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b:作者] 时间:2024-08-25 02:21:37
先说下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什么?
我理解产品经理要为以下几点卖力:
挖掘需求;排列优先级;产出产品化方案;推动需求上线,办理业务问题这4点,我认为排列优先级是最玄学的。一千个人排列优先级,就有一千种排列办法。
那为什么是玄学呢?或者说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先级排列办法,由于这是一个程度判断,且影响成分太多,例如项目阶段、实现本钱、提出人、收益情形、紧急情形、主要与否,每个人对付这些维度的感想熏染程度是不一样的。
拿我之前做的一款内容产品来讲,当时我卖力一块科普模块内容,当时我判断的优先级是持续产出优质的内容,以是会把焦点放在秩序持续的放在输出的内容品质,与输出内容的人身上。虽然项目刚开始启动的时候,这么做没有问题,但是当我们有了部分内容的累积,主要是扩大影响力,通过相同类型的内容平台,投放我们的内容,曝光在更多的用户面前,获取更多的影响力,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帮助优质内容的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缺点的判断,错过期光窗口,产品影响力没有做起来。
所以为什么要有优先级?
优先级实在是聚焦目标,有了目标再去拆解实现方法,没有目标,就不知道终点是哪里,不详细也不可衡量。
排优先级,我们在排什么?
我之前的理解是产品需求的优先级,例如我现在手上有几个需求,根据现在的业务诉求,阶段目标,来排下序。
最近通过实际做业务和阅读一些大佬的文章,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一、对产品目标进行排序,而不是需求排序
我现在在做TOB产品,以是简要以TOB产品的事情办法,进行举例。需求的紧张来源方为三个渠道,业务方提出的需求,产品自己提出的需求,来自老板提出的需求。
需求叠加在一起,我们到底该当优先实现哪个?
为自己的业务目标、产品目标建立一个清单,例如:线索量、交易转化率、完成最小交易闭环、办理打印能力,根据业务目标倒推我要实现的产品需求。
这个有点像制订OKR,有了O才有KR,即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以是我们有了第一个判断维度,也便是底层判断,当前的业务目标是什么?
二、评估每一个需求的潜在收益
这个模块该当是大多数运营同学的梦魇,由于运营提需求给产品,产品一定会灵魂一问:这个需求的收益是什么?当然收益是判断产品从立项到上线后,投入利用的全流程,项目初期只是表达收益、然后论证收益、末了产品上线须要追踪收益。
这个模块,核心关注的是量化收益,例如可以提高xx转化、节省xx小时、打通xx业务流程、降落xx出错率。这些数据量化,我们按照逻辑闭环表达即可,并不是非常精确,不许可涌现偏差。
那第二个判断维度:需求收益是什么?
需求收益怎么写?
由于需求收益大概率是产品要不要现在做的紧张决策,以是这里列举一些方法,帮助大家量化收益。
(1)是否阻碍业务发展
此类需求紧张存在于业务初期,搭建产品能力阶段。大略说便是是否这个功能不知足,业务就推进不下去。此类需求等同于线上BUG,该当为最优级项目,详细描述清楚业务问题,及紧迫程度即可。
(2)影响面
功能估量影响用户量,越多的用户利用,意味着功能越主要,也该当更早的优化或被办理。
当然有一个主要点不能被忽略,便是频次。化学界有一个顺口溜:不谈剂量谈毒性便是耍泼皮。产品功能也是,不谈频次谈影响面,也是耍泼皮,一个功能一天用十次和十天用一次是有实质的差异的。
打算公式:影响用户量 x 用户日利用频次
(3)效率/体验提升百分之
此类需求重点办理业务干系方的提升效率诉求,在业务模式跑通后,业务开始进入增长期,业务对付「降本提效」的诉求会越来越急迫。
常日采取比拟的办法,原业务流程需耗费韶光xx小时,新的功能投入利用可减少xx小时,相对提效百分之x。
我们常忽略的点,聚焦功能本身的提效,忽略的新的功能/事物,需求业务干系方新增的其他本钱,例如学习本钱、培训推广本钱、额外付出的金钱本钱。
举例解释,为了让商家/骑手/用户便捷的分辨外卖信息,推出小票打印机,商家可将小票打印机贴在外卖包装袋上。
但是带来了几个本钱,商家如何在电脑上操作小票打印功能?(学习本钱);打印机的购买(额外付出的金钱本钱);业务方在全国推广利用(培训推广本钱)的等等
三、产出实现需求的产品方案详细的需求摸清楚了,下一步要产出可以实现需求的产品方案,实现目需求可能对应多套的产品方案,一个主需求里面可能存在多个支线任务,这时候也要磨练产品经理的优先级排序能力。
我比较推举的是加强与业务方和研发同学的沟通频次,产出初版的产品需求后,优先与业务方沟通一轮,确定产品方案是否知足预期。同时与研发同学沟通实现本钱,根据研发本钱,对症下药的迭代产品方案,然后进入需求评审,技能评审,测试用例评审,产品验收、线上回测等环节。
由于有时候,确实没有成型的产品方案能够知足需求,这个时候,就要判断,是否前期利用人工跑通,或者其他技巧性动作知足需求。
以是,第三个判断维度:确定可实现产品方案
四、预估每个项目的本钱
这个模块是常常被我忽略的,最近半年才逐步故意识到这是个非常主要的模块。我的领导常常说:产品是业务的钱包,在一个周期内是限额的,要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的花。
首先为什么会被忽略?紧张缘故原由在于不同阶段资源调动的能力。
之前在创业公司,找到一个快速增长的赛道与匹配的业务模式,以是产品做出来,均会有较大的收益,以是唯一的目标便是,产品上线快些、再快些。
现在在美团,由之前卖力外卖的一个成型业务的产品,业务模式已经跑通,须要的是提效,且在大的业务部门下,也不会太有资源的掌握。
现在在孵化业务中,卖力一块业务的产品,孵化业务,须要考虑的是投入最小的本钱,验证业务可行性。以是就须要紧张本钱的投入情形。
这里的本钱紧张表达的是产研本钱(产品+研发),部分项目涉及运营&掩护本钱,这些统称人力本钱,部分还有硬件本钱、资金本钱等。以是本钱也席卷这些。
那第四个判断维度也出来了,项目本钱是多少?
五、给每一个产品目标排列优先级
优先找到本钱最低,收益最大的需求,快速、高质量的实现产品上线。然后切换到下一个项目。
也可利用本钱&收益四象限来帮助判断,高收益且低本钱、高收益且高投入、低收益且低本钱、低收益且高本钱。
高收益且低本钱:这个需求有多少,就做多少,越快实现越好。高收益且高投入:须要考虑业务阶段级和团队职员配置,主管和HR须要重点判断,重点办理低收益且低本钱:有多余的资源,投入办理即可。低收益且高本钱:我们要做的便是识别此类需求,然后尽力的避免。到这里,我整理了我目前的处理优先级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可能有的地方大家还有迷惑,这也可能是我没想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谈论。
作者:周天将,微信:zw88667
本文由 @周天将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baanla.com/xyj/78745.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3 www.baidu.com 版权所有 | 琼ICP备2023011765号-4 | 统计代码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123456789@qq.com