物(商品美食等)、微距(花草昆虫等)、创意类题材一样平常都须要闪光灯,乃至是多灯组。

【解释】拍照是“用光”的艺术,无论买不买闪光灯,无论拍什么题材,都要学习用光技巧。
如果预算够,还是推举购买闪光灯,有了闪光灯,就更随意马虎制造和掌握光芒,有助于在家就能轻松学习用光技巧。

闪光灯大致可以分为通用型(手动设置参数)和TTL型(自动测光自动设置参数),前者险些所有相机通用,后者的TTL功能只能用在适配机型上(非适配机型只好手动)。
如果只有一台或一个品牌的相机,那么可以考虑买TTL。
无论哪种,功率只管即便买大的,不要嫌外不雅观笨重,以免有些场景下起不到浸染。

除了闪光灯,也可以考虑入一个拍视频用的LED拍照灯,拍照片时也能作为补光和照明利用。

我个人推举买手动闪光灯,实在手动设置参数并不繁芜,每次就两个基本参数:功率(越高越亮)和焦距(根据主体远近调度,一次拍摄只调一次)。

其余,如果你想玩点花样,比如通过墙面反射制造大光源的“柔光”(俗称跳闪),或通过一个或多个闪光灯组成明暗不一的组合光(俗称引闪),那么还是要用手动模式。
更高等的闪光灯支持无线引闪功能,也是分通用和TTL两类的。

问:相机养护用品买哪些?

答:相机镜头都属于精密仪器,必须重视日常养护,新手千万别忽略。
气吹、擦镜纸(布)、防潮箱(南方地区尤其主要)、拍照包都是必不可少的。

【解释】气吹一定一定不要用商家送的那种垃圾气吹!
我有好几个,漏气是小事,硬塑料的气嘴都不稳定,很随意马虎划伤镜片或传感器。
强烈建议买软硅胶气嘴的气吹,不必太贵,但绝不能贪便宜。

擦镜纸能不用就别用,镜头上有点灰并不影响画质,传感器上有灰才须要及时清理。
网上有卖一次性擦镜湿纸巾,自带镜片洗濯液,非常方便,关键是避免你反复用一块擦镜布又不洗,导致越擦越脏,乃至划伤镜片。

特殊把稳,传感器进灰一定要小心清理,不要用口吹,不要用擦镜布,用棉签轻轻黏走灰尘即可。

南方地区镜头发霉是很常见的事,维修本钱很高,严重的直接报废。
以是南方的朋友强烈建议购买防潮箱。

防潮箱一样平常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防潮箱,除湿效率比较高,适宜职业拍照师或团队频繁拿取和日常保管器材。
另一种是密封箱+除湿盒,适宜长期不用相机时利用。
我自己是用食品保鲜密封箱+除湿盒,同样有效。

我的两居室防潮箱

拍照包的选择就太多了,捉住最主要的几点即可:

1、优先考虑实用性,不要只看外不雅观。
小声说:好看的大都不实用。

2、重点看整体防震方法和分区布局的灵巧性。

3、单肩包方便但肩膀负重大,双肩包包袱小但夏天背着很热。

4、南方地区或户外爱好者优先选择“防雨防霉”以及耐脏、抗菌面料的背包,我已经扔了两个随意马虎发霉的相机包。

5、如果只买一个包,容量上一定要多留点余地,考虑一下将来是否装得下更多镜头、三脚架或无人机。
我认为,两个小包,比一个大包实用性更强,我便是这样。

总结

以上是“必备器材”的选购建议。
存储卡一样平常商家都会送,我也就不多说了,无非便是容量大小和读写快慢而已。
背带、贴纸、兔笼……这些东西不要花太多精力去折腾,你会创造都是浮云。
新手还是要聚焦再聚焦,精简再精简,多拍多看好照片才是正途。

如果以为照片还可以或以为内容有点帮助,就请点个赞再走呗

我是佛系老司机,用车养车、拍照、数码方面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理性消费不掉坑。

各位回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干系,欢迎值友理性互换,和谐谈论~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161641.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