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洗衣机 > 文章正文

我在拼多多卖海鲜:缩短供应链后比传统电商便宜30%一年营收破亿

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8:28:49

时至今日,中国网络发卖额已经占社会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

我在拼多多卖海鲜:缩短供应链后比传统电商便宜30%一年营收破亿

不过,生鲜依旧是电商中相对小众的类目,很多消费者至今未在拼多多买过鱼、虾等海鲜食品。
因而,他们也就不知道,饭店里点一条活鱼,价格是采购价的7倍。

王广涛是海内最早考试测验生鲜电商的人。
2016年入驻拼多多,店铺紧张经营海鲜、禽类和红酒,去年整年发卖额1.3亿,个中海鲜贡献了一半。
包括优零叔叔、德盛利、彦伯在内,他创办了近10个生鲜品牌。

他从前是做零食入口的。
一个“外来户”,为何能变成头部海鲜商家?三个决策至关主要:首先,他是拼多多最早一批海鲜商家,遇上了平台流量红利;其次,深入海鲜供应链,进一步降落本钱;末了,看准平台消费升级趋势,补贴和广告两条腿走路,不吝费钱。

关于这段创业经历,以下是王广涛的自述,略经编辑:

电商红海下,转向生鲜蓝海领域

2009年,我开始做入口食品批发。
遇上传统电商流量红利,凭借卖火鸡面等商品,一年营收也有几千万。
2014年开始,由于阿里的两个转型,我们的发卖额开始下滑。
一是千人千面,新的流量分配规则太繁芜,我们原有的运营策略失落效;二是引入品牌商家,更多专业玩家入局争夺流量。

不过,由于有从前流量积累,盈利还是没问题的。
直到2015年受萨德事宜影响,大家抵制韩国乐天,我们的入口食品买卖彻底做不下去了。
这时候,我们开始找外部供应链,转而经营生鲜食品。
这家供应链公司的采购经理向我们推举了拼好货,也便是后来的拼多多。

当时微信内的电商平台很多,我们都会考试测验一下。
刚入驻拼多多时,我们做的还是休闲零食。
由于没做好承接流量的准备,还曾经由于发不出货被罚款。
后来熟习规则了,就什么食品都考试测验一下,早期怎么都能赢利。
由于一个巧合,我们开始专注生鲜电商。

我的父辈是做海鲜批发的,拥有线下十几年发卖履历。
2016年,我们投入3000万,进了一批鲅鱼水饺,铺设线下渠道。
全国10个业务员跑超市,一年营销用度300万,末了却没卖出去多少。
由于鲅鱼水饺30多块钱一斤,消费者站在货架阁下一比,就会创造还不如买10块钱的猪肉水饺,人家还是三全、思念等名牌。

末了形成300吨库存,我们一开始也没想到电商平台。
由于别说速冻食品了,当时人们连水果都不会在网上买,不过拼多多的小二找来,说可以跟顺丰互助建前置仓,利用可回收的快递箱,包上冰块送到消费者家。
这是一个实验性子的互助,没想到末了300吨全部卖光。

那之后,生鲜电商的快递、包装一贯在进步。
比如顺丰已经是标配,包材从刚开始的纸箱,到后来的泡沫箱,现在还有泡沫网格、九宫格。
山东大樱桃,以前果农收来后不分级,直接装箱,现在还要在加工厂灭菌,延长保鲜韶光。
有了这些根本举动步伐,我们才能做生意,拼多多生鲜类目才能发展起来。

缩短供应链,压缩本钱实现薄利多销

鲅鱼水饺一役后,我们陆续拓展品类,后面完备转型生鲜,不再做休闲食品。
一方面由于生鲜电商是蓝海,其余家里做了很多年海鲜批发,供应链上比食品有上风。

大略来说,线下的海鲜链条至少分六级:渔民捕捞后卖给采购商,采购商分给批发商,这中间可能有大略加工,再之后便是流转当地和外地农贸市场,末了摆上商超货架,到达居民餐桌。
我们便是采购商的角色,是最靠近渔民的上游。

每年5月开始,渤海、黄海海疆会进入休渔期。
在此之前,我们会大量囤货,把渔民捕捞的鱼、虾等运入冷库储存。
以带鱼为例,运至冷库后我们会分成三级:大号带鱼,直接线下走掉;中号无瑕疵的整条鱼,放到拼多多卖掉;小号带鱼去头去尾,切段卖给罐头厂。

价格方面,带鱼进价4元一斤,超市至少卖8元才能赢利。
由于每个环节都要加价,进驻卖场本身,还有园地费乃至人情费。
电商砍掉了大量中间环节,我们在拼多多卖6元一斤,包含物流也能赢利。

当然,不是每个在电商平台卖海鲜的商家都能给到这么低的价格。
每到夏天,生鲜店铺的评分就很难坚持,但我们能靠“真空+泡沫薄膜+干冰”包材运输,坚持高评分。
便是由于,很多商家从批发商那里拿货,我们更靠近源头可以花更多钱包装。

其余,不同平台也有差异。
据我估算,拼多多现在的海鲜销量已经全网第一。
消费者需求很兴旺,这个类目第十名的商家,销量比其它平台头部还高。
薄利多销是最紧张的缘故原由,很多人第一次到电商平台买海鲜,就没见过这么便宜的带鱼。

我常常给同行说,不要说拼多多没流量,是你的价格不足低。
其它电商平台要抽成,商家为了利润标不出低价,但拼多多没有商家抽成,省下来的钱都可以让利。

比如,同样一只鸡,我在天猫活动价69元3只,拼多多日常卖34元两只。
折合前者一只23元,后者一只17元,但我反而是在拼多多上盈利了。
这是由于,拼多多上贬价就有流量,营销用度是0。
其它平台,我要费钱买广告位,成交后还要出让5%的佣金。

整年发卖额破亿,下一步还要卖海参

2016年至今,我在拼多多上开了不下10个店铺。
经营类目包括海鲜、禽类和红酒,品牌也有四五个。
每开一个新店,我都要购买站内资源位,通过多多果园等渠道获客。
目前商家少,广告单价还比较低。
从前我得了很多免费流量,现在也该出点钱了。

接下来,除了在新店花力气投广告,我还要拓宽品类,卖单价更高的商品。
很多电商老手来拼多多开店,都是看重这里的人群差异化。
我刚说到的带鱼,只是大家迈出网购海鲜的第一步。
现在很多人也在思考:既然带鱼能这么便宜,贵族海鲜有没有可能平民化?

实在现在已经有一些苗头了。
比方说多宝鱼,别号欧洲比目鱼,可不雅观赏可食用。
你去饭店现场挑鱼,一斤能卖180块钱。
往年采购价是26元,今年由于疫情又对半砍。
线下批发价大概是80元一斤,放到电商平台,我大概会卖40块钱。

为什么说“大概”?由于目前比较难,这种品种人们习气吃活鱼,单条运输本钱太高。
我们在想办法,有没有可能跟物流公司互助,在电商平台实现大规模的活鱼运输。
毕竟比较线下,名贵品种在线上的价格上风太大了。

比较多宝鱼,海参可能是我们更想打破的品类。
国产海参售价5000元一斤,以往紧张摆在宴席上,山东很多人结婚,还保留“海参、大虾、螃蟹”三件套的习俗。
今年由于疫情,线下渠道没了,我们转而在电商平台发卖海参,创造有很多人买来自用。

不过,只管拼多多在鱼、虾等类目的发卖额已经是全网第一。
但海参品类还刚刚开始,现在平台上的销量冠军,还是相对便宜的入口海参,解释大家对付单价高的商品,还是有一些犹豫。
疫情割断线下发卖渠道,很多人尝到了网购的甜头,海参线下市场会部分转移到线上,还会引发一些家庭食用的新需求。

我们在拼多多开店四年,每两年会涌现一个新机遇。
2016年卖鲅鱼水饺,打开了生鲜品类的大门。
2018年多多果园推出,平台海鲜类目大爆发。
那年双十二,我们一天业务额破百万。
整年发卖额从几千万,一跃迈过亿元大关。

今年,或许便是消费升级之年。
一方面,我们要稳住老店,推广新店,摸索更多ROI高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再抓一下供应链,争取把宝贵品种搬到电商平台,提高客单价。
综合来看,拼多多消费者对海鲜的评价,普遍比其它平台要好。
那些两年前买带鱼的人,现在想要尝尝更多口味了。
这便是2020年,我们海鲜商家的机会。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195801.html

XML地图 | 自定链接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