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1:32:11
公安部发布了
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诱骗类型
刷单返利类诱骗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诱骗
伪装电商物流客服类诱骗
…………
均在个中
理解到,当前,电信网络诱骗犯罪形势严厉,10种常见诱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个中刷单返利类诱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的1/3旁边;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诱骗造成丢失的金额最大,占造成丢失金额的1/3旁边。
刷单返利类诱骗
网络刷单返利类诱骗已逐步蜕变成变种最多、变革最快的一种紧张诱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他复合型诱骗以及网络赌钱、网络色情等其他违法犯罪的紧张引流办法,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体及无业职员。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诱骗
此类案件中,有的诱骗分子通过多种办法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然后伪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或“直播课”等办法骗取受害人信赖;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分外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得到高额理财回报等情由,骗取受害人信赖。随后,诱骗分子勾引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涌现无法提现的情形。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职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虚假网络贷款类诱骗
诱骗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的广告信息,然后伪装银行、金融公司事情职员联系受害人,谎称可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收取“手续费”“担保金”“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诱骗分子收到受害人转账后,便关闭虚假APP或虚假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受骗人群多为有急迫贷款需求、急需用钱周转的职员。
伪装电商物流客服类诱骗
诱骗分子伪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涌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以“理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须要缴费为由,勾引受害人供应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通过屏幕共享或哀求下载指定APP等办法,辅导受害人转账。受骗人群多为常常在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伪装公检法类诱骗
诱骗分子通过造孽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后伪装公检法机关事情职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造孽出入境、快递藏毒、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胁、威吓,哀求其合营调查并严格保密,并向受害人出示“逮捕证”“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虚假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同时,哀求受害人到宾馆等封闭空间,在阻断与外界联系的条件下“合营”其事情,将资金转移至“安全账户”,从而履行诱骗。
虚假征信类诱骗
诱骗分子伪装银行、银保监会事情职员或网络贷款平台事情职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须要注销干系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须要肃清干系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诱骗分子以肃清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勾引受害人在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其指定账户,从而履行诱骗。
虚假购物、做事类诱骗
诱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外洋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供应“论文代写”“私家侦查”“跟踪定位”等分外做事的广告,以吸引受害人关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诱骗分子勾引其通过微信、QQ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切磋,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为由,哀求私下转账。待受害人付款后,诱骗分子便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连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伪装领导、熟人类诱骗
诱骗分子利用受害人领导、熟人或孩子老师的照片、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账号,以“假冒”的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或将其拉入微信谈天群。随后,诱骗分子以领导、熟人身份对受害人嘘寒问暖表示关心,或模拟领导、老师等人语气骗取受害人信赖。再以有事未便利出面、未便利接听电话等情由哀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并以韶光紧迫等借口不断敦促受害人尽快转账,从而履行诱骗。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诱骗
诱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或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干系信息。待受害人与其主动打仗后,诱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为由,勾引受害人绕过正规平台与其进行私下交易;或哀求受害人添加所谓的客服账号参加抽奖活动,并以操作失落误、等级不足等为由,哀求受害人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婚恋、交友类诱骗
诱骗分子通过网络网络大量“白富美”“高富帅”自拍、生活照,按照剧本打造不同的身份形象,然后在婚恋、交友网站发布个人信息。诱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后,用照片和预先设计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赖,并长期经营与受害人建立的恋爱关系。随后,诱骗分子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帮助项目资金周转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形不断变换情由哀求其转账,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武晓莉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63451.html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